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晚,长公主便回来告之,皇上同意了,还要派精兵护送归去,以保平安。
昝氏道:“此等大恩,何以为报?”
说罢拜欠身作拜。
南康公主扶住昝氏道:“莫有大礼。到时候,昝夫人再将克儿活生生带回,便是桓家要报答与你。”
离别时,不免伤情。李娫因伤,不便远行,便留在家中调养。众家人随在南康公主身后,送昝氏带着小桓征出南门。
桓冲直送至大江,看他们上船,才肯回头。于小桓征,他是心有内疚。若非自己照顾不周,便不会滋生那么多事端。
昝氏此时心情更为复杂,来时成双,归去送亡。人世便是如此,或坎坷多磨,或风平浪静,都是命运,一个来回。
——
——
船至洞庭岳州,又见巴陵城楼。沿江见一些男女老少,身穿灰白麻衣,头戴三角孝帽。见船行将近,便有哭啼声声,甚是勉强,也挥泪湿襟。
昝氏定晴一看,为首的便是三公主李玉。
李玉与李势也是一母同胞,二十年前绣球投婚,下嫁给岳州商贾马跃。马跃高大英俊,李玉自是喜欢。马跃本是西域人,为往返东西贩卖商品方便,便在东西之中、水陆路皆通的岳州置宅。自取李玉公主也未敢纳妾,不敢动那念头,李玉便放狠话:‘若敢不从一而终,我让大哥派兵杀你全家’。先前马跃还真怕,之后成汉败亡后,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李玉能为马家生有十三个儿子。所谓儿孙满堂,长孙都有比幼子大。
昝氏让船靠边停。
“皇嫂。”
李玉一手拉着一幼儿,一手拉着昝氏的手。泪流花了面妆。昝氏另一只手也牵着小桓征。
昝氏原本心沉,便道:“本不必如此张扬。让别人看笑话了不是。”
“谁敢。没人敢的。”
在岳州确实没人敢。岳州城是他马家的天下。她撒一把银子能遮了岳州的天,她生的儿子能占了岳州的地。她家端午送泪罗江的粽子,冲到洞庭,可以让数百名流离失所的乞丐,守在君山水边吃上半个月。
“行事莫太招摇定没坏处。玉儿,进去给你大哥上柱香吧。其他人能省便是省了。”
大船船舱内设了灵堂。苍白装饰。李玉手上的幼儿不肯进去。还笑呵呵的拉拉小桓征。
李玉又看着小桓征,“是十四妹的儿子吧。”
昝氏点头。
“十多年前回去探亲,宛如还是个小姑奶奶呢。”李玉又指着手中幼儿道:“十三儿。名就叫马十三。”
“你是好福气。”
那孩子比桓征大两岁,胖胖嘟嘟,圆头圆脸。昝氏便放开小桓征,让他们同龄说说话。也不至没趣。
马十三毫不见生,对桓征道:“大家都叫我十三哥,你也叫我十三哥吧。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的。”
小桓征身体难受,导致心中压抑,便不乐于开口说话。
“你叫,你一定要叫才行。不然我让你做奴隶。我还会打你的哦。”马十三蛮横起来。
小桓征觉着他像自己大哥二哥,甚不喜欢,便道:“我不与你玩。”
“算了,没劲。看在你是客人的份上,我请你吃鸡腿。”
说罢,一手拿出一只油油的鸡腿。笑呵呵地在桓征面前左右晃。
“不吃。”桓征说罢,转身跑进船舱。
马十三咬一口鸡腿,边嚼边撇嘴道:“不识好歹。”
昝氏本也想在岳州留一日,见李玉如此劳师动众,便不待停歇,直往下一码头——荆州。
——
——
待续……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