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与春晚电影的导演不用说肯定是陈天柱啦,另外还特意多赶出了一套放映器材,让中央红军带到陕北去,放给陕北军民们看。
陈天柱不光光是导演,也是主要演员,开场第一首歌“祝酒歌”,就是陈天柱独唱。
然后是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独立旅中挑选出来的指战员,那威武的军姿、宏亮的歌声,不仅当场雷倒了观看春晚的红军战士,更是让应邀观看的广元一带的乡坤百姓,耳目为之一震,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个场面啊,更没有见过如此雄壮的军队。
春晚上不仅有独唱、合唱,还有相声、小品、快板书、地方戏剧,更有女红军歌舞、那英姿娑爽、。。。。。
那个音响更是对秦岭基地十余年研发积累的考验,真空放大管忠实地、一丝不差地放出那雄浑宏亮的声音,如此高科技(那个时候),更是令所有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其间。。。。。以至于多年之后,广元一带的乡亲看上了彩色电视时,还念念不忘他们看过的第一个春节晚会。
当晚放映电影,虽然许多人看过真实的现场,可是现在搬上屏幕又具别样风味,更加上拍摄的秦岭山头的外景、滚滚的云海,。。。。。
与后世一样,每次春晚,总有一些歌曲全国流行,春晚上的那些歌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祝酒歌,小白杨,。。。。。,也迅速在红军队伍中传唱,还有杨白劳、黄世仁、喜儿这些子角色也快速地被红军战士们熟知。当然,陈天柱是化了妆的,要不然就凭他那张娃娃脸,十个陈天柱也早被国民党特务认出来了,而且按周恩来副主席早就下达的命令:陈天柱在党内文件的用名,必须用他的字:陈锦山。这也是为了保护他个人及以前与他有来往的那些人,当然,这也是戴笠到现在没有摸清陈天柱在何处的主要原因。
--------------
军政领导们要回自己部队了,中央及中央红军纵队也要随陕北同志去陕北了。
临走前,陈天柱命令打开仓库,先给各个首长的警卫部队配备了部分抗日—1型长短武器,特别是每个首长都配备了6.5mm口径的防“五四式”手枪,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方便各军团练兵。
然后是各军团长以上包括中央高层领导干部们,每人配后世解放军07式皮大衣一件。据说这种皮大衣比德军二战时的皮大衣还要帅上一截呢。
但是刘伯承与邓小平与中央总部部分、以及少共师、军事政工干部,留了下来。他们一是要策划好下一阶段的战事,另外还涉及到培训新型军、政高级人才,另外应陈天柱的要求,留下来的还有陈树湘师。
要分别了,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陈天柱指挥着国防军的战士唱起了“送战友”: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浑厚沧凉的歌声飘荡在秦岭巴山黑水之间。。。。。
--------------
连上两章,两章求收藏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