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默多克现在已经是位赫赫有名的传媒大亨,可是当我们知道他少年时期的经历,也许我们也会说,默多克或许真的不是很聪明。
在澳大利亚,体育对于男人形象和国家形象比其他许多国家更为重要。默多克的中学时代是在基隆语法学校度过的。在基隆语法学校,一个男孩如果没有体育优势,那么他就必须有其他强有力的区别于他人的截然不同的特色——如出众的智力或能力,否则他必然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可默多克在各方面都让人不是很满意,他的成绩很差,不管老师怎么教他,每到考试,他总是班级里的倒数。
当默多克从基隆语法学校毕业后,默多克赴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在学校,他仍是一个不被人看好的学生。一些教员甚至认为这个澳大利亚青年反应迟钝,思维赶不上牛津的水准,在学校是公认的三流学生。对于一般基本的理论知识,让默多克回答,他总是回答不上来。教授们对他是很不满意。在默多克看来,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与其让时间浪费在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中,不如逃课去进餐俱乐部享受美餐,在哪里听听别人讨论些热门话题,有的时候参与其中,即便争得免耳赤红,对默多克来说也是乐在其中。后来他与老同学罗德•卡内基有一次谈论在牛津的感受时,默多克说:“我有梦想、向往自由,更喜欢用冒险的方式赢得那些我想要的。”
长时间的逃课、到进餐俱乐部和那些“不务正业”的同学混在一块,默多克的行为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有一次,默多克的一位老师找到他。对默多克说,快到结业考试了,如果你这次还不能通过考试,那么你就无法取得牛津大学的毕业证。默多克知道,他在老师的心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差学生,如果毕业考试还不能通过,那几年的时间对默多克来说就白费了。为此,他拼命地努力学习,幸运的是默多克终于勉强通过考试,取得了牛津大学的毕业证书。
虽然默多克接受的教育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牛津大学,但在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三流的学生,将来能成什么大事。就是这个曾被牛津教员称之为反应迟钝的三流学生,用他那“反应迟钝”的脑袋和“三流的智慧”创造了今日的传媒帝国,他不在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三流学生,他是位奇才,他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充满激|情的编制着自己的梦想,也许,当初认为他是个笨蛋的那些人错了,因为默多克用他传奇的一生告诉人们,不聪明的人也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条件是要充满激|情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许多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回过头来,看看他们早年求学时期,他们的成绩总是让人看不出这样的人将来能有什么大的出息。在福布斯富豪榜中,比尔•盖茨也是其中一个“不聪明”的天才。
比尔•盖茨惟一的高分是优良,那是他的数学成绩。除了数学这科,他各科成绩在班级里都算得上倒数了。这让他的老师和父母很不理解,经过和比尔•盖茨的交谈,比尔•盖茨只跟他们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只喜欢数学,其他的学科我学不进去,看着就头疼。”无可厚非,比尔•盖茨的“笨”,是因为他钟情于数学,也就是偏科。其实偏科并不是坏现象,因为偏科能让人有更多的时间精于一门学科的研究,才能将其吃透,学细,才能出成绩。这样说明了比尔•盖茨的成功并不是所谓的“笨”。
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相信这就是偏科创造天才的最根本原因——喜欢做的事情,才更乐意为之奋斗。
有一个男孩,他的父母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体面的医生。可是男孩读到高中时便迷上了电子计算机,整天摆弄着一台现在看来十分落后的苹果机,经常把计算机的主板拆下又装上,装上又拆下并乐此不疲。
男孩的父母很伤心,告诉他,他应该用功念书,否则根本无法立足社会。可是,男孩说:“有朝一日我会开一家公司。”父母根本不相信,还是千方百计按自己的意愿培养男孩,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医生。不久,男孩终于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入了一所大学的医科,可是他只对电脑感兴趣。在第一学期,他从当时零售商处买来降价处理的个人电脑,在宿舍里改装升级后卖给同学。他组装的电脑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便宜。不久,他的电脑不但在学校里走俏,而且连附近的法律事务所和许多小企业也纷纷来购买。
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告诉父母,他要退学。父母坚绝不同意,只允许他利用假期推销电脑,并且承诺,如果一个夏季销售不好,那么,必须放弃电脑。可是,男孩电脑生意就在这个夏季突飞猛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18万美元的销售额。他的计划成功了,父母很遗憾地同意他退学。
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很短的时间内,他良好的业绩引起了投资家的关注。第二年,公司顺利地发行了股票,他拥有了1800万美元的资金,那年他才23岁。10年后,他创下了类似于比尔•盖茨般的神话,拥有资产达43亿美元。他就是美国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
默多克、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是这个时代富有典型意义的三个财富“神话”。他们的经历很相似,学习成绩在学校不是最突出的,但他们都成为了世界上顶尖的大富豪。也许他们的经历并没有普遍意义,但至少给我们的启迪是: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有成就的天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变中求胜,“狐狸”的经商之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哲学之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要遵循辩证的哲学思维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这句话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把自己逼到死角的时候,要用一个变通的思维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借此走向成功。
虽然西方一些媒体评判默多克是个“奸诈的老狐狸”,明明新闻集团是以“新闻”起家,但该集团超过60%的收益来自“娱乐”及相关产业。这让人看来默多克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其实不然,古话说的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每个成功者的道路上都布满荆棘,一旦陷入危机之中,该怎么办?而默多克此时则选择了变通,他告诉我们要学会随着时代的脚步和社会的变迁不断的接受新的观念,摒弃旧的、阻碍进步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功。
近年来,新闻集团的局势是一方面是利润的连年下滑,不仅是纸质媒体,网络媒体Myspace这两年发展的也不是很理想,Myspace在Facebook和Twitter的双重压力下,已经被迫转型做娱乐社交网站。而如今,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不济的今天,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生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2007年,他刚花去50亿美元收购了《华尔街日报》,本以为今后可以为新闻集团盈利,没有想到,2008年末,一场罕见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随着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的消息传开,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在世界各个角落。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也不例外。在这个关键时期,默多克认为,新闻集团必须尽快的转变经营策略,把能老在一棵说上吊死,于是默多克把目光集中在了足球上面。足球,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具观赏性、商业运作最成功的足球联赛,默多克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经过调查他发现,英超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很多球迷还是那么热衷于英超联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默多克做出了决定,他让新闻集团旗下英国天空电视台斥资亿美元将三个赛季(2010到2013年)的英超转播权收入囊中。有了这个项目,默多克不愁不成功。
事实正如默多克的估计,他从英超转播权中获得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在天空电视台买下转播权后,他们立刻开始推广收费电视,免费为家庭安装卫星接收器,发送电影、体育、新闻等节目,然后收取月租费。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在英格兰只有大约5500万人口,他们将拥有至少700万收费电视用户,这意味着用英国1/3的人在掏钱看英超。仅仅月租费,天空电视台每个月就可以赚近3亿英镑。除此之外,收取付费电视用户的月租费,天空电视台还可以将手中的转播权卖到了海外,除了转手出卖转播权的巨额收益,拥有了英超这档收视率奇高的黄金节目,天空电视台的广告合同也纷至沓来,默多克从广告中攫取的利润更是难于计算。
人的思维是跳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办事时适时的变通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虽然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在有些事情上,过度的坚持,就会变成一种盲目,那将会导致最大的浪费。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衣食。于是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急忙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快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已经完全背不动了,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人生没有定局,成功更没有固定的答案。一条路走不通,我们还有很多路可以走,只要不超出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成功变得灵活些呢。默多克说过,“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不会让自己束缚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圈子里发展的。从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来说,适时、灵活、多变才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明智的选择。”
成功没有固定式
成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定义,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成功的因素中不能少了艰苦奋斗及在坎坷途中表现出的自立自强,默多克则不然,他说,“成功没有固定式,我不喜欢在那些世俗的观念来束缚我的发展,如果你生活在一个被定义的成功中,那么你所取得的一切无疑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证明别人这句话的真假。”
《太阳报》在默多克的手中大获成功,源于他懂得了报纸销量的根本在于报纸编辑手法是否新颖、语言是否通俗。在《太阳报》的编排上,默多克没少下功夫,他喜欢用大字标题和通俗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辅以精美的模特*,在次要位置上,他又安排了一些幽默、搞笑的笑话和漫画,以此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是廉价发行,默多克说,我不想让《太阳报》变成严肃性的高端报纸,在英国有很多下层工人,他们也许有读报,这就要求我们做报纸一定要适合他们的口味——通俗、易懂。比如在编排方面,在福克兰战争步入尾声的时候,阿根廷军舰(General Belgrano)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该报把头条写作《中了!》(Gotcha!)。伊拉克战争初期,《太阳报》更曾把反战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谑称为「蚯蚓」(Le Worm),然后专程把当天的《太阳报》译成法语在巴黎街头派发。《太阳报》对美军占领伊拉克、反欧洲一体化、反法国德国、反新移民的立场也十分鲜明。报纸内容上总能看到英军被暱称为《咱们的阿兵哥》(Our Boys),
默多克经营《太阳报》的成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默多克的经营手法也招致了其他一些媒体的指责,称默多克“办报低俗、没有社会责任感,在他手下所经营的都是‘小报’等等。”对此,默多克则予以坚决反击,他通过媒体说,“是的,这要看情况。‘小报’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上帝也喜欢看 ‘小报’,对我来说,‘小报’就是一份尺寸方便,故事有趣的报纸。当然,如果你想读那些政治性较强的报纸,我们也有像《泰晤士报》这样的高品位报。”
世界著名作家莎士比亚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试想,如果他知道今天人们的这种生活姿态,想必,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改变创造思路,为我们写所谓通俗的作品。默多克,在这个时代,也许我们给他一个通俗作家的定位,或许更准确些。
成功没有固定式,默多克经营《太阳报》的成功在告诉我们,不要让自己束缚在成功的固定模式之中,默多克常说“威廉•莎士比亚写作也是为了大众而写,今天媒体更应该为大众写通俗的报道。”是的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我们无法评价它符合那个成功标准,默多克的身上,我们总结出,成功没有固定式,首先我们要懂得创新、求变。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成功的钥匙。
适时的放弃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在人生旅程中,的确有很多东西都是靠努力拼打得来的,因其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会成为你生命的桎梏。
默多克就是一个懂得放弃的人。他说,适时的选择放弃并不是要自己缴械投降,低头认输,而是给自己一个喘口气的机会。的确,默多克的成功是有一连串的放弃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