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灵宝天尊,这在传闻之中,乃是道教最高神‘三清’第二位?又有封神传说,里面上清灵宝天尊位列第二,究竟那个传说是真的我也不尽知晓,但是我知道,不论那个传说,上清灵宝天尊皆是拥有无上神通的道教圣人。”
方贤突破到了夜游的境界之后,拿起《通天经》看了起来,背面的那尊神像,不正是道教大殿之内供奉的三清祖师之一的上清灵宝天尊吗?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
“我记得《道教义枢》之中如此之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这三气说的不正是三清吗?”
方贤仔细盯着画像之中的上清灵宝天尊的神像观看,始终不能理解,为何观想这一尊法相,竟能有如此威力。
群邪俱是化作灰飞湮灭,恐怖的力量,极端的杀戮,只是观想上清灵宝天尊法相就能如此,若是真正的上清灵宝天尊又该厉害到什么地步?
翻着藏经阁之内各种经卷,突然一篇名为《洞玄本行经》吸引了方贤的目光。
“这上面如此说上清灵宝天尊?”
方贤细细的读了出来:“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於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这篇文章蓦然让方贤想到了上清灵宝天尊的来历!
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手捧玉如意。
由太元圣母体内降生以后,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
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集气,幻化成型,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的**。
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
到年长之后,开始参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宝笃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
“若是从这些文献之中记载看来,灵宝天尊乃是大慈悲之神,专门渡人超脱彼岸,但是为何我在观想灵宝天尊法相之时,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一股庞大宏远,浩大无比的杀戮之气呢?”
“咦,这里居然有本《封神论》?”
方贤突然发现在《洞玄本行经》旁边有一本书,上面赫然写着《封神论》三个大字。
“封神论?这其中难道讲的就是当年封神战役的事情吗?”
翻开《封神论》,引言是如此写的:天浑地沌生盘古,开天辟地化三清。
“这本应该是杂论吧,若是道教正记的话定不会如此之说, 海妖分身帖吧不过想想也对,在道教记载之中,上清灵宝天尊虽名字众多,但却无通天教主这个名号。”
方贤微微点头,继续看下去。
话说盘古大帝开天死后,元神一分为三,后被鸿钧道人发现并点化收为弟子,大师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二师兄玉清原始天尊;三师弟上清灵宝天尊,即通天教主。三清各执掌人、阐、截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