玉虚宫掌门元始天尊座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在此闭宫修炼。
风水轮流转,玉虚宫也有集体渡劫之时。此次犯得是杀劫,是屠天大劫,非死不可。
唯一能解决的就是找人顶替,杀别人为自己渡劫。
众仙正苦于无处渡劫,正巧,天命所归,大商成汤即将覆灭,周王室自当兴起,是个大好机会。
这天中午,玉虚宫内香炉环绕,仙气鼎盛。台上,一白发老者,白发披肩,慈眉善目,便是玉虚宫主――玉清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对白鹤童子道:“鹤童,唤你师叔姜尚来见我。”
鹤童点头道:“是,师祖。”说罢,鹤童拜退而出。
片刻,一位白衣道者进入玉虚宫,跪拜道:“子弟姜尚,叩拜师尊。”
元始天尊对姜尚道:“你来昆仑山多久了?”
姜尚回答说:“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已有四十年了。”
元始天尊又说:“你生来命薄,难以成仙道,但是,可以享受人间之福。如今,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兴起,你可下山封神,辅佐明主。”
姜尚连忙伏在地上说:“弟子情愿留在山上苦修,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师尊收录我。”
元始天尊闭目道:“你命缘如此,必听命于天,不可违背。”
姜尚见难以推落,只得下山。他收拾琴剑衣囊后,拜别师尊,离了玉虚宫。
师兄南极仙翁将姜尚送到麒麟崖,对他说:“子牙师弟多多保重,日后,还有上山之日。”
姜尚拜别南极仙翁,下了昆仑山。
却见山下申公豹等在路边,姜尚忙上前对申公豹说:“申师弟为何不留在玉虚宫内,在山下做什么?”
“姜、姜尚,师、师尊差你下山做什么事?”申公豹一脸苦闷道
“师尊差我下山辅佐贤明周室,讨伐无道商纣!”姜尚回答说
“姜、姜尚师兄有所不知,商、商纣并非无道,不过是王宫内有妖孽作祟。”申公豹又说
“有这等事?”姜尚大惊道
“师兄若是不信,可、可亲自去王宫内看一看。”申公豹又说:“除去妖孽即可辨清黑白,令君王清醒,重整朝纲。何、何必大动干戈,让、让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呢。”
姜尚点头说:“若是如此,姜尚必当先去朝歌除妖。”
姜尚拜别申公豹,前往朝歌去了。
到了朝歌,姜尚化作算命先生,静观其变,果真见街道上隐隐有妖气弥漫。
几日后的夜里,姜尚抓来五鬼询问,得知王宫内确实有妖孽作乱。
他心道:申公豹师弟果真没有说谎,这王宫内有妖孽作祟,难怪朝纲不正,社稷不安。
当夜,姜尚欲要进宫除妖。行至宫外围墙,却见天上飘来一道黑气,落在地上,现出无上道人(刘猛)原身。
无上道人对姜尚说:“姜师兄,好久不见了。”
姜尚说:“原来是刘师弟,你怎么会在此处?”
无上道人说:“本尊奉女娲娘娘法旨,再此办事。倒不知,姜师兄为何会来此处?”
姜尚走到一边,看着宫外墙壁说:“我见王宫内妖气极重,想必是有妖孽作乱,故前来收妖。”
“即是如此,师兄不必去了。”无上道人又说
“为何?”姜尚不解地问无上道人
“本尊就是奉女娲法旨,引轩辕坟三妖灭成汤气数。姜师兄下山时,师父曾吩咐过,让你辅佐明主吧?”无上道人又说
姜尚点了点头说:“师尊却是这么吩咐的。”
“你我各有使命,还是各办其事吧。”无上道人又说
姜尚听罢,既然是女娲娘娘和师尊吩咐的,自然不敢违背。当下,回礼无上道人,离了朝歌王宫。
子牙离了朝歌以后,向西岐而去。
昆仑山,玉虚宫。
“启禀师祖,申师叔带到!”鹤童跪拜对元始天尊说
申公豹走进玉虚宫,极不情愿地跪在地山说:“弟、弟子申公豹,拜见师父。”
元始天尊对申公豹道:“申公豹,听说你接连指引云中子、姜尚二人去了朝歌除妖,你为何这么做?”
申公豹不去看元始天尊,缓缓说:“弟、弟子自然是为了天下众生着想,那、那无上道人与九尾魔狐在朝歌作乱,迷惑君王,师父为何不管?”
元始天尊叹了口气,又说:“此乃天数,不该由你来Сhā手。你且谨遵师命,不可妄为。倘若你再违背,从中捣乱,本尊定治你罪!”
申公豹不敢再说话,低着头也看不清表情。
元始天尊对他一摆手道:“你且去吧。”
申公豹低头退出玉虚宫。片刻,鹤童走进玉虚宫对元始天尊道:“师祖,申师叔破口大骂对众位师叔不敬的话,现已经下了昆仑山。”
元始天尊依旧闭目道:“孽徒由他去吧。”
申公豹在山下大骂:“什么玉虚门人,女娲法旨,皆是为了个人私欲!借他人枉死,得道成仙!”
申公豹骑着胯下虎,往朝歌去了。
大商朝歌,闻仲大队兵马回到朝歌城,闻太师、小雅、林邵羽、精卫四人来到王宫殿前。
王宫大庭比数个月前奢华多了,左右侍卫见闻太师,忙行礼道:“太师,留步,我等这就去禀报大王。”
“不必了,你们下去吧!”闻太师平静地说
“可是,太师……”那侍卫还想说话,却见闻太师冰冷的目光看着他们,吓得侍卫们赶紧低下头,退到一边。
“西宫娘娘,两位道兄,请!”闻仲对小雅、林邵羽和精卫说
小雅来到侍卫面前说:“待会宫里发生什么事,都不许进来。要不然,你们都会没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