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临峨眉空折,仙至武当忘返”
若要说巍峨陡险,则当属峨眉派所处的峨眉山,其山之高、之险,为世间所罕有,即便是轻燕临近峨眉恐怕也不得过,只能折回,但倘若说山之灵丽、灵美,则武当应为首推。
早年,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路经此地,也不禁被这宛若仙山一般的武当给迷住了,最终更是开宗于此。
张三丰决意独创门派,在武当山上,以恩师觉远大师所授的《九阳真经》为根基,潜心苦练数十载,而张三丰也委实了得,诸多武学技艺无师自通,更为难得的却是张三丰还开创了武学的至柔之道——太极。
张三丰将yīn阳、刚柔太极之意融汇到了太极拳以及太极剑之中,是为当时武学之巅峰,此外还陆续创有绝世轻功武当梯云纵,神门十三剑不世之绝学。
武当一派自创教以来便声耀名动,堪与少林寺并驾齐驱,被武林中人同尊为武林泰斗,正道之首尔。
时至今rì,张三丰已然仙逝,而武当一派在纯极真人的执掌下,虽没了张三丰之时的锋芒,却也堪堪能与少林相仿,如今武当一派可谓是能人繁多,除却武当三老之外更有武当七子,而普通弟子也有两百余纵,这番势力倒也难得。
晨间的武当秀丽异常,缭绕的晨雾就好比怡人心脾的仙气,薄雾盘旋在山腰之上,倘若从山脚往上望去,真若仙境一般无二。
而在武当的最顶端处,有方近十丈长宽的石台,石台的后半部分严实的镶嵌在了山体之中,而另一半却空悬在半空之中,煞是壮伟,此处便是武当三景之一,望月台。
只不过眼下却是红焱初升之际,皓月那是见不到的,不过这望月台上观初焱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此刻的望月台之上,站立有近百人,他们穿戴整齐,清一sè的青sè道袍,是为晨练的武当弟子。望月台之上,喝气声、打拳声整齐至极,声响洪亮,如同雷鸣一般,响彻山际,久久不能散去。
最首端的是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道士,与那些身后的弟子不同,此人腰间别有一块五寸大小的玉佩,玉佩通体碧绿,sè泽光亮,显然是块罕见的宝玉,更为醒目的是,那玉佩的中间雕刻有一个用小篆书写的“子”字。
此人每打一拳,周身的气流也随之而动,身形步法轻捷如燕,承接间宛如行云流水,俨然一派一代宗师之范。
顺着望月台的北边观去,不远处矗立着几块巨石,在晨光的照耀之下,巨石通体发光,石壁之上洁净无物,平rì里即便是蚂蚁也难以攀爬,而此刻,在那巨石之上却隐约有一道人影,凝眼望去,此人一袭白衣,青丝垂肩,额前几缕随意而舞,远远望去宛若不尘仙侠。
此刻白衣少年心驰神往,竟是对着前方望月台发愣,映在他眼眸中的正是武当弟子的一招一式,也不知看了多久,直到那为首的微胖道士低声喝了一声“停”,望月台上的众人也随即收了势,少年这犹自回过神来,却见那微胖道士在朝着自己信步走来,看似缓慢,实则迅捷。
未待那道士走近巨石,少年单掌拍地,身躯一挺,便如灵猴一般轻捷的停落在了地上,白衣少年拾起双掌,郑重抱拳,躬身道:“二师伯。”
少年开口之际,道士已然来到跟前,正好看到白衣少年从巨石之上翻越而下,动作干净利落,也不由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