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方贤待在武当派藏经阁深处,废寝忘食的研读无数册经卷,又或是煎药打煞肉身,又或是神魂出壳悟道机。
武当派的藏经阁之中的经卷简直就是人间第一,方贤虽不知其他名门大派是否也有如此之多的经卷,但是至少方贤长这么大还未曾见过这么多的经卷,不由大有忘却人间几何劳心事的感觉。
“岱岩兄,你武当如此之多的经卷,俱是你们祖师爷在祸乱之时搬回来的?”
七八天过去,方贤已经将《玄都宝藏》研读了大半,趁着徐岱岩送檀香和药材的时候,便询问前来的徐岱岩。
徐岱岩、李天目和方贤俱是年轻人,自然聊的来,方贤也由原来的徐兄,改口为现在的岱岩兄。徐岱岩和李天目两人则是尊敬方贤博才多学,而方贤也佩服两人武学之途的丰富见解。
“嗯,不错!”徐岱岩将手中的药材放下,坐在火炉旁边,一边帮方贤熬药,一边说道:“祖师爷神通广大,成千上万册的经卷挥手间就能带回,何时我也能有祖师爷那般修为就好了。”
徐岱岩提起自己的祖师爷张三丰,露出了崇敬的神色。
“张三丰乃是大明活神仙,一身修为深不可测不去说,单说在世间的威望,怕是就无人能够相比。尤其武当一派,每名弟子游历江湖之时俱要行善积德,这功德部分要算在张三丰身上,怕是用无边功德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吧!”
方贤心中自然清楚。
张三丰的声望,在大明绝对是无人能比的。
“若是张三丰并无这般神通,哪怕做再多的善事,怕是也不会有今时今日的声望,可惜我,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与之张三丰之流,不,松溪道长之流,就相差甚远了。我现在武学修为不过武生阶段,神魂不过出壳地步,想要拥有天大神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看了如此之多的经卷,我也深知,若是没有高深的修炼法门,休想将武学或者神魂修炼到高层次。”
这七八天来,方贤熟读经卷,倒也明白了即便是行善积德,也需靠自身实力。
此时他已经能定神,出壳,不过这些都是基础的功夫,甚至连小有成就也算不上。
修炼神魂分为十个层次,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这方贤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神魂出壳之后,下一步就是能够在夜间远离身体出去游荡。
世间是一片大苦海,神魂出壳,以檀香护魂,就好比不通水性之人用救生圈在水中熟悉水性。
等到借助外物熟悉了水性之后,这才能凭自身之力前去熟悉。
夜游就宛如去掉了救生圈,趁着浪潮平稳之时,离开身体一定距离,进一步的熟悉水性。
夜游有诸多的限制,开始之时只能在漆黑无风的夜里,等到神魂一步步壮大之后,这才能逐渐在月光、夜风之中游荡。
等到神魂壮大到一定地步,任凭夜间风吹雨打,月光、星光明媚,都无所畏惧之后,便可以进行日游了。
日游就宛如在有风浪的大海之中练习水性,一个不好,就可能卷入无底深渊,再难爬起。
白日里游荡比之夜游危险了何止一星半点?
神魂是非常脆弱的,若是直接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则可能神魂灰飞湮灭!
白天出壳游荡,神魂若是不够坚固,轻则可能损伤,需长时间恢复,重则可能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朗朗乾坤,妖邪鬼魅稀少的原因。
当神魂强大到白日里都随心所欲的游荡之后,神魂再进一步壮大,那时就能驱动物体,等到那时,才算有了真正自保的能力。
故,在此之前,方贤决定还是修炼肉身,练好拳脚。
神魂出壳时间长久,身体会随之变弱,若无经常锻炼,最后身体肯定会虚弱而毁。就好比一个寻常人,掌握了神魂出窍之法,但是身体依旧和普通人一样,他神魂出壳一天两天,那时身体就会脱水或者饥饿而死。
方贤研读了七八天的经卷,对修仙之术已经有了懵懂的了解,这也让他在日 碎甲狂潮燃文后修炼的路上少走了许多的弯路,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修炼武功的重要。
修炼神魂并非容易之事,许许多多的终其一生都未能突破到驱物的境界。
“好在我已经修炼了般若龙象功,筋肉也结实稳扎了许多,否则象我这几日如此频繁长时间的出壳,怕是至少要大病一场吧!”
、方贤不由暗暗庆幸,先前他修炼武功不过是为了能够在乱世有一定的自保,但是未想到,却成了神魂修炼路上的一大助力。
况且,任何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英雄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方贤也不能例外,前世电视看得多了,来到明朝之后,能够学习到武功,自然欢喜的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