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六万贼军已经南下
皇甫嵩立刻猜到贼军这是要胁裹百姓南下汝南,与汝南彭脱汇合
皇甫嵩立刻命令大军南下,一定要截住黄巾军到汝南若让两军汇合,黄巾军实力大增,他虽不怕,但要剿灭恐怕又要废一番手脚了
大军刚行了一会儿,又有探马回报,说贼军兵分两路,一路往南,一路折向西南了
皇甫嵩一听大惊,立时止住大军,将各营统帅又召集了起来
大家一听说贼军分兵,也是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
有冒失的就提出建议,既然贼军分兵,那咱们也分兵,分头截住贼军厮杀
众将一听,顿时乱翻白眼
贼军之所以敢分兵,是因为他们裹挟了大量的父城百姓,其中有一路肯定全是没有任何战力的百姓而另一路则是贼军的全部主力
用官军的一半兵力去堵截贼军的全部主力,就算被你堵住了,到时候谁吃了谁还不一定呢
所以众人完全无视了这个建议
朱骏犹豫道:“探马能看出两路军的区别吗?”
皇甫嵩苦笑摇头道:“不能”
这也没办法,黄巾军本来就是一群头上裹了一条黄色头巾的老百姓
若是拿下这个头巾,他们与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
皇甫嵩又接着道:“现在两路军唯一的区别就是西南这一路大军中有黄巾军帅旗飘扬”
朱骏眼睛一亮,随机又黯淡下来,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皇甫嵩道:“是艾贼军很可能用的是虚实之计,一杆帅旗如果不是打仗的时候,什么 ... [,]
(问题都说明不了”
众人一阵沉默,最后皇甫嵩道:“大军先入父城,过后再做定夺”
时过中午,皇甫嵩派出的两路探马分别来报
两路贼军,西南一路宿营于凤溪坡,南路贼军宿营于蓬山
“这两地离我们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皇甫嵩问向身边的颍川官员
“凤溪坡离父城有40里,蓬山有70里”
“两条路哪一条好走?”皇甫嵩继续道
“都差不多”
皇甫嵩顿时眼前一亮,道:“好,令大军准备,我们向南进发,一定要截住蓬山这一路的贼军”
已经明白过来的将领顿时躬身道:“大人英明”
一些不明白的人开始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怎么就确定蓬山是贼军主力了呢?
这次是皇甫嵩解释道:“贼军什么都可以做假,只有这步程难以做假贼军逃命,必然全速行军百姓的话很难在一上午的时间内走出70里所以我才说南路军才是真正的黄巾贼军”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父城南门10里外的一个山坡上,有个骑士正躺在地上无聊的聊天
他们是许康派来监视官军一举一动的一队斥候
拧满便是这一队的队长
他本是颍川一个乡下人,因为闹黄巾贼,他也稀里糊涂的被黄巾兵抓了壮冬成了一个光荣的造反派
后来由于他看上去伶俐,便被选为斥候,又由于学习优异,被升为小队长
“队长,你说咱们的主力军到底去了那个方向?”一个队员无聊的道
拧满吐出了口中的青草,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我得到的命令就是一旦发现官军的动向,立刻兵分两路,分别向两个大营的统帅报信”
“这许帅也真是的,怎么连咱们自己人都不能说?”那人抱怨道
拧满骂了一句,道:“我说你这么笨是怎么选上斥候的?许帅不肯说还不是怕我们当中有人被俘了,受不了官军的严刑逼供,把真相招了出来,那许帅的一切布置不都白费了”
那人顿时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队长”突然有一骑远远的跑来,翻身下马道:“官军已经南下了,是追着南路军走的”
拧满冷然道:“上马,按原定计划走,一定要赶在官军之前把情报送到”
“那还没回来的几人怎么办?”
“不等了,他们自己会想办法的”
6个骑兵立刻兵分两路,快马加鞭而去
――――――――――――――――
虽然说解释就是掩饰可许康还是要解释一下
昨天24点----今日12点为停电时间
所以许康现在才完成一章
真不是许康偷懒
也不是不守信用
请大家见谅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