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得着吗?”唐燕横了他一眼:“快去洗了吃饭……”
还没吃完饭,商蕊就和夏璐一齐来了,看到她们进来,夏国立一把推开了碗一迭声地叫道:“蕊蕊、璐璐,你们总算来了!快!告诉这几个无知者,这幅《兰亭序》是不是真迹?”
眼睛扫了扫唐燕和汉北飞,商蕊笑了:“唐燕、北飞,你俩干脆把家搬过来算了。”唐燕有点羞赫,汉北飞则大大方方地道:“可以呀?就是老二小三住哪?”
“噗嗤”,夏璐忍俊不住:“北飞,你的脸皮跟某人正好是一对呢!”眼睛含笑斜睨着夏国立。
“嘿嘿,”夏国立笑着道:“璐璐,别打岔。蕊蕊,你来说说:这《兰亭序》是不是真迹?”
“当然是真迹!在美国那些专家们不是都验证过吗?”
石破天惊!众人大眼瞪小眼愣了几秒钟,唐燕一把抓住了夏国立的手急急道:“国立,蕊蕊说的都是真的?”夏国立、商蕊、夏璐一齐点头。
李汉雄和赵阳已经扑到了桌子上,两个身子匍匐在《兰亭序》上面,眼睛瞪得像铜铃:“国宝啊!这是真正的国宝啊!”
“喂,你俩离远点!那玩意全世界只此一幅,有个什么损伤你们赔得起么?”唐燕急忙叫道。汉北飞眨巴眨巴眼看着夏国立道:“小弟师傅,这玩意真的是国宝?”夏国立点点头:“你知道《清明上河图》吧?”
汉北飞点点头:“人家知道,那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这件东西与《清明上河图》同一级别!甚至其价值更在《清明上河图》之上!”
“呀!这么厉害?”汉北飞吐了吐舌头:“小弟师傅,这么宝贵的东西你怎么能放在寝室呢?”
夏国立点点头:“这几天忙得忘了。刚刚看了电视新闻,《清明上河图》将会在三月份全国巡展,我想将《兰亭序》捐给国家,让这两件旷世国宝团聚。”
“什么?!”李汉雄和赵阳一起抬起头来,吃惊不已地瞪着夏国立,赵阳迟疑着道:“老大,你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
夏国立洒然一笑:“无价!这是属于全人类的瑰宝,夏国立没有权利将它据为己有。”
“伟大!”
“高尚!”
李汉雄和赵阳一起用崇拜至极的目光紧盯着他,那边唐燕和汉北飞的眼睛里已满是小星星。
二月二十六日晚上,一架专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一行人下了飞机就坐上了一辆大巴车迅速离开。如果有认识的人看到,一定会惊得眼珠子掉满一地:来人包括故宫博物院现任和前任院长、国家文物签订方面的权威专家、华夏书法协会会长和名誉会长、知名书画专家、国内书法界泰斗等人,还有一队精悍的特警战士和一组国安局的特工随行。
二月二十七日上午,一辆黑色的车把夏国立接进了上海国安局大楼,上到五楼,进入一个大厅,只见里面坐了一屋子人,看到他进来,一个气态沉稳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热情地与他握手道:“你好!夏国立同学,我叫闻明学,是本次《兰亭序》真迹鉴定组的领队。来,我给你介绍介绍鉴定组的主要成员。”
“这位是国内书画界的泰斗夏铭老先生。”夏国立定睛看去,那是一个须发皆白的矍铄老人,脸色红润,连忙上前与他握手打招呼。
“这位是著名书法家孙家才先生。”这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男人。
“这位是华夏书法协会名誉会长刘双宝老先生。”刘双宝满头银发,留了一把银色的长髯。
“这位是华夏书法协会会长陈义军先生。”陈义军大约五十多岁,戴了一幅黑框眼镜。
“这两位是国家文物鉴定专家吕华炎、王波先生。”这两人都是五、六十岁左右。
“这位是故宫博物院前院长、著名书法家赵启功先生。”这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
“这位是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张梅生先生。”张梅生四十多岁,眼神锐利。
与众人寒暄已毕,闻明学伸手请夏国立坐下,含笑道:“昨天下午接到上级指示,我们今天上午就成立了专门的鉴定小组立即赶来上海,多的话咱们就不说了,各位专家的眼睛都盯着你手上的小盒子呢,咱们开始吧!”夏国立点点头,把楠木盒放到桌子上,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了一幅微黄的卷轴,诺大的大厅里鸦雀无声,一干专家们紧紧注视着他手上的东西,眼睛里都砰射出灼热无比的目光。夏国立慢慢走到大厅中间一个银色的金属架子旁,把卷轴挂到架子上,随着卷轴的徐徐展开,整个大厅里传出了一片粗重的喘气声,当整幅卷轴完全呈现在众人面前,专家们再也无法保持矜持,呼啦一下子都围了上来。
孙家才眼睛发亮地注视着卷轴开口道:“不错,看神韵相当神似!”
那位夏铭老先生则拿出了一个放大镜,凑到跟前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渐渐地,一丝压抑不住的狂喜从他眼睛里逸出,语音颤抖地道:“是它!是它!哈哈哈!夏某无憾矣!”
张梅生反复端详之后点点头:“真迹!绝对真迹!”陈义军疑惑地问:“张院长何以如此肯定?”张梅生指点着《兰亭序》侃侃而谈:“各位都是书画界的泰山北斗,整幅字的神韵气度我不敢在各位大家面前班门弄斧,我仅仅从文物鉴定方面谈一谈。请看:不同于《清明上河图》,那上面布满了历代收藏家的印章,尤其是几十枚皇帝的玉玺,《兰亭序》上面除了王羲之的右军将军印和他历代子孙的私人印章外,只有唐太宗的‘贞观大治’玉玺和武则天的‘永昌’玉玺,这也是符合史实的:《兰亭序》只在这两位皇帝手上收藏过,自武则天以后这旷代国宝就失传了。”
吕华炎点点头:“据史料记载:《兰亭序》最终是被唐太宗收入了自己的昭陵殉葬,但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出土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的名字,于是民间纷传《兰亭序》最终是被武则天放进了自己的乾陵。”
刘双宝点点头:“现在可以肯定:以上记载都是错的!真迹现在就摆在我们眼前,我想应该是安史之乱时流落到了民间。”
王波注视着夏国立道:“夏同学,有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这幅《兰亭序》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问都问了,还说什么当问不当问?夏国立一笑道:“这个问题小子真的无法回答。《兰亭序》是我曾外公夏文启交到我手上的,他老人家反复嘱咐我捐赠给国家,至于来自何方我跟各位一样,一无所知。”
赵启功啧啧称奇道:“保存得相当完好啊!如果这真是一千六百年前的东西,在收藏界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闻明学开口道:“各位专家已经鉴赏过了,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个表决:认为是真迹的请举手。”
“唰”,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来,“好,接下来我们再进行第二项:用仪器对其年代进行断定。”
半个小时后,闻明学兴致勃勃地拿了一张纸条大声宣布:“断代结果出来了:这是一千六百五十五年至一千六百五十七年间的东西,误差不超过两年!”
“哗!”整个大厅里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待掌声稍停,华夏书法协会名誉会长史双宝一把雪白的长髯颤抖着大声宣布:“我宣布:经过专家们的一致认定、经过最先进仪器的断代分析,这件卷轴确属一代书圣王羲之手书《兰亭集序》真迹!”
中午一点,一辆全封闭的防弹车急速驶出了上海国安局的大门,它的前后左右各有两辆警用摩托车夹道护送,整个车队完全不理一路的红灯、一路风驰电驰来到了虹桥机场,一行神色严肃的人急匆匆登上了停在那里的专机,几分钟之后专机就起飞直接向北边飞去。
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五点,北京长安街上的行人和游客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街上的警察明显比平时多,而且还有一队队的武警分布在宽阔的长安街两侧,诺大的马路上几乎没有车辆行驶,一个老北京喃喃自语:“又是哪个国家的元首访问?”
五点半,一辆白色全封闭的防弹车呼啸着向天安门驶来,它的前后左右各有两辆警用摩托车夹道护送,车队驶过处,所有武警都向车子举手行礼。车队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开上了金水桥,最终驶进了故宫里面。
二月二十七日的晚间新闻联播,一改往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传统模式:前十分钟,领导们都很忙;中间十分钟,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很动荡。两位播音员都穿上了一身大红的唐装,第一条新闻就让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屏住了呼吸:“各位观众,大家好!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一代书圣王羲之亲手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面世了!今天一位海外华侨向国家捐献了这一旷世国宝,经过国内书画界权威人士和文物鉴定专家的详细鉴定,认为它确属真迹无疑!”画面一转,屏幕上出现了《兰亭序》整张画面,“另据消息:《兰亭序》今天下午经严密的护送已经安全返回了北京,现在和另一件国宝《清明上河图》放在一起,据故宫博物院透露:三月六日开始的故宫院藏文物全国巡展中,《兰亭集序》和《清明上河图》这两件国宝将联袂出展,全国人民都可以一睹旷世国宝的真面目!”
日本东京,富士山脚,一套日本传统木制别墅,一间房子里,一个身穿和服的中年男人长跪于地:“祖父,《兰亭集序》真迹终于面世了!您在天之灵好好看着:孙儿一定要把它供奉在您的灵位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