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彦却是未曾料到,当其后来寻求仙道而去后,张家这些家仆虽然退出了元皓书院,但不仅没有没落,反而在几十年后出了诸多先天高手,于昊国武林中创下偌大名声,在数百年后成为了一个名望甚高的隐世家族。
当然依卿彦的性子,便是知道了这些武学的价值也不会在意将其教给护卫们,这毕竟是张贺留下来的家仆,对卿彦来说也是亲近之人,能帮到他们卿彦也觉得很开心。
这三年来卿彦花了更多时间在神识上,此时神识已可以轻易离体,极限也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丈左右,其后便再无力可继,这让卿彦十分欣喜。
同时卿彦也发现可以长期将神识放出体外,但只能保持三十丈左右的距离,而这样对神识的消耗几近于无,卿彦也渐渐习惯了这种三十丈内一切尽在感知之中的感觉,方才那小婢送食盒来卿彦之所以知道就是缘此。
而另外御物方面,卿彦却还是只能用神识托起一些稍轻的物品,一斤就是极限,用神识御物极耗神识,卿彦现在用神识托起一本书只能持续半个时辰左右神识之力便会耗光,且要一整天的时间并且充足睡眠才能补回来。
虽然卿彦觉得依然没有找到神识最大的作用,但对其来说,三年的时间能取得如此成就却也是只得骄傲的事了,卿彦并没有将神识之事告诉任何人过,以前却是就连张贺也不知晓,这却是成为了卿彦最大的秘密。
对于卿彦来说,这三年最大的收获应在于琴、箫两道上,卿彦此时在奏琴或鸣箫时皆可以随意将神识融入到琴音或箫声之中,与乐曲更加契合,以此来疏解心意,卿彦在无意中发觉,这样的演奏曲子竟然可以影响听者的情绪,使其情绪渐渐为乐曲所感。
卿彦并非有意如此,却是由于这三年来卿彦故友皆已出仕,无人相伴,心中哀痛只能用琴箫来疏解,故其在奏曲时却是全心意的投入,于不知不觉间神识自然散发出去与天地沟通,与乐曲相合,却是无心之举。
卿彦用过膳后,缓缓在池塘漫步着,望着塘中伴游的锦鲤,心中却是十分思念尚筱雅与石灵儿,虽然昊国画舫并非青楼,有身契之类的东西,但继承画舫之人必须在其上至少驻留五年方能离去,且卿彦丁忧在家,是为守孝,故未相见。
虽秦州离昊都仅六百余里,三人也尝互寄书信,但来去往往却是需三四个月,寥寥几语又怎能倾诉衷肠?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卿彦且歌且行,三年终将是要过去了……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