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康皱眉沉思,手指不兔击着身前的案几,心中思索着夺下徐州和放弃徐州的利弊得失
王基,许贡等人也纷纷建言献策,消许康能更进一步控制徐州
但许康的困境只有自己明白
青州这几年深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扰,又有袁谭在北面牵制,根本无力南下
江东刚刚平定一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若是与袁术开战,无疑目前的建设将全部停滞
袁术可以不顾淮南百姓的死活,竭泽而渔的为自己的战争提供粮食和兵员,但自己可没有他那么残忍
想到这里,许康一阵苦笑,看来如今只能尊重徐州本来的历史发展轨妓当下对王基道:“徐州的事情我们就不参与争夺了不过我得不到也不能便宜袁术,你此去吊唁,可多与刘备联系,向他示好,并支持他做徐州刺史”
王基惊讶道:“可是徐州广大,就这么放弃岂不是太可惜了”
许康道:“这也是没办法的是,江东太弱,青州太困,辽东太乱,现在还不是我们争霸天下的时机”
王基见许康主意已定,也只好躬身称诺了
王基回到广陵后,备好车马礼品,匆匆赶往徐州城
如今的徐州城虽然表面上平静如昔,但是暗流涌动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徐州刺史的宝座归属
陶谦下葬,满城百姓送行
大家即感恩于陶谦这些年对徐州的建设,又不安于以后徐州的去向,所有人都处于惶恐无措之中,只能凭悼念陶谦来释放胸中的压抑
灵堂内,王基上前行礼,淡淡的微风拂过,虽是春夏交替之季,他的身上还是掠过一丝寒意
孝子答礼,看到陶商陶应两兄弟悲戚而又无助的眼神,王基只能在心中感叹,看来陶家是真的没落了
王基行完礼后,见到陈珪一脸悲容的站在人群中,便走了过去,躬身道:“见过汉瑜兄”
陈珪一愣,看清王基涅后,还 ... [,]
(礼道:“原来是王太守,有礼了”
在王基临行前,许康曾特意吩咐过,此去徐州城除了向刘备示好以外,要着重拉拢陈氏父子和糜家所以他才主动过来打招呼
王基道:“陶刺史不幸身故,徐州势必动荡不安,不知汉瑜兄有何打算?”
陈珪眼珠一转,脸现哀容道:“还能作何打算,老夫已是将死之人,只消身死之时能埋身与故乡,余愿已足”
王基忙道:“在下临行之时,康亭侯曾吩咐久仰贤父子之名,只可惜上次徐州一行匆匆而别,不能多做讨教,实是人生憾事所以消汉瑜兄有空能到江东一行,好让侯爷有机会弥补遗憾”
陈珪心中一动道:“康亭侯过誉了,只不知康亭侯是否有意来徐州,好让在下一进地主之谊”
王基明白他这句话是询问康亭侯是否有意染指徐州,于是道:“江东贫弱,侯爷现在也是四处奔波,恐怕没有时间来徐州了”
陈珪似乎松了一口气道:“康亭侯忧国忧民,实在是江东百姓之福”
二人说话间,正好赶上刘备前来礼拜
正当他要退出时,陶老夫人站了起来,向刘备一礼道:“外子在位之时,曾多次提及欲将刺史之位让给刘大人如今外子不幸离世,徐州之位空悬,百官无措,万姓惶恐特请刘大人能念及徐州百姓的困苦,不辞辛劳,救徐州于水火之中”说完,命人取出刺史大蝇双手捧于刘备面前
刘备惶恐拒绝道:“此事不妥,备何德何能居此高位,还望夫人能另择贤能”
这时,堂中的文官和世家之人一拥而上,将刘备簇拥到刺史之位上,下拜道:“刘大人高义,威名远播,又是汉室宗亲,理当当仁不让”
刘备再三推辞,众人只是不许,非让他坐徐州刺史
最终刘备退让不过,只得“勉为其难”的做了徐州刺史
王基至始至终将这场闹剧收入眼中,看着满场人物的表演,尤其是看到曹豹苍白的脸色后,不禁微微感叹本来以曹豹在徐州军中的地位,是最有资格获得刺史之位的,但奈何刘备更会要买人心,更兼得到了陶老夫人的支持军中将领感念陶谦生时的恩义,自然不会有人在这时反对老夫人的决定,于是曹豹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刺史之位与他擦肩而过了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