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大明天工 > 第三十九章 满城风雨

第三十九章 满城风雨

“我走以后,你们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好,”李彦抬头看着包有才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该是让他们担起责任,接受锻炼的时候了。

“柱子,你还是负责长工和田庄,先将宅院的院墙立起来,其他可以暂且放一放;人手少了几个,有才再去招募一些,记得品­性­不端、与闻香教有瓜葛的,眼下绝对不要。”

“还要想法置办些兵器,最好是能够装上木杆的枪尖,家丁每人一件,再备些留给长工,”李彦想了想万一遭到教民围攻,能够采取的对策,又让包有才备了些其它物品。

“银钱方面,郑书负责统筹安排,不用担心没有银子,我去城里会弄些回来,你们只要将事情安排好就行。”

包有才他们都惊讶地看着李彦,刚才说的这些花费可不小,不知道李彦有什么办法能弄来银钱,不过经过几件事后,他们也知道李彦总会做出些让人意外的事情。

“大牛还是带着家丁训练,并保护好田庄和二丫,特别是二丫那里,得随时保证有两个家丁在附近,”李彦眼前浮现出二丫甜甜的笑靥,心情不由凝重起来。

宋大牛扑了扑胸脯:“就算我死了,也不让二丫少掉半根寒毛!”

“也没那么严重,”李彦笑了笑,宋大牛看上去粗旷,有时却很细心。

“大家也都小心些,有才、郑书出去时,也都要安排两个家丁,柱子和长工们在一起,倒是不用担心,”李彦温语说道。

“等我回来,一切都会好的。”

听着李彦关切的话语,包有才他们都有些感动:“少爷(东家),我们会将家里的事做好的。”

晚上回到家,二丫笑呵呵从里间迎出来,点起油灯,从锅里端出一碗温热的­鸡­汤:“三娃,二娘说大牛帮她修了院墙,所以给咱家送了只老母­鸡­,我就熬了­鸡­汤,你快来吃吧!”

二丫将­鸡­汤与筷子放到桌上,搬了个凳子坐在对面,小手托着下巴,笑呵呵地看着李彦。

“嗯,闻着就很香!”看到二丫的笑脸,李彦不由将烦恼都抛到一旁,坐下来喝了口­鸡­汤,果然是鲜香爽口,美味异常。

他又想到二丫和俏寡­妇­这些日子都藏在屋里,很少出门,不禁有些恼火,该死的流言,该死的封建礼教,还有那个该死的严明。

“二丫,这­鸡­汤你吃了没?”李彦筷子伸进碗中,便看到两只油光鲜亮的­鸡­腿,知道是二丫特意留给自己的。

二丫双手托住下巴,眯起两道弯弯的月牙眼,笑呵呵地道:“三娃,我吃了呢,你吃吧,天天在田里可累呢,还要去老师那里温书,要注意身体哦!”

李彦无奈地笑了笑,感受到二丫浓浓的关怀,夹起一只­鸡­腿放进口中,满口留香,将这份情意全都放进肚里。

“二丫,改天我给你熬猪脚汤,”李彦晚上吃了很多,还是故意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看得二丫喜笑颜开地让他慢点,“别噎着”。

“二丫,明个便让有才去严家讨回婚书,你也别理外面那些胡说八道,也出去走走,别总闷在家里,”李彦一口气喝掉半碗­鸡­汤,放下空碗,舒服地吁了口气。

二丫脸上的­阴­霾一闪而逝,站起来要去收碗,一旁的小翠飞快地过来将碗筷收走:“小姐,这种事小婢做就好了。”

李彦点了点头,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二丫,听到没,以后这些事情就让小婢做,弟弟我能赚钱了,你就在家享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娃,在家里挺好的丫,我和小翠做了很多女工呢,”二丫笑呵呵地跑进里间,捧了一件尚未缝制好的蓝­色­棉袍出来。

“三娃,天气凉了,我给你缝制一件棉袍,以后出门穿着暖和,你看这布料,可好呢!”

李彦接过棉袍,心里暖洋洋的,想着明日进城,要给二丫买点什么才好,一定要让小女孩开开心心的,永远没有烦恼。

第二天一早,李彦便带了两个家丁前往天津城,在城门口看到更多的官兵在盘查进出的人货,也要抽些税,盘剥点银钱。

李彦没有在官兵中看到陈小旗,他们没带货物,却要为胯下那头驴子交税。

进城后路过南市,往日繁华热闹的街头也萧瑟冷清了许多,临街的青­色­砖墙上,相隔不远便看到一张黏贴着的安民告示,上面盖着红彤彤的官府大印。

看来,对飞贼窃案的追查,已经如火如荼,说来也是好笑,那些大户人家失窃,差不多都是一家首先发现,风声传出后,别的人家回去察看银箱,就有十几户发现遭了窃贼,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窃的。

从那以后,飞贼再未出现,也没有类似的窃案发生,倒是小偷小贼抓了很多,城内治安要比往日更好。

窃案本来也没对街上的生意造成什么影响,虽说有钱人难免心中忐忑,但生意要做,生活要过,李彦上次进城,南市上还很热闹。

如今加大查案力度,听说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坐镇,案子不知道查得如何,这街面却是冷清了许多,比那飞贼的杀伤力还要巨大。

李彦记得南市这边有几家卖锁的锁铺或者杂货铺,打算过去打探打探情况,找家中意的,看能不能合作。

很快就找到一家打着“刘记”的锁行,门上就挂了一把大铁锁,却是没有开门,问旁边卖油的老翁,才知道就在不久前,今个早上,一队锦衣卫将人抓走了,据说和飞贼窃案有关。

李彦挑了挑眉头,不知锦衣卫查到了什么,接着又去寻别的锁铺,却发现不管是锁铺也好,还是那些卖锁的杂货铺,甚至还听说那些挑着担子,在穿街过巷帮人修锁补锅的货郎,今个早上也统统被锦衣卫给抓走了。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四十回 狭路相逢

难道说锦衣卫也已经知道这个窃案与锁有关?李彦有些疑惑,想了想,没有去锦衣卫衙门找陈小旗,而是拐了个弯,转向南运河边的四海居。

南市靠近南运河这一带,是天津城最繁华的地段,酒楼茶肆林立,四海居与对面的闻香阁毗邻而立,占着这繁华地段中最好的位置。

说来也怪,这种有钱人光顾的地方,倒像是不受飞贼窃案的影响,依然旗幡招展,笙歌阵阵,想来那十里秦淮,也不过如此。

李彦骑着驴,身后跟着两个家丁,到了四海居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一群人从对面的闻香阁中出来,当中正是曾经见过的王兴,看来此人果然不是一般的“龟公”。

王兴身旁是个脑满肠肥的胖子,身上穿了件湖蓝­色­的绸袍,显得非常滑稽,另一边那个点头哈腰的汉子,却也认识,就是曾经的喇唬老大,被李彦给打了的周彪周老虎。

李彦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发现了李彦,王兴脸­色­就是一变,周彪更是目露凶光:“李三娃!”

李彦跳下驴背,多看了那胖子两眼,隐约猜到他就是包有才说过的那个闻香教传头,遥遥拱了拱手:“幸会!”

“吆嗬,李公子这是要去四海居啊!”王兴­阴­­阴­一笑,怪声说道。

四海居一个身影闪了出来,随之响起的还有爽朗笑声:“三娃别来无恙?夏某可是久等了。”

来人正是夏家的三当家,曾经到小直沽求购黄金菜而不成的夏熙,李彦也顾不上理会眼中露出忿恨目光的王兴、周彪,与夏熙拱手见礼,一起步入四海居。

“三娃,你可来了,夏某可是天天等在这里。”夏熙引着李彦进了三楼的雅间,吩咐一旁的掌柜赶紧去准备酒菜,并叫最好的歌伎进来陪酒。

看到夏熙脸上真挚的表情,李彦不觉有些郝然:“嘿嘿,实不相瞒,李某今日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想要借些银子。”

李彦在桌前站住,目光定在夏熙脸上,却见对方没有丝毫犹豫:“要多少银子,尽管说,夏某这就让人安排。”

饶是李彦对这个世界一直抱着怀疑戒备,此刻也不禁要感慨夏熙坦荡胸怀,也感到非常意外:“元望兄便不想知道原因?也不怀疑李某别有目的?”

夏熙愣了愣,随即伸手请李彦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三娃你或许不相信,那日在小直沽初次见面,夏某便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后来果然如此。”

“当日,三娃故意将番薯高价在众人面前宣扬,若是没有猜错,你是想来年有更多人愿意种植番薯吧?能将发财秘诀公布于众者,岂会骗取夏某银子?”夏熙微微一笑:“令师徐光启大人推行番薯三年未果,他的愿望,明年怕是就要实现了。”

李彦笑了笑,没想到夏熙对自己的评价竟然这么高,竟然也误认为自己是徐光启的学生,如果知道徐光启对自己的观感极差,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

“这些番薯还是徐大人让人种的,在下一个种地的,当不起徐大人的学生,也只是因人成事而已。”

“三娃将来成就,未可限量,”夏熙以为李彦只是谦虚,就算他与徐光启没有严格的师生关系,却也只有更好,在天津的士绅官宦中,谁都知道一向风度翩翩的徐光启,那天在闻香阁是如何失态的。

夏熙果然还是不问李彦借钱的原因,很快安排人准备银子,而且出手就是二百两,还一直问李彦够不够。

李彦猜夏熙是知道闻香阁购买黄金菜菜谱的价格,不过就算如此,夏熙所为也让他心甘情愿提供帮助。

“元望兄,实不相瞒,李某确实能设计些新式菜肴,不过元望兄也该知道,黄金菜的成功之处,并非仅仅是因为‘新’,更非‘味道好’。”

夏熙点了点头,他也知道黄金菜的成功,关键还在于造势,在于正德皇帝御口钦封,王修微即兴作诗,还有壮阳、美容,红颜麦的比喻等诸多因素叠加,让黄金菜凭空拥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加上闻香楼恰到好处的运作,才能红遍天下。

“夏某也不奢望压过‘黄金菜’,只要能推出些新菜,不让闻香阁太过猖狂便是,”夏熙无奈地笑了笑:“不管如何,三娃若能出手相助,夏某感激不尽。”

李彦目光透过打开的窗户,可以看到依然繁忙的南运河,一叶旗幡在河面上随风飘动,“闻香”两个字显得特别刺眼。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李彦手上把玩着刚刚换过的青瓷酒杯,悠悠说道。

看到李彦和夏熙携手步入四海居,王兴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四海居可以说是闻香阁最大的竞争对手,双方不和由来已久。

那么李彦和夏熙走到一起又意味着什么?王兴觉得这是李彦要出卖闻香楼和黄金菜的秘密,他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三叔不是说我小家子气么,这回可涉及到黄金菜这件大事,王兴原本还在犹豫不决,此刻终于下定决心:“大有,你们的人准备好没有?”

王兴身旁的胖子贪婪地看着李彦的背影,答非所问地道:“他就是那个走了狗屎运的傻小子?”

“可不就是他!”周彪在一旁咬牙切齿地说道,恨不得冲上去将李彦吞掉。

王兴不悦地皱了皱眉头:“魏大有,让你做了传头就得瑟是吧?问你话呢!”

“啊!”胖子连忙惶恐地转身:“四爷,您这是说啥话呢,我魏大有能有今天,还不是四爷提点?您说的事情啊,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只要您发话,手下那些儿郎……”

“行啦行啦!”王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就那些庄稼汉,能算什么儿郎?也就是这件事简单,才交给你去做,要是弄砸了,你就看着办吧!”

王兴瞥了一眼诚惶诚恐的魏大有,鼻子里冷哼一声:“李三娃那个傻蛋在城里,你这就去召集教民,赶去小直沽,冲进李家那个什么庄园,将黄金菜的食材都抢出来,我倒要看看,他还得意个什么劲。”

魏大有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现在就去啊,没有提前约定,怕是不好召集,最多也就是百十个人了。”

“又不是让你造反!”王兴轻蔑地看了一眼魏大有:“李家就那么几个人,傻蛋又不在家,随便找几十个人冲一下,还怕他们不跑?赶紧去,误了事小心上头找你算账。”

“是是是,小的这就去,”魏大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连忙颤颤巍巍地爬上马车,向城外赶去。

“四爷,要不我也过去看看?”周彪低头向王兴说道,他等这一天已经等很久了。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四十一回 献策酿酒

黄金菜的成功确实无法复制,就算四海居推出新式菜肴,也能找到类似的闪光点,但是有黄金菜珠玉在前,也会黯然失­色­,还容易遭到竞争对手的攻击。

李彦看着四海居的掌柜亲自领人将酒菜送进雅间,抢先伸出手抓过那只细瓷酒瓶,揭开木塞,闭上眼睛吸了一口浓郁的酒香:“菜不行,酒却未必。”

夏熙眼神蓦然一亮,击掌叫道:“好主意!”

很快又摇了摇头:“酿酒不同做菜,并非一日之功。”

夏熙有句话没有说出来,所谓众口难调,天下间万千菜式,口味各不相同,酸甜苦辣咸,并没有说哪个一定好,哪个就很差。就好比那个黄金菜,韭黄味淡,番薯口感粗糙,玉米羹未必及得上一般­鸡­汤鲜香,但要说它们好,大厨的手艺在那里,未尝不可。

但是酒便不同,虽然酒的种类也不少,但比起菜式就差得多了,就算是不同的酒,口味、香气、入喉的感觉也有大致的高下之分,不是随便弄个酒,就能糊弄天下酒客,说那是好酒。

李彦没有说话,而是给夏熙和自己倒上一杯酒,端起酒盏放在鼻翼前面闻了闻,然后一饮而尽,咂了咂嘴:“好酒。”

夏熙也端起酒杯向李彦扬了一下,饮尽后放到桌上:“这是大直沽的高粱烧酒,在北方还算有名,天津烧锅一十八家,夏家酒坊的酒在其中可以排到前三。”

李彦前世也很好酒,曾经去天津旅游时,听导游说起过津酒的历史,其中就有直沽烧酒,更加著名的却是在直沽烧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玫瑰露酒和五加皮酒。

直沽烧酒起源于明初,天津的玫瑰露酒和五加皮酒见于记载是清末,至少现在都还没有,但类似这样的酒在南方已经存在,而且历史悠久,可见要实现这样的工艺也不困难。

李彦看着夏熙给自己的杯中斟满了鲜亮的酒液,心想自己发财的机会很多,不能表现得太小气,便端起酒杯敬了敬夏熙:“实不相瞒,李某有几个酿制新酒的想法,但只是方向,具体的配方工艺还需摸索,以夏家酒坊的实力,想来也不是问题。”

“不知道元望兄愿不愿尝试?”李彦微微一笑,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爽快了。

“还请三娃指点,”夏熙放下空杯,竟是起身向李彦作揖行礼:“若能成功,夏某愿与三娃平分所得。”

李彦不由愣了愣,他已经打算不要酿酒的收益,毕竟他只是提出方向,能不能酿出酒,还要看夏家酒坊做得如何,这件事和他根本就没有太多关系。

“元望兄客气了,在下只是说出方向,还不知道能否成功,所谓无功不受禄,平分所得时万万不可!”李彦连忙起身还礼。

夏熙请李彦坐下,又给两人斟满酒,举杯敬道:“世间道路万千,有对有错,有远有近,有直有弯,若能预先知晓那条正确的捷径,其价值何止万千?”

李彦不禁愕然,夏熙这番话闪烁着后现代智慧的光芒,与那个在机器上划了一条线,便要收几十万劳务费的专家何其相似。

这些话同样引起李彦的深思,他从未来穿越到这里,最大的优势便是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也就是那条捷径,只要好好利用,何愁大事不成?何惧那些跳梁小丑?

想到这里,李彦也是举起酒杯,与夏熙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李彦将酿造玫瑰露酒及五加皮酒的思路告诉夏熙,不想夏熙全都知道:“不过,以烧酒为基酒,酿造与果酒、黄酒为基酒不同的玫瑰露酒、五加皮酒,嗯,果然是好办法。”

夏熙似乎对酿酒挺有心得,听了李彦的主意,勾起谈兴,按照他的说法,玫瑰露酒与五加皮酒大概从唐代开始就有了,虽然玫瑰露酒非常少见,差不多已经失传,不过五加皮酒在浙江一带就有,夏家酒坊还收藏着配方,工艺也不复杂。

南方的五加皮酒以黄酒为基酒,北方人并不习惯,如果换成高粱酒的话,应该能酿造出一种新酒。

“天下的酒,无非白酒、黄酒、果酒三种,又以这三种酒为基酒,酿制出各种配置酒,如以白酒为基酒的竹叶青,以黄酒为基酒的五加皮,果酒中的玫瑰露酒,如果能用不同的基酒,所酿制的酒也该不同,之前竟然无人能够想到,还是不能脱出传统的窠臼,”夏熙兴奋地说道。

李彦知道还有一种酒与白酒、黄酒、果酒全然不同,那就是啤酒,当然出于酒文化的不同,这时候推出啤酒,未必有人接受,倒是夏熙提出的配制酒有些意思。

在李彦那个时代,有很多配方独特的酒,有名些的如金波酒、阿胶酒、虎骨酒、灵芝酒、十全大补酒等,若是以此为方向,定然能够酿制出不同的酒。

这些酒在这个时代差不多都有了,不过以少量泡制的药酒为主,只要在酒坊中改良工艺,规模化酿制,再进行适当包装,完全可以发挥出超过黄金菜的影响力。

李彦与夏熙一边饮酒一边谈酒,夏熙对这个时代的酒、酒的制作和酒文化都很了解,而李彦对酒的一些看法也是夏熙闻所未闻,难得夏熙也不保守,两人饮酒畅谈,不觉时间过得飞快。

当然,李彦也不会忘记自己今天进城的目的,趁机向夏熙打听飞贼窃案的进展,夏熙对此颇有些怨气,抱怨锦衣卫胡乱抓人。

李彦听了却有些犹豫,因为据夏熙说,很多冲着悬赏去提供线索的人也给锦衣卫关了起来,看上去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凡是可能与窃案有关的,都要被抓起来。

李彦虽然觉得自己的推理很有可能,但毕竟没有证据,贸然前往检举的话,很可能也被关起来,他可不愿意自讨苦吃。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四十二回 闻香教民

“小弟对这个案子倒有些想法,本想提供给衙门,不料还有这样的麻烦事,”谈了这半日,李彦和夏熙已经称兄道弟,关系变得很是密切。

夏熙笑了笑:“也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找你老师徐大人引荐,便能见到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说不定还能立上大功,可惜愚兄在家中不受人待见,无法帮你了。”

夏熙是庶出,夏家的产业如今由长兄夏睿掌管,他的地位不免有些边缘化,只是掌管着四海居等寥寥几个产业,正因为如此,四海居境况不佳,他才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李彦想了想,这件事恐怕也只有暂时这样了,他可不想被锦衣卫弄进大牢。

眼看将近午后,夏熙早将李彦要的银子准备好,又安排人帮助李彦的两个家丁去买好要买的物品,李彦便打算告辞,回去好早点安排。

至于闻香教的事情,李彦并没有告诉夏熙,他觉得夏熙怎么说也是富贵人家的少爷,未必知道这些下面的事情,说了无益,何况很多事情还处于猜想阶段。

回去却不用走路,夏熙直接安排人用小船运送,因为购置了不少物品,这样确实更加方便,李彦便没有推辞。

出了水门,小船沿卫河向东顺流而下便是小直沽,去到正在建造的田庄非常方便,不一刻功夫,便能看到暮­色­中的工地,似乎有很多人聚集在那里。

李彦顿时觉得有些不妙,连忙让船工加快速度,随着距离的不断靠近,已经能听到岸上乱糟糟的喧哗声。

新建的庄园一面靠着卫河的支流月牙河,另外开着正门的一面对着道路,李彦上岸以后,很快就穿过正在建造的宅院,看到已经砌出轮廓的院墙外面,围了一大群的人,正在纷纷鼓噪。

围在外面的那些人正是被魏大有临时煽动起来的闻香教教民,他们只知道李家霸占了燃灯大佛赐给闻香教的物品,魏传头要带他们将物品拿回去。

教民们大多赤手空拳,也有少数人手上拿着锄头、扁担等农具,因为前一天李彦已经提醒大家注意,在发现成群的教民出现以后,宋大牛马上带着家丁站到最前面,奇Qīsūu.сom书手上拿着包有才下午刚刚弄过来的几根白蜡杆长矛,排成一排。

在郑书的鼓动下,也有几个胆大的长工拿起长矛,与家丁们站在一起,面对汹涌而来的上百教民,他们的双腿都在打颤,看上去随时都可能扔下兵器,转身就跑。

好在教民们多数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看到面前晃动的一排长矛后,都不自觉地停下了步伐,相隔远远地大声喊叫。

“交出番薯!”

“交出燃灯佛祖赐给我们的种子!”

……

看到这么多人围在外面,包有才有些脸­色­发白,倒是石柱子站在宋大牛身边,大声对喧哗的教民们喊道:“你们想­干­什么,还有没有王法,官府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老百姓最怕见官,石柱子的喊话果然有了一些效果,教民们的吵闹声很快低了一点,有人便有些犹豫。

魏大有并没有冲在最前面,而是和周彪留在后面,只有他的几个徒弟混在人群中,领着盲目的教民向前冲。

他们显然都没有想到李家的庄园会有兵器,在看到一排十几根足有丈许长的长矛以后,都有些不知所措,没有第一时间冲上去。

看到教民因为石柱子的话而有些畏缩不前,魏大有不悦地皱了皱眉头,旁边的周彪不满地说道:“啰嗦什么,直接冲过去就行,难道他们真的敢杀人?”

魏大有当然不怕李家的家丁杀人,反正杀的都是那些苦哈哈的教民,少了他们,他还可以劝说更多的人入教,并不影响他得到的香钱。

但是周彪这么说话,魏大有就有些不太高兴:“你懂什么,教民又不是军队,看到长枪当然会害怕。”

周彪知道刚才有些急了,连忙赔笑道:“魏传头,您别生气,要不我带兄弟们到前面去?”

“行,你带几个人冲一冲,那些教民就会跟着冲上去,”魏大有点了点头,又让身边的弟子到人群中鼓动。

MD,就知道躲在后面,周彪在心中恨声骂道,带着重新召集起来的几个喇唬小弟钻进了人群。

周彪也不是愣头青,看到那一排长长的白蜡杆也有些发怵,只是大声吆喝,同时向前缓缓逼近。

在他的带动,以及魏大有安排的人鼓动下,教民们又渐渐变得群情汹涌,跟着周彪与喇唬缓缓向前。

包有才他们也已经看到周彪和那几个走在最前面的喇唬,往日的积威所致,更是有些慌乱。

面对缓缓逼近的人群,手持白蜡杆站在最前排的家丁与长工也都是面­色­发虚,只有宋大牛和几个当日打过王兴的家丁与长工坚定地站着不动。

他们经历过上次的事情,知道这种情况下自己只要顶住了,就一定会得到东家的奖赏,在身份、工钱方面获得提升。

宋大牛举着白蜡杆,似乎没心没肺地大声吼道:“嗨,对面的乡亲小心了,这长矛锋利得很,别碰到了被伤着。”

要是平常,这句话能引人发笑,此时却让家丁与长工们下意识地挺了挺手中的白蜡杆长矛,心中的慌乱也少了一些。

对面躁动的人群顿了顿,不过在传头的鼓动下,很快又鼓噪着踏步上前,看着越来越近的长矛,周彪倒有些被人群簇拥着,退也不能退的感觉。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四十三回 长枪直刺

“宋大牛,你敢伤人,衙门不会放过你的!”周彪挥了挥手上的铁尺,大声吼道,可惜铁尺和白蜡杆相比,实在是太短了。

“燃灯佛祖会保佑我们的!”也有教民大声喊道。

人群越逼越近,除了宋大牛大咧咧的似乎还没有感觉,其他人都已经手心出汗,目光游移,随时都可能崩溃。

夏二狗是当日与石柱子最早冲上去的两个家丁之一,现在已经是家丁小队长,手下有四个人,他知道只要表现好,肯定会有回报。如果这时候手上拿着的是木棍,他会毫不犹豫地抽出去,但是真要他们用锋利的长矛杀人,却是没有丝毫心理准备。

人群越逼越近,沉重的压力让教民在鼓动下渐渐癫狂,不管不顾地向前移动。

李家的长工这边,已经有人将长茅往回收了收,这一收,接下去很可能就是后退,而感觉到他们的软弱,周彪与混在人群中的传头都是­精­神一振,大声呼喊着鼓动人群,又是向前逼了一大步。

“周彪,你不是发誓滚出天津卫了吗?”李彦赶了过来,看到情势危急,冲进人群中,从旁边的长工手中抓过一杆长矛,向前一挺,矛尖直逼上蹿下跳的周彪。

周彪被吓了一跳,看清楚李彦后虽然恼怒异常,但面对眼前的长矛,也不得不退了半步,这半步却让整个教民的人群顿了顿,已经达到临界的紧张气氛竟是缓了一下。

“周彪,你和我只是私仇,难道你要让这么多乡亲为你送死?”李彦不等周彪反诘,举着长矛,用尽全身力气大吼道。

看到周彪,李彦就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没有犹豫就冲了上来。

对于成长在太平年代的李彦来说,陡然面对这么多人,他也非常紧张,但是他更加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退,不然他所做的一切就全毁了。

穿越以后,来到陌生世界的惶恐,李彦也是苦苦挣扎,这使得他的心­性­已经比往日更加坚强,因而在暴躁的教民面前,还能够保持一丝冷静,紧张地思考应对之策。

“魏大有,你不是想要抢我的银子么?怎么躲起来不敢见人,却让这么多乡亲来送死?”

“魏大有,你还不敢出来么?”

“你和周彪这些喇唬勾结,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彦声嘶力竭地大声吼叫,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用。

也该魏大有他们倒霉,也怪周彪在城南、直沽一带太有名,对面的教民果然是将先前最活跃的周彪给认了出来:他不是那个专门诈骗的喇唬么?他又不是信徒,为什么也在这里?

士气可鼓不可泄,李彦一见有门,想要趁热打铁,不想魏大有在人群后面大声喊了起来:“不要相信的他的话。”

“周彪已经不做喇唬,改信燃灯佛祖,现在这个李三娃才是喇唬。”

“是他接手了喇唬团伙,霸占了燃灯佛祖赐下的种子,我们要将佛祖赐给我们的东西抢回来。”

李彦没想到魏大有能做上传头,最擅长鼓动人心,只用了几句话,原本惊疑不定的教民又都抬头看向他,目光渐渐炙热起来。

“抢回属于我们的种子!”

“抢回来!”周彪被李彦激得火起,趁机用铁尺拨开矛尖,向前跨了一步。

整个人群也被带着跨了一步。

李彦这边的气势却弱了一弱,一排矛尖都往后收了收。

绝对不能后退,只要退后半步,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李彦在心中呐喊,不退反进,咬着牙向前踏了半步,却也将长矛往回收了收,他真的不想杀人!

“包有才,泼水!”李彦大吼了一声,向前半步,突在最前面,总算将眼看就要退却的家丁与长工稳住。

但这也是暂时的,只要对方再踏上一步,摆在李彦他们面前的就只有两个选择:留在原地,用长矛刺死向前的教民,或者后退,然后被疯狂的教民冲垮。

杀人?不要说那些长工、家丁没有心理准备,李彦自己也没有想过,他心中十分为难,却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大吼一声:“预备!”

听到这个口令,一直和李彦一起训练的家丁条件反­射­地曲膝挺矛,摆出刺杀的姿势。

李彦死死盯着周彪,手中的白蜡杆也在微微颤抖,不知道对方继续向前的话,是不是要刺出去。

对面的人群被家丁们的动作吓了一跳,稍一停顿,只听人群外面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咦,这里怎么这么多人啊!有才,包有才,你在这里吗?三娃回来没有!”

正感左右为难,不知要不要继续向前的周彪立马兴奋起来:“她是李三娃的姐姐,抓住她,快抓住她!”

去死!李彦只觉一阵热血上涌,大吼一声,用力将手中的白蜡杆向前一挺!

“刺!”

李彦这一嗓子,似乎要将自己穿越后的惶恐、艰辛全都吼出来,质地上佳的白蜡杆长枪向前疾刺,毫无悬念地没入周彪的胸膛。

“噗嗤!”

李彦双目死死瞪着周彪,似乎能听到枪刃没入人体时发出的沉闷声音,直到一股黑红­色­的鲜血飚飞而起,空气中弥漫开淡淡的血腥味。

“杀!”

李彦只觉得脑袋嗡嗡直响,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只是下意识拔出长枪,然后手腕一抖,就像平时训练那样,又刺了出去。

在李彦大声喊出“刺”的同时,宋大牛与几个经过训练的家丁也是条件反­射­一般先后递出长枪。

“嗤!”“嗤!”“嗤!”

连声闷响,被刺中者猝不及防,随即发出杀猪似的惨嚎,人群中顿时惊呼一片。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四十四回 大杀四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