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风物语 > 第三章 高岗上的人家

第三章 高岗上的人家

卓二关掉台灯,黑暗在房间中蔓延着,闭上眼睛,在脑海深处却出现了刚才回来的路上看到的窗子中映­射­的灯光,那是多么温暖、柔和的灯光呀!

卓二的母亲体弱多病,在卓二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结果只剩下父亲和卓二两人相依为命。

父亲是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的业务员,由于要应酬客户,每周至少有三天晚上会回家很晚。父亲曾经考虑过再婚,但是由于卓二不喜欢新的母亲,于是父亲也就没有再娶。

不管晚上回来的多么晚,第二天早晨父亲都会早早起床准备两个人一天的饭菜,从早饭、中午的盒饭、一直到晚饭。

“放学不要出去乱跑,热饭的时候要小心用火,还有不要忘记带钥匙。”

当时卓二和父亲住在崎玉县与野市的公营公寓里。

目送父亲的背影出门后,卓二就开始一天一个人的生活。

卓二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大口地吃早餐,看时间差不多就出门上学了。

放学后要参加篮球队的训练,所以一般下午回家都不算早。如果哪一天因为什么事情篮球队没有组织训练的话,卓二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回家后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把父亲早上做好的菜放在火上加热,再用蒸锅把冷饭蒸透。

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的浦和市住着姑母和堂姐一家。卓二偶尔也会去姑母家坐坐,但是堂姐比他大好几岁,不是合适的聊天对象,还不如自己呆在家里。

独自一个人在家,卓二并不感觉怎么寂寞。在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就体弱多病,住院是常事。可以说卓二基本上是一个人长大的,这培养了他独自生活的能力,也磨练了他忍耐孤独的意志。

卓二家有浴缸,但是他嫌烧洗澡水麻烦,因为他并不缺少无聊的时间。在电视中没有好节目的晚上,卓二就会去街上的澡堂洗澡。从家到澡堂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所以只要不下雨,去澡堂洗澡还是很方便的。

到了晚上,澡堂中会聚集各种各样的人,非常热闹。既有浑身刺青的男子,也有在饭店洗盘子的童工……虽然卓二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泡澡,但是如此喜欢去公共澡堂,也许是因为藏在内心深处的爱热闹的秉­性­在起作用吧。

浸泡在浴池里,卓二像玩耍一样消磨着时间。出了澡堂在路摊买上一串炖杂烩,一边慢慢地品味着手里的杂烩一边往家的方向走。

在回家的路上,右边的高岗上有一片住宅区,那里住着卓二的一个朋友。在夜里,朋友家的灯像一个标志似的亮着。这个朋友叫海野,上小学的时候和卓二两个人非常要好,但考上中学后,由于卓二要参加篮球队的训练,所以和海野一起玩的时间就变少了,而且两个人也不在同一个班级,于是就渐渐地疏远了。可是每当卓二夜晚走这条路回家时,都会想起这位老朋友。

——我还曾经去他家玩过一次呢。——

不对,说到去他家玩何止一次两次呀,十次、几十次也不止啊。但是在卓二心目中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是那次——小学毕业那年的寒假……

海野家的客厅中央有一个很大的暖炉,房间中的光亮简直有点耀眼。海野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就在那次,卓二认识了海野读大学的大哥。他的两个姐姐和他年纪相仿,卓二只是见过她们,并不熟,在街上遇见时会装作没看见似的擦肩而过。

全家人围坐在暖炉旁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打扑克牌。盆子中盛满了柑橘,在游戏的间歇,兄弟姐妹们会调皮地互相扔来扔去,然后高兴地大嚼起来。

“你也来玩吧。”

“嗯……”

说到扑克牌,卓二以前只玩过接龙和憋七两种简单的玩法,海野家的玩法好像和这两种相差甚远。

看到卓二犹豫不决的样子,上大学的大哥发出了邀请:“我来教你,咱们一起玩。”

那种玩法叫什么名字,卓二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好像有什么正十点、负五点之类的说法。

海野在全家人面前喜欢撒娇、装小孩,这时他的母亲就会说:“你看看人家卓二君多稳重,多像个大孩子。”

在卓二的内心中,也评论着这位朋友:

——这家伙怎么搞的,这么大了还撒娇。——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景象反映出某种软弱。

——还是篮球更像男人的游戏。——

后来想起来,这种想法也许只是自己嘴硬而已。

从夜路上看到的高岗上的灯光,应该就是从那间有大暖炉的客厅中­射­出来的吧。每次从澡堂回家的路上,卓二总是要抬头看看那灯光。

虽然如此,但是几乎所有的夜晚卓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当看到灯光时头脑中的想法非常简单:

——灯亮着。——

仅此而已,然后就走过去了。卓二甚至对灯光的存在并没有特别的意识。

但是,……当秋天的气息悄悄接近的时候,某一天,灯光的颜­色­也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卓二的心。

——海野那家伙,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爱撒娇!——

好像海野最近开始学弹吉他了,都是中学生了可还是迟迟不见他长个子,总是一副小孩子的样子。

——我和那家伙就不同喽!——

虽然卓二经常瞧不起海野,但是他家那眩目的灯光以及全家人围坐客厅的气氛在卓二心中产生了微妙的震撼。

对于卓二来说……完全没有体验过像样的家庭生活。但是,他能感受到父亲那恰如其分的爱,从没奢求过什么东西。在少年那单纯而且有点固执的心中,一直认为父亲迎娶新的妻子是对不起死去的母亲的。因此硬着头皮也要对自己说,不能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满足,不过,对于那扇散发着温暖灯光的窗口,他总是忍不住要常常挂记在心中。在卓二看来,也许那是通向一个未知的美好世界的窗口。

在这样的夜里,卓二只能拼命地在路上走着。

走远之后,卓二会像遇到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猛然回头向窗口的方向望去。窗口的灯光已经变得很小很小,但依然温暖,而且更加锐利地照­射­出来。

卓二考上大学后,就离开了与野市。大学毕业在一家炼铁工厂工作,两年后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离开了人世,在这个世界上,卓二失去了最后一位亲人。

卓二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春海的,她的家庭也不是有很多亲戚的大家族。

“很多人住在一起的大家族真好啊!”

“很麻烦的,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一来大家都得上班,没有那么多人手照顾家,二来孩子的教育费用也很成问题呀。”

对于上班族来说,对于热闹的大家庭并不抱过多的希望。“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已经非常知足了,而且还得为之拼命努力才行。

卓二离开与野市的家之后,偶尔也会在黑暗之中呆呆地望着远处窗口­射­出的灯光。每当这样的时候,虽然谈不上伤感,但非要说有什么感触的话,卓二便会觉得喉咙有些胀,一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

十几年之后,卓二和春海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家四口人住的房子,这也许将是他们一生的住所。

“还不错啊。”

“我很喜欢这里的房子。”

选择高岗上的房子,还能远远地听到铁路道口警报器的声音,恐怕这和卓二少年时某一天晚上的感慨有非常大的关系吧。

搬过来之后,如果夜里在铁路沿线的小路上向高岗上眺望的话,能够看见三楼一角的窗口­射­出温暖明亮的光芒。

在通向车站的路上有三家能喝酒的小饭馆:烤­鸡­店、杂烩店和拉面馆。说它们是饭馆实在有点抬举它们,其实不过是搭棚子做生意的路边摊。拉面馆的棚子是布的,上面有些油污,但是由于四周围得很严实,里面倒是挺暖和的。坐在长椅子上喝酒的客人还真不少。

搬进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卓二偶尔也会在这些小饭馆中露面。附近街上的饭店本来就少,而且到了晚上开门营业的就更少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又不合东方人的口味……而这边路上的几家小饭馆,虽然店面不太­干­净,但是味道却很正宗,特别是那家烤­鸡­店,虽然连店名都没有,但是烤出的­鸡­­肉­却是在任何高级饭店也品尝不到的美味。

烤­鸡­肝味道十分鲜美,一个一个的细胞似乎还活着;烤­鸡­胗口感筋道,嚼起来咯吱咯吱很带劲;盐烧­鸡­皮进嘴里不用嚼就像上等黄油一样溶化开来……傍晚六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店外甚至有客人排队等候品尝。

“那家烤­鸡­店真不错。”

“没兴趣!那么脏的店。”春海皱起了眉头。

为了买房子,卓二一家向银行借了很多钱,所以卓二现在的身份并不适合喝高级酒。所以每次加班回来后,就在家附近的小饭馆喝上两三杯烧酒……这种放松的感觉也算恰如其分的享受吧。满是烟头烫痕的长桌、高矮不齐的圆凳子……客人们以各不相同的表情孤独地喝着自己杯中的酒……

“如果东京发生大地震,估计会有一半的人丧生。”与往日不同,这天来了一位饶舌的客人。

由于第二天是孩子学校的建校纪念日,所以放假,于是春海带着孩子们回千叶县的娘家去玩了。听说外婆家附近最近建成了一座迪斯尼乐园,所以孩子们早就吵着要去玩了。

卓二回到只剩他一个人的家,冲了个淋浴后就奔高岗下的小饭馆径直走去。

——今晚什么也不用顾虑,可以敞开了喝酒。——

有家人在家等待的夜晚,喝酒总是有所顾虑,所以平时卓二只控制在三杯左右。

——但是……还是有人等的好啊!——

现在想一想,没有家人等待的空房子,是那么的凄凉,特别是新家,因为本来就是为家人买的房子呀……

——虽然我小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家里都是那么冷清。——

在从家到小饭馆的坡路上,卓二呆呆地思索着。但当他坐到小饭馆的椅子上之后,仅仅是屋里的灯光就使刚才那凄凉的想法躲到了头脑的某个角落里去了。

“像我们这郊区还有逃避的地方,如果在东京市中心或者在地铁里,那一下子就完蛋了。”

啊!原来地震的话题还在继续着。

卓二已经喝了五杯,从第三杯开始那种飘飘欲仙的醉意已经不知不觉地袭来,卓二感到身心都舒畅无比。但是,卓二的酒量并不大,五杯算是一个界限,如果再喝上一两杯的话,那非得酩酊大醉不可。

回想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已经很久没有醉得不醒人事了。

——再喝两杯怎么样?——

一股温暖的幸福感涌上了卓二的大脑,虽然并不那么具体鲜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感触。究竟是为什么而感到幸福呢?

——啊,对了!因为我有家,家人都很健康、快乐。今天是我一个人为这个家所喝的祝福酒。——

卓二的身体有点微微的摇晃,看到周围的客人,他想:他们今晚又是为了什么来这里喝酒的呢?

“再过生日,我就七十岁了!”

卓二迷迷糊糊的头脑开始抱怨这小饭馆的音响效果,怎么邻座的声音听不清,而远处客人的说话声却在耳边回荡。好像地震的话题已经结束了。

——春海他们没事吧!——

去迪斯尼乐园要坐地铁吧?危险的还不止地铁呢……

掌柜的一边从冰箱里拿出­肉­串一边说道:“七十古稀呀。”

“古稀,古稀。到了这个年纪只剩一个人生活的话……”老人一边来回摇着头一边小声地说,似乎是在给自己听。由于喝了不少酒,老人的脸颊已经泛起红晕。

“掌柜的,再来一杯!”卓二一口­干­掉杯中的酒,然后把杯子举向空中。

“来喽!来喽!”

杯子的外面还有一层量酒的容器,掌柜的在斟酒的时候故意多斟一些,让酒从杯子中溢出流到外层的量杯中。不知这是谁兴起的习惯,反正从很久以前酒店就有这种服务方式。客人把杯子中的酒喝­干­后,看到量杯中还剩一点,也许会感到高兴吧。

——喝完这杯就回家。——

卓二把最后一串烤­鸡­­肉­塞进嘴里,紧跟着再送半杯酒下肚。

“那洗衣服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有自己洗呗。”

掌柜的和老人的交谈还在继续着。

“老婆比我小十岁,还有两个孩子,可是……可是都走在我的前面了……”

这句话穿过充满油烟的空气清晰地送进了卓二的耳朵里。

一种细微的恐惧感潜入了卓二心中,他拼命集中被酒­精­涣散的注意力,思索着这恐惧感的来由。

——哪来的恐惧呢?——

在家人当中恐怕最先死的应该是我自己吧。

——春海比我小五岁,比父母先死的孩子也不多见。——

但是,话不能说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可能­性­都有。

“掌柜的,算账!”杯中的酒还剩一点。

“好的,来了。”

卓二喝­干­杯中最后一滴酒,交完酒钱出了门。

十一月的冷风顺着衣领灌进前胸、脊背,卓二打了个寒战。在酒­精­的作用下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摇摆着。

铁路沿线有一个小公园,卓二坐在公园的石椅上,抬头看见了高岗上自己的家。黄|­色­的灯光从四方的窗户中­射­出来,大概又忘记关浴室的灯了。

冷风刺痛了卓二的眼睛,泪水渗到眼眶里打转转,身体颤抖着。但是……颤抖不是因为寒冷。

怎么说才好呢?

对未来的感觉——无法预知其有无的未来的事情——带着强烈的现实感充满了卓二的心。

公园长椅上烂醉如泥的男人、远处窗户的灯光……

——以前的什么时候,我一定曾经在这里远远地望着那个窗户发过呆。——

春海死了,孩子们也没有了,敏惠、阳一他们都死了,房子也变卖了。自己过着无止境的漂泊生活,衰老得连自己也认不出来……这一切一切的痛苦只能用喝醉来摆脱。

“曾经,我也有过幸福的生活。”

一边望着远处窗户的灯光一边说着这样的台词,卓二预感到这一天也许真的会来临。被奇妙的现实感包围着的卓二,在风中默默地流着眼泪……

“曾经,我也有过幸福的生活。”他自言自语道。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