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在公司公开,但是不再折磨他手下的那些工程师,没有人再无休止的加班,下班的时候,他走的比大家都快,喝酒的时候,他总是缺席。
她越来越爱笑,常常对着手机发呆,嘴里会突然冒出一个韩语单词。
他给她买了一张韩国地图,钉在她的房间,把她的收藏通通封存。她要的那张地图,那个坐标,已经找到了。
她给他的手心写上汉字,分开的时候打上标签,直到再见面。他喜欢她写的“厉俐的”,常常看看。
他发了九十九个“我爱你”,收藏着她回复的“不能不爱”。
就这样吧,相爱的人,像两个傻子,两个病人,两个孩子。
他们无法痊愈,无法康复,无法长大,因为,他们已经满足了。
……
情感,是意识流,融入了生活的每个细节。
他们原来都没有,现在有了,就很知足,很珍惜。
对他们来说,开始的日子很快,后面的日子很长。
未来,可以展望,但是又是未知的,所以他们很认真地把握每一天。
他们并不是完人,他们都有很多缺点。
但是接受一个人,爱上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全部。
他习惯了她的任性,她的脾气。
她接受了他指尖的烟味,唇边的酒香。
他们的感情很理性,知道彼此要什么,应该给什么。
同时也很感性,像每一对恋人一样,总是盲目的失去理智。
时间慢慢流逝,他们希望一起走下去。
爱情,是他们生命里开启的另一扇窗。她把他送的那本书拿给他看,那个老人写下的句子,是岁月积累的智慧。
他们,一起经营他们的感情,一起去累积属于他们的智慧。
……
初冬的一个午后,她带他去了妈妈的灵塔。
他买了十四支百合,放在妈妈的照片前。她合着手掌,默默地祈祷。话说到一半,眼泪溢出了眼眶。她现在很快乐,最想让妈妈知道。
她哭了很久,但是不再寂寞,不再伤感。
她觉得,十四年离开妈妈的漂泊,总算靠岸了。
他一直在身边,任她落泪,给了她一个宽厚的怀抱。
离开时,他们在灵塔旁边,又种下了一棵树苗。他想陪着她,一起守候。
他拉着她的手,走出了墓园,走出了阴霾。
现在,所有人已经知道,他们是幸福的。
……
后记
真实的他们,其实分手了,就在这个夏天,当时我也很难受,所以动笔写这个故事。甚至为此放下了季静和她表哥的故事。
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勇气把脑子里的事情写出来,积存的故事太多了,有的,怕是都要忘了。这次,没想到就完成了。刚刚心里一阵阵发酸,如果现实如同故事一般该多好。
我依然和他们是好朋友,常常去“厉俐”家里,也频繁见到“东奎”,这两个名字,都是信手拿来用的。厉俐,是我写故事那阵一起吃饭的一位旧识,而东奎,只是我无数韩国学生中,最平凡普通的一个,我最先学会用韩语说他的名字,所以就用了,他,其实才十四岁。
真正的“东奎”有些残忍,真实的“厉俐”更加偏执。他们做出了很多伤害对方的事情,最终走不下去。分手的这个夏天,我似乎比他们更惋惜。
他们,也许没有机会了,也许会像两条错交的线,一点点走远。但是,我依然希望,他们能找到各自的归宿。他们,都是好人。
我,是个痴人。我给了故事里的人幸福,谁,又能给我们幸福呢?
不多想了,我太爱伤感,十一,不该悲凉。
衣漓,此时正在山寨里,也许她已经睡了,我想给她打电话,封嫣,应该还在公司加班,她最近很忙,泰山,听说又去遥远的地方攀岩了,而城寺,一定在车里,在公司楼下等她。
故事里的厉俐,应该帮孩子们洗完澡,在卧室里忙碌,给女儿结开小辫子,给大儿子盖好被子,再躺到双胞胎身旁,给他们讲外婆的故事。
孩子们睡了,她也睡着了,东奎忙完工作,走进孩子们的卧室,亲亲熟睡的小脸蛋,抱起他的小月亮,回房了。
像多年前等候晴美那样,走廊的尽头,总留了一盏灯。
深秋了,但是,他们心里是暖的。
……
《不要别的,就要你》(下)
作者:琴瑟琵琶
楔子她的故事
她在仁川机场,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在这个国家,没有人使用这种手机。
她从来不用它打电话,也不联系任何人。她只是每天带着它,坐在这里等待。偶尔打开看看,因为那里面,有一条短信。
读那条短信的时候,她总会流泪,只是有的时候幸福,有的时候伤感。
因为他说“不要别的,就要你”。
最初,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直到她告诉了他。
他们开始的时候,其实没有开始,他们结束的时候,她只留了这条短信。因为她觉得,他们还没有结束。
除了七个汉字,她什么也没留住。但是她紧紧握着那手机,在机场的角落里,等待。
她觉得,他还会回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