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贤三人正沿途欣赏武当山美景之时,吴管家抬头朝上方望去,似乎发现了什么,随后李建也朝上望去。
山上突然传来一声道喝:“众位小道有礼了!”
稚嫩的声音生生作响,方贤抬头望去。
只见一道身影从远处急速而来,刚一入眼之时不过拳头般大小,可是一眨眼此人就出现在了眼前。
方贤望去,眼前一不过七八岁的童子身穿道袍站在眼前。
朱唇玉面,头上一木簪挽一个道稽,身上青色道袍虽然老旧但却干净。
“小道长,方贤有礼了。”
方贤急忙还了一礼,从这童子下山的脚步看来,武学修为远远在自己之上,这武当山果然卧虎藏龙,一个小小的童子居然都有如此修为。
“不敢不敢。”小道士显得无比的成熟老道,“宪仁受师父之命前来迎接三位上山。”
宪仁?
方贤突然心中一动,难道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王宪仁?
“你说你叫宪仁,难不成你是王宪仁,你父亲是王阳明?”方贤试探着问道。
一旁的吴管家也露出了诧异的目光,王阳明的威名他也曾听闻过,难道眼前这个童子就是王阳明的儿子?
李建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看来王阳明确实有不错的威名。
“咦,你认识我父亲?”王宪仁微微惊讶,“家父正是王阳明。”
方贤微微有些激动,王阳明和自己的父亲方孝孺俱是当世大儒,一身才学博古通今,乃是非常人也。
“你父亲也在山上?”
能够见到王阳明的话,方贤心中自然激动。
“不在。”王宪仁小脸蛋突然神色黯淡了下去,“家父在三年前就已经身故。”
听到这个回答方贤等人俱是沉默了下去,过了良久,“小兄弟,对不住,勾起你伤心的回忆了!”
方贤的道歉却让王宪仁微微一笑,“无事,等我学好了本事,自当为我父亲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历史上记载王阳明于嘉靖六年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
若是先前听闻王宪仁乃是重名的话,那这王阳明不可能了吧!
王守仁享年五十八岁,汉族人。生于浙江余姚。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
“你父亲不是病逝于江西南安吗?难道他并非病故,而是被人害死?”方贤皱着眉头问道,天下何人竟然能对如此大儒下如此毒手?
吴管家轻轻的咳嗽了两声,“此事老奴却是略知一二,不若由老奴来说如何?”
方贤这才注意到王宪仁面路悲痛神色,不由心中暗暗抱歉。
“好,我等一边走一边说吧!”
四人一边说一边朝着山上走去。
“王阳明出生前夕,其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而来,梦醒之时恰巧王阳明出生,其祖父便为他取名为王云。”
吴管家缓缓说道,众人顿时露出惊异的神色,要知在神话传说之中托梦送子,都是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