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满月待产母先故 遗子出自母遗腹
一支送殡的队伍杂乱地行走在路上,伴随着事主陈南痛哭的还有一个五岁左右扶着灵柩痛哭流涕的男孩。死者正是男孩的母亲——安氏。
忽然自前方过来一骑人马,浩浩荡荡的二十来个魁梧大汉。看到这气势冲冲的样子,陈南止住了哭声急忙迎上前去。然而还没等他开口,一声凌厉的鞭声向他身上奔来。“啪”一声脆响,陈南背上的丧服慢慢的被鲜血渗透开来。“还我妹妹命来,你必须说清楚我妹妹是怎么死的,不然我就让你陪葬。”领头的大汉气势冲冲的质问道。
“当真是难产,请兄长相信我,”“相信你,你瞒天过海欺负了我妹妹多少次?别以为我不知道,以前看在我妹妹为你求情的份上,都没有与你一般见识,如今倒好,拿我的客气长你的霸气,竟然害我妹妹丢了命,如果不是怕孩子没爹,信不信刚才我就一鞭取了你狗命。即便如此,我也要开棺看看难产是真是假,如若有假你依旧难逃一死。陈南看着这号称“安神鞭——安荡山”的大舅哥,无奈的应允。
于是二十余大汉翻身下马,利索的打开了这具楠香棺木。映入眼前的果真是一具临产孕妇的尸体。“妹妹……”饶是七尺大汉也被失去至亲的打击给击溃,情绪再次激动起来,举起钢鞭又向陈南抽来。
这次钢鞭来的又急又狠,大有一鞭取命的架势。原本扶柩痛苦的小孩也吓的爹爹舅舅乱喊。眼看钢鞭就要抽到陈南的头上,却被一根拇指粗的树枝震开。众人舒口气的同时,看到一个身着衣服破旧但还算干净的道姑。
“你是何人?关你鸟事!”安荡山咄咄逼人看着这道姑,手中钢鞭意欲再次扬起。“大汉且慢,救人要紧,”道姑又道:“你气血涌头,难怪没看出舍妹仍一息尚存。”“何以见得?”安荡山狐疑的盯着道姑。“贫姑受人所托,前来探视此人,怎奈闻其暴毙,但见一路上鲜血点点滴滴,虽不密集,可见棺中之人仍有气息,能否让贫姑渡渡这有缘之人?”
“大师快请”陈南和安荡山同声说道nAd1(“可惜,可惜”道姑查看后摇头道:“本来稍早几个时辰贫姑定能保他们呣子平安,如今由于失血太多,七魂六魄差不多遗失殆尽,看来只能保腹中胎儿了。”
“大师说笑吧,母亲都去世了,孩子怎么生的出来?”安荡山仍狐疑地看着道姑。“呵呵,这就要看这孩子的造化了。”说着戏法般的把一粒药丸塞进安氏的口中,又把腰间的葫芦解下来对着安氏的口中倒去。口中喃喃道:“留下此子,安心离去;此子不凡,渡母仙班……”如此数遍,只听咕噜一声,安氏竟真的把药丸吞咽了下去。
正在人们惊诧间,忽闻一声婴儿的啼哭,就见道姑从棺材中抱出一婴儿。更令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这婴儿头上的胎毛竟然全是白色的。
道姑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抚着婴儿的白发轻笑说:“这就对了,看来我果然没有找错人。”然后转身把孩子递给陈南说:“此子异人异相,适逢乱世,定为枭雄,好生育养,定可解一方百姓于水火。所托之人授予贫姑一本练体之书,赠予他适龄而习,可助他事半功倍。另送**名‘凡思’,望他凡事警醒,三思而行。”说着又看向安荡山众人道:“舍妹身亡实属天意,你等不必多生事端,辅育你外甥成人才为正途,日后你们必受其福泽,反之亦反。”最后又看了一眼婴儿,便踏步而去。众人愕然,似乎恍惚间听闻一声道号如天籁般渐渐散去。
待众人清醒过来,再看那初生婴儿:天庭饱满,地格方圆,明眸蚕眉,目若悬星,高鼻阔口……加上一头白色的胎毛更显得出尘脱俗。
安荡山收起钢鞭,“哼”一声对陈南说:“事已至此,快让我妹入土为安吧,日后定不能让我的外甥再受诸多委屈,不然我认识你,我的钢鞭依旧不认识你。”陈南诺诺的应允着。于是二十余骑人马绝尘而去。陈南众人整理好棺木,后事不表……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