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似的战车队伍越过了一道道敌军设在公路上的障碍物,绕过了小小榆中县城,来到了和平村外的公路山隘口上停了下来。
原来,坦克团长接到了皋兰山上观察哨发来的敌情通报:一个团的骑兵正与战车队伍迎头而来,要坦克部队严加提防,特别是搭乘的步兵们,绝不可疏忽大意了。
再说这一个团的青马骑兵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在兰州城里的、急得如同热锅蚂蚁的马继援,到现在还没接到重兵器营的消息,再加上猛攻了一夜、损失了六七千人马竟然还没夺取到一寸战壕,越想越不是事儿,怎么办?现在可没到逃跑回家的时候,一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把兰州城拱手交给红军,更不甘心随便就把重兵器营给放弃掉了,不然回去怎么向老父交待?
还别说,人一急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派些兵力出去迎接一下重兵器营。但是在派谁去的问题上,又遇到了争执。谁不知道,这一去究竟是生是死还没有准呢,谁又愿意去冒这个险呢,最后,只好派出100师的一个骑兵团前去。
这下好了,刚出兰州城的骑兵与钢铁纵队正好走了一个“牛顶头”,谁的头更硬些呢?
机械化先锋纵队继续上路后,坦克兵打开了炮塔上的护盖,将坦克上的高射机枪挂好弹链,弹链上隔几个子弹就上一枚曳光弹,还不时隔着挂上燃烧弹,炮膛里也填了炮弹,再次赶路的铁甲又拉开距离,缓慢地向兰州城开去。
夜,将大地染得漆黑。
坦克团长正通过红外夜视仪观察着,“来了,来了,所有车减速,步兵下车。”电台里传来了头车、坦克团长的命令。
1688平行空间,历史上第一次的坦克与骑兵的对悍,马上就要上演了。
近了,近了,透过坦克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下了车的步兵们已经能听到马蹄阵阵踩踏着路面的声音了,千军万马齐奔,。。。。。
“打!全体开火!”坦克团长下达了战斗命令。
坦克和装甲车上的并列机枪、机炮,嘎嘎嘎嘎地发言了。
这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步兵们都有一个授话器的,那就是信息化战士了,现在还没有那么先进呢。因此,步兵们在开火上就要稍稍延迟了那么几秒,几秒后,步兵们手里的冲锋枪,也开始猛烈地扫射。
屠杀,又是一面倒的屠杀。
轰鸣着的坦克猛然打开了车首的高光亮大灯,轰然加速向前冲击起来,不时地扫出一道道雪亮的光柱,邻近的防御阵地上不时升腾起一两枚的照明弹,砰砰的低沉爆裂声中,将整个地狱照亮得分外明亮。
夜色中,枪炮声、马嘶人叫,此起彼伏,一会儿蓝光闪闪,一会儿白色光柱时而划破黑幕、时而刺破苍穹。
萤火虫似的流弹飞来跳去,重机枪发射的曳光弹一长串一长串地接连不断,照明弹则一会儿照得天空如同白昼,一会儿又渐渐消失。
若不是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夜战,还真以为是某个节日的夜间,庆祝礼花燃放呢。
借着照明弹的惨人的白光,一侧高地上的我军战士们,看清楚了山下的战况后,60mm迫击炮弹发出了“啾、啾、啾”裂空声音,砸在了敌骑兵队伍的后部、中部,驱赶着敌骑兵队伍,更快速地撞向“钢铁死神”,。。。。。
历史上第一次的坦克与骑兵的对悍,最后以青马一个团的骑兵的全部覆灭——落幕。
(今天的收藏数又增加了,让我感觉很欣慰,说明还是有不少朋友爱看的,我不知道本书能否vip,因为内容有的地方很敏感,但是我仍然不悔,坚持我的看法,感谢收藏本书的朋友!再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