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大小姐生得美貌,又是有福气的涅”一位小姐脸上全是羡艳之色,连声赞叹道:“难怪能嫁去镇国将军府做长孙媳”
嫁去镇国将军府做长孙媳未免是福气,若是夫君能一心一意对她才是福气呢,秋华心中默默的想,这些日子见那许允袆对春华确实上心,不时的派人来嘘寒问暖,看起来春华嫁他倒也是一桩美满姻缘
抬眼往那边春华那边看了看,秋华不由一愣,春华虽然看起来与素日没什么两样,嘴角也挂着微微的笑,但秋华却觉得那笑容比往日僵硬了几分今日出门的时候,春华还是十分的快活,怎么到了端王府别院,见到了许允袆,倒是一副这涅了?
向几位小姐说了一句,秋华急急忙忙朝春华走了过去,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大姐姐,你怎么了?”
春华见秋华目光关切,勉强笑了笑:“回府以后再与你说”
听了春华这话便知肯定有事儿,秋华心中一惊,不敢多问,静静的陪着春华站在一处,见着眼前人来人往,众人脸上都是笑意盈盈
“诗会的名次出来了!”忽然人群有一丝哗动,秋华朝凉亭那边看了过去,就见凉亭里转出来一位老者,旁边跟着一个书童涅的人,两人正往凉亭壁上贴着纸笺
按着京城宴会的规矩,每次诗会东家都会给出一定的彩头,由请来的鸿儒们选出前三名,并将其诗作张贴于外供大家赏读“今年诗会的魁首不知是谁?”夫人们见那边张贴出了三张纸笺,也颇感兴趣:“指不定又是那苏太傅的孙子!”
“今日苏府没有来人!”旁边有夫人Сhā了一句:“不如咱们过便知!”
“肯定是要过去的,端王妃还得给前三名发彩头呢!”夫人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拥着端王妃往凉亭那边去,心里很想知道这诗会的魁首究竟落在谁家,若是那还没有议亲过的少年郎,也得仔细看看,是否与自己家的女儿相配
“拔得头筹者,上轻车都尉昭毅将军高良大人之子高安”为首的国子监博士摇头晃脑的将那名字念了出来,众人听到这名字,皆吃吃笑了起来高良因跟着镇国将军边塞抗敌有功,所以升级甚快,才升了正三品的官儿,封了昭勇将军,不出一年又授了昭毅将军高安虽跟着他在边关混了几年,但每年还是在京城里过了大半年,所以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宴会也参加过不少,大家皆知他甚是勇武,可却是没多少墨水,别说是做诗,就连读一篇文章都是结结巴巴
此次桃花宴的魁首竟是高安,说出来谁会相信?大家纷纷挤到了凉亭壁外边去看高安做的那首诗:春风轻推小轩窗,半倚绣楼懒梳妆飞红万点星如雨,疑是嫦娥衣上霜
“这诗做得着实不错”有人讶异的回头看了高安一眼,他得意洋洋的站在外边,紫棠脸上有一种骄傲的神色秋华听着大家的议论,心中也是大为好奇,这诗真是高安写的?她怎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灵气四溢的诗与高安那粗鲁的涅联系起来再转脸看了看站在端王妃身后的高夫人,脸上也挂着一种欢快的笑容,似乎正在为自己儿子感到骄傲
“这诗绝不是高安做的!”人群中有人嚷了出来:“这诗是一位穿着白色衣裳的小公子所作,他写这诗的时候我正在旁边看,还惊叹此诗清丽,算得上佳作了!再说,高安的那笔字我又不是不认识,哪有这般潇洒流畅,十个字里边能认出五个来已经算不错了!”
高安本来满心欢喜的正站在那里,就等着端王妃给他颁彩头,没想到被人陡然揭穿,一张紫堂脸更是黑了一边,急急忙忙吼了起来:“是谁在那边胡嘬,小爷非撕烂他的嘴不可!”这诗乃是高祥所作,但在诗会开始前,他便捉了高祥过去,命令他写完诗的时候署上自己的名字在京城这么多年,也参加过多次宴会了,调笑各府小姐的事儿做得多,可这写诗却还从未做过,他听闻父亲说金陵书院的夫子都夸高祥文才好,所以存了一鸣惊人的心思,非得在诗会上也露下脸才行
“高安,你既然说这诗是你写的,那你不如来写几个字看看?”有人嗤嗤笑出声来:“都不消你做诗,就写几个字便成!”
端王妃站在凉亭里看着凉亭下边闹哄哄的一片,不由得皱了皱眉:“这魁首竟是个冒名的?那谁又会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诗作拱手让出来呢?”
似乎在回答她这个问题一般,就见下边有人捉住一位穿白衣的少年从人群里走了出来:“端王妃,这诗便是这位小公子所作,我亲眼看着他写的!”
原来是他!秋华望着站在凉亭前边的白衣少年,露出了一丝笑容,没想到这诗竟然是高祥写的,看起来他长进了不少!轻轻推了推春华,低声在她耳边道:“大姐姐,原来竟是高祥写的!”
春华勉强笑了笑,点了点头:“可不是?看起来高祥以后是个有出息的”
端王妃朝高祥招了招手,示意让他过去:“你叫什么名字?这诗真是你写的?”
高祥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回端王妃话,我名叫高祥,高安乃是我的兄长”
虽然高祥并没有说那首诗是不是他写的,可他将自己与高安的关系一说出来,众人皆心里明了,看起来是高安这混账兄长强逼弟弟把诗让给他的端王妃听了这话心里也是感叹这高祥的聪明,抬眼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然长得有些消瘦,但眉宇间有一种聪秀之气,一双眼眸清亮,就如两泓清泉一般,不由得心里喝了一声采,好个英俊的少年郎!
端王妃笑眯眯的从旁边丫鬟捧着的盘子里边拿起了彩头:“高祥,你且过来,这是诗会的彩头,你得了魁首,第一个该发给你”
高祥赶紧推辞:“多谢端王妃!只是高祥方才与兄长串通作弊,只盼端王妃不见怪便好,实在再无资格得这彩头,还是将这彩头给第二名罢!”
“好个实诚孩子!”端王妃听了心中高兴,不由分说将那彩头塞到高祥手中:“你便不用推辞了,你文采斐然,众位博士都推举你的诗为第一,这便是你该得的!”
高祥无奈,只得双手接过那大红绸子包着的彩头,朝端王妃行了一个大礼, ... [,]
本章共5页当前是第1页12345 您可以按 &larr键 和 &rarr 键 翻页
128前尘旧事两生花
( 四月初三这日天气晴好,京城刚刚出现天光微微的亮色将街道照出了一半影子西树胡同的一处宅子里边已经有了动静“吱呀”一声大门打开在这宁静的清晨里声音格外的响亮
屋子里边鱼贯走出了十多个少年男女,领头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门槛上站着的文班主一一查点了人对着那少年道:“小白玉,现在是寅时你们到河边练唱一个半时辰以后回来”
小白玉恭恭敬敬应了一声:“班主小白玉明白”
文班主又郑重交代了一句:“今日可是咱们在京城唱的第一出,务必要做到最好可不能出了半点差错这一个半时辰里边都把自己最拿手的戏反复练唱,互相配下戏文!”
“是!”那十多个少年男女齐声应答了一句,穿过大门往外头走了出去,文班主望着那渐渐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今日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打赏呢”
四月三日是礼部左侍郎杨敬业母亲杨老夫人的生日,杨老夫人素来喜欢热闹,于是便请了戏班子来唱戏,听说她是重金聘请了外地来京的瑞喜班,唱的是江南那边时兴的昆剧
杨老夫人的寿宴来的人不是特别多,可也不少除了自家亲戚,大部分都是杨大人的同僚,就连礼部余尚书的母亲也带着孙子孙女来杨府赴宴了按理来说余尚书府可以不用来往下属的宴会,因着他是正二品,可比杨大人要高出两级,可杨大人为人不错,做事又勤快,余尚书十分喜欢他余尚书的母亲余老夫人也是一个戏迷,听说杨老夫人请了戏班子来唱戏,一迭声的说要来杨府听戏,余尚书无奈,只能包了个大红封,让余老夫人带着来杨府了
长宁侯府今日也来了不少人,杨老夫人是容大奶奶的母亲,故而容大爷和容大奶奶带着嘉懋春华冬华来了杨府,容老爷说京城里亲戚少,杨老夫人大寿定然要去,于是让容夫人带了府中女眷都过去凑个热闹
容夫人来到京城以后也出席过几次宴会了,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去,一肚子气回来,因着每次都遇上不少身份比自己高贵的夫人,自己只能坐到旁边赔着笑脸儿听她们说话今日去杨府,容夫人很是愿意,心里想着这杨府也请不到官阶太高的人家,自己总算能扬眉吐气拔尖出众了,旁人不来奉承着她还奉承谁去?
带着容府女眷到了杨侍郎府,门口的门房见着马车上长宁侯府的标记,赶紧迎了上来,点头哈腰:“长宁侯夫人安好!”转头吩咐旁边站着的婆子:“赶紧将长宁侯夫人领了进去!”
跟着那婆子进了主院,杨老夫人得知长宁侯夫人来了,亲自带着媳妇孙女等人迎出了大堂,容夫人心中得意,被恭请着坐了左首第一个位置后更是舒畅,坐了下来说了几句贺生的吉利话儿,杨老夫人笑着答道:“作承长宁侯夫人莅临,今年我这生辰可格外的不同了些!”
贾安柔带着淑华和秋华上来给杨老夫人拜寿,杨老夫人留心看了看贾安柔和淑华,指着淑华惊讶的说道:“竟然还有这般标致的人儿,我以前还觉得自己家的孙女生得美,可一看到容三小姐,方才觉得原来我想差了!”
淑华听着杨老夫人夸奖自己,扬起下巴瞥了秋华一眼,见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脸上没有半分失落之色,心中愤恨,不过是强撑着罢了,看她那表情便知道心里定然是不舒服!
杨老夫人赞扬了淑华几句以后,便将自己几个孙女喊了出来:“你们陪容家几位小姐玩去,在这大堂上边陪着我们这些老婆子,也把你们拘得慌了!”
几位杨小姐笑着答应了,拉起春华和冬华的手,朝淑华和秋华点了点头:“跟我们来,咱们去后院那边,戏班子正在搭台子呢,咱们提前!”
秋华笑着答应了一声,同几位杨小姐便往外边走,淑华犹豫了一下,还是迈步追了过去,在后边见着春华的背影,心中忐忑,只能远远的跟着,不敢走到前边去自从端王府别院参加桃花宴回来,春华就没有再和淑华说过一句话,即便是遇着了,也只是冷冷的看了她一眼便扭过头去
“表姐,你那三妹妹怎么不跟上来?”杨四小姐回头看了看隔得远远的淑华,有些奇怪:“她难道不爱和我们在一起玩不成?”
春华回头看了看,心知肚明其中原因,只是不好在表妹面前说她坏话,淡淡一笑:“我那三妹妹性子孤僻些,不用管她”
杨四小姐这才放下心来,甜甜一笑:“还以为我们府里招待不周呢”当下众人不再管淑华,嘻嘻哈哈的走到了后院那里去,与淑华的距离越来越远淑华站在那里,看着众人鲜艳的衣裳离自己越来越远,心里颇不是滋味,回头望了下,见小荷垂手低头走在自己身后,一手掐住她的手腕:“走得这么慢,成心是想要拖着我迷路不成!”
小荷被淑华掐着手腕上一点点皮,十分疼痛,可又不敢出声,只能紧走几步跟上了淑华,主仆两人跨过月亮门进了后边那个院子时,早就不见了杨家小姐和春华她们的身影沿着小径往前走,就见两旁修竹林立,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小径上偶尔有人走动,可并不算太多,或许是还没有到正午时分,还没到太多客人,淑华走了会儿,便见前边有一个湖泊,水面反射着波光,就如揉碎了万点黄金一般,粼粼的耀着人的眼睛
“跟我过!”淑华见着湖畔有一个小凉亭,里边似乎有人影绰绰,以为杨家姐妹在那里歇息,带着小荷走了过去,到了亭子门口才发现里边坐着的是几位年轻公子,他们见着淑华走近,也是一愣
见着竟然是青年男子,淑华有些羞赧,匆匆瞟了一眼,似乎有相熟的脸孔,可却不记得那人姓名,正准备举步离开,就听有人站起来朝她走了过来:“容三小姐,咱们又见面了!”
淑华抬头一看,原来就是那个让她觉得颇为脸熟的公子哥儿,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帛衫,腰间有一条黑色腰带,上边镶嵌着一块明晃晃的碧玺,腰间还系了一块玉珏,晶莹剔透,一看便不是凡品
“你是?”淑华有些迷惑,朝那公子歉意的一笑:“我见着面熟,可偏偏却记不起名字来了!”
那年轻公子露出一丝笑意:“容三小姐不记得也是常理,咱们就见过两次面敝人姓余,家父乃是当朝礼部尚书”
听到这位公子自报家门,淑华的脸忽然就火辣辣般烧了起来第一次见到这位余公子是在端王府别院,正是许允袆臭骂她的时候,余公子也不知道从哪里转了出来,开口替她说情:“许大公子,怎么便如此不怜香惜玉?这位小姐天仙化人,生得如此好容貌,该是要小心爱护,为何倒要被你这般诟骂?”
正是因着有余公子替她来说话,淑华这才脱了身,回眸看了余公子一眼,满脸通红:“多谢余公子仗义执言”
余公子笑眯眯的看了淑华一眼:“这许大公子素来眼高于顶,旁人不合他脾性便开口叱骂,我也只是看不过眼罢了像小姐这般的可人,他竟然也忍心粗言秽 ... [,]
(语相向,实在令人不齿!”他低头打量了淑华几眼,好奇道:“以前从未见过小姐,不知贵姓?”
淑华羞答答的抬头看了余公子一眼,这才低声道:“祖父乃是长宁侯,我姊妹里边排行第三”
“原来是容三小姐!”余公子见着淑华那水汪汪的眼睛,心里感叹,这容三小姐可真真是天生尤物,瞧她年纪不大,可那天生的风情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赚那一双眼睛转过来看人时,只觉含情脉脉春水涟涟
过了几日容夫人带着淑华去了魏国公府的杏花宴,在那里她又见过余公子一次,余公子和她说了些闲话儿,话里话外将淑华捧做了京城贵女里第一美貌之人,听得淑华心花怒放,简直将余公子认作了知己只是虽然见了两次面,可淑华都没有问过他的姓名,又隔了二十来天没有见着,心里的印象又淡了些
“没想到容三小姐竟然连余某都想不起来了,实在叫人寒心!”余公子的眼神里有几分贪婪的微光,盯住淑华的脸不放,看得淑华都有些害羞
“余公子,我不是没有想得起,只是见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罢了”淑华听着那余公子语气里边带着抱怨,似乎又在向自己撒娇,心里有着无比的满足,杨家姐妹,春华秋华不理睬自己,还不是嫉妒自己生得美貌?
“这是余某第三次见到容三小姐,每见容三小姐一次,余某回家都夜不能寐,心心念念都是容三小姐的身影”余公子挑逗般的看着淑华,见她两颊泛出点粉色,更显妩媚,不由得吞了一下口水,容三小姐这嫩央央的小花苗,总得想点办法将她采了才是
礼部余尚书有三子三女,这位余公子是最小的儿子,与他的妹妹余三小姐在京城里小有名气,余三小姐因着买诗之事被人揭穿,顿时成了京城名媛的笑柄,而余三公子却因着风流放荡名声大噪
这位余三公子今年已经二十有一,一妻四妾,可在京城勋贵的宴会里依然能见着他活跃的身影,不少刚刚出来交往的京城贵女一时不察便被他花言巧语骗得迷了本性,有少数被他得了手,但大部分贵女都因着有厉害的母亲,在余三公子还没来得及下手便被封死了一切来往的途径,余三公子只能站在远处望上一望,叹息到口的肥肉就这么飞了
余三公子见淑华似乎没有排斥他的意思,望向自己的眼睛春波脉脉,这位容三小姐,恐怕是个好得手的,自己该想些法子如何勾搭上她才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