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了,你等会看到了就知道陛下长的是不是有当皇帝的模样。”刚才说话的人说道。仿佛李无庸能有今天都是上天注定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努力一样。
“看看,施琅大将军来了,听说过吗?当年陛下还是福建总兵的时候,施琅大将军就跟在后面,如今也成了国公了,在我朝大将中,有不少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听说他的夫人就是台湾最富有的家族的女儿,没想到当年挖盐的人也能当大将军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显然是士子模样的人说道:“陛下从不以门第高低来决定你官位的大小,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听说过我朝第一状元郎吗?陛下亲自下的圣旨让他骑驴上殿。”
“别说了。看近卫军来了。”一个人在旁边催促道:“陛下身边的近卫军来了,赶快跪下,陛下驾到了。”
那士子盯着缓缓行来的近卫军,吓的吃了一惊,闻言赶忙跪了下来,对身边的人说道:“陛下的身边的近卫军怎么那么恐怖!连我看了都吓的一身的冷汗。”说归说,却没有哪个胆子大的想抬起头来看看李无庸长的象什么样子。毕竟象这个社会,皇帝的相貌却不是普通人可以随便就能见的着的,皇帝没有喊你平身,你见了就是死罪。
坐在銮驾内,李无庸听着外面的山呼声,心里的担心更是重了,未来的华夏要走向何方呢?皇权的至高无上是那样的诱人,当年康熙皇帝是何等的英雄,但是到了老的时候,还是发生了诸子夺嫡的情况。没有东西限制的皇权是不利于华夏的前进的。銮驾内的李无庸想的更多了
龙生九子 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儿的第一次说话
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儿的第一次说话
各位兄弟,小弟新书《玄门天道》已经上传,这是小弟的第三本小说了,已经和起点签约了,还请诸位多多支持。
-------------------------------------------------------
“你就是大玉儿?”李无庸望着眼前这个端庄而秀丽的**问道。大玉儿本名叫做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历史上的孝庄皇后 她的功绩可以是 历代任何一位皇后所不能及的她的,虽然她有能力作为中国第二个武则天,然而她没有,却是为了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活,这是最让人敬佩的.这就是她的境界,她是不想被后人指责,不想乱了朝政,她一生的心头愿望就是为了大清朝,只要大清兴盛她什么都可以牺牲!如果爱情在她心中是第一位的话那么也许多尔衮早就能当皇上了,但孝庄皇后心中第一的是大清基业,她没有把爱情混为一谈!她一生辛劳的辅佐一代又一代皇帝,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且不说她地委屈有多少承受了多少常人没承受过的苦与累,她日积月累的辛劳就证明了她的伟大,一个女人这样是多么不容易,自古女人想撑起一切是谈何容易的啊,无数的阻力与背后的唾骂,她没有把功名看重只想做个无名功臣兴旺大清!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地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康熙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对于这样地一个伟大的女子。李无庸对其景仰有加,不过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能碰的到。眼前的这个女人却并没有象历史上说的那样刚强与无畏,或者是因为儿子的死亡,让其脸上有种悲凉与绝望的气息。
“你在怪朕杀了你儿子?”李无庸淡淡地说道。“你也是个聪明之人,听说你熟读我华夏儒家典籍,更是精通我大汉历史,你也应该知道在我华夏历代王朝中。每个朝代的灭亡,很少有皇家子弟能够逃脱杀身之祸,你的儿子虽然并没有掌握大清朝政,但是你也知道朕不能允许一个炸弹留在自己的身边。”李无庸当然不会告诉你儿子会生出一个怪胎来,而这个怪胎居然真的成就了千古一帝,天知道这个人出来后,自己的统治也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自己的儿子呢!自己的孙子呢?天知道能不能对付这个怪胎。
“你不也是留下了崇祯地儿子吗?”大玉儿盯着李无庸的眼睛说道。
“他是汉人。而且他们是我岳父的儿子。我不能不留下他们。”李无庸想了想说道。
“更重要的是你还要靠他们来收取江南士子之心,我儿子却不同,他留在世上不但不能为你收取天下士子之心,更会让我关外的满人心存幻想,关外不稳,你也就没有能力去征讨四川的张献忠;其二。我大清入关后,关内百姓与天下士子都对我大清恨之入骨,你杀了我福临,这些人不对你俯首称臣都难啊!”旁边地大玉儿忽然冷笑道。
李无庸神色一变,忽然哈哈大笑道:“人称关外有一女诸葛,今日朕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难怪福临以以幼稚之龄,在群豪窥视之下,居然能登上太和殿的那张龙椅。也难怪多尔衮如此英雄人物也甘心对福临三跪九叩。太后果然不愧是天下奇女子啊!朕十分佩服。”李无庸并没有在意大玉儿说出了自己杀福临而不杀崇祯数子的原因。自己的这些措施也许对别人可以瞒上一些,但是同样是统治者上层人物。对于这种屠龙之道在大玉儿这些人眼里根本就是小道。
“陛下不愧是人中之龙。”大玉儿点了点头,天下人能有这种胸襟的人也是天下少有的。也难怪他能够击败天下精锐的满州铁骑,拥有如此如画江山。“那陛下准备处置小女子啊?”
李无庸闻言脸色忽然一正,叹息了半响,忽然叹了口气道:“天下人都知道我手下的部将把你献给了朕,而且都知道朕的后宫也不过九个人了,在他们眼里面,你已经被朕纳入了后宫,不管怎样,朕是不能放你出宫了,这样朕日后在众大臣面前也说不过去。你还是留在宫里吧!就呆在淑芳斋吧!那里面有无数的华夏典籍,朕听说你喜欢汉文化,在那里可以好好地看看书,一切地照料,朕都可以按照皇后的规矩给你照办,平日里,朕在空闲地时候也可以找你说说话,你看如何?”
“亡国之人能有如此待遇也是很不错了。”大玉儿苦笑道。她当然知道李无庸一见到她,没有撕烂她的衣服,直接把她推倒在床上已经很不错的了。尽管同样是软禁,但是却是同皇后的规矩,在大唐帝国,皇帝李无庸再往上并没有什么上辈,唯一的上辈的就是国丈刘谦了,只可惜他是个男人,不能呆在后宫里,后宫里也只有一个刘玲儿做主了。
“既然如此,你就住在这里吧!也可以借此修身养性。”李无庸微笑道:“你倒是有如此心境啊!只可惜的是朕是不可能有如此舒适的生活了。天下尚未平定,朕每日殚心竭虑,夜不能寐啊!”
“要成就千古帝业,你是没的选择了。”大玉儿仿佛是听到心里面去了。“别说是如今天下尚未平定,就算是平定了,你也安静不了,天下大乱,刚刚平定还要稳定经济,安抚民生,巴蜀还没有平定,你想过我这样的日子都难啊!”
“是啊!”李无庸淡笑道:“你也曾经是和朕一样的人,当你我大战的时候,你的心情也和我一样的吧!”
“这就是上位者的难处了,有的人都想坐上那把椅子,却不知道其中的难处啊!”
“在富贵的背后,却是以自己的自由来换来的。”李无庸望着大玉儿说道:“朕不是怕四川的情况,也不怕日后的天下太平,朕怕的是大草原上的那群狼啊!大草原上的人,一直以来都是我中原的大敌,听说科尔沁部落也在整顿兵马,西蒙古又在不安分啊!”
“你知道的还真多,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些。”大玉儿一听,脸上露出的是一丝惊色。
“那是因为满族入主中原,要想坐稳江山,就需要你们这些少数民族相互团结,他们知道你们不会将他们怎么样的,可是朕得了天下就不同,自从唐以后,中原与大草原就是生死仇敌,他们害怕朕会对他们进行报复,所以才会联合,再加上有心人的挑唆下,恐怕要不了几年,就要与朕在沙场上对阵了。”李无庸分析道:“统一天下的日子任重道远啊!”
“不管怎样,倒霉的还是那些百姓。”大玉儿忽然叹息道。
“没想到你居然也有这种心思。”李无庸奇怪的说道。
龙生九子 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
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
“陛下,皇后娘娘已经到了朝阳门码头了。”秦九轻轻的走进南书房,对李无庸说道。由于李无庸已经收复了北京,加上南京的明皇宫又小又破,根本不能在那里办公,而相比较而言,北京的皇宫经过明朝廷两百多年的经营,已经日趋完善了,所以唐帝国的都城也随之迁到了北京。
占时间之便,李无庸很早的就进了紫禁城,而刘玲儿则跟随南京的三省九部官员随运河北上京师。前后总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李无庸看来,前明在南京与北京同时设置两个京师,就是一个错误,不但给自己的财政增加了无数的负担,更是造成了国家内部的权利分散,南京与北京同样有六部,闲余的官员众多,整天人浮于事,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帝国只允许一个声音,只允许一个中心。北京才是皇帝驻跸所在。所以李无庸才花费大量的金钱让南京的三省九部都搬到北京来,也幸亏李无庸的大唐帝国建立未久,各部的档案等东西不多,否则别说一个月,就是给个半年也搬不了那么多。
“军师和侍中他们都来了吗?”李无庸一边批阅奏章,头也不抬的问道。当皇帝,李无庸并没有那个觉悟,更和而况李无庸不是秦始皇,自己的精力充沛,每天批阅的奏章都要用车来搬运,自从京师安定后,而南京的中枢未到,天下的奏章也从南京转到了北京。无数地奏章,有军情的,有请拨粮草的等等事务都压到了李无庸身上。弄的李无庸每日都谁不好觉。如今三省九部都即将来到,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
“陛下,宋大人、刘大人、顾大人他们都到了。”秦九跟在李无庸身边也有不少日子了,当然知道三位重臣在李无庸心中的地位了,更是不敢怠慢。
“走。去接他们。”李无庸大喜,连忙丢下手中的朱笔。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对了,秦九,你知道在京城地官员有哪些人去了吗?”
“皇后与国丈来了,那些官员不都去才怪呢!不过奴才以为有个人肯定不会去的。”秦九跟在后面说道。
“谁啊?”
“英国公。”秦九十分地肯定的说道:“奴才听说安南公主三天前就到了京师了,不是与几位娘娘一起的,带着几个家人就赶到北京灵境胡同里了。”
“恩。”李无庸想了想忽然说道:“去告诉英国公,让他也去朝阳门吧!”
秦九顿了一下。还是小跑了出去传旨。
而这个时候的朝阳门码头,各种绿尼大轿挤满了整个码头,身着各种官袍的官员站在一旁,有的是明朝官袍,有的是唐帝国地官袍,不过都是没有品级的那种,对于前明已经满清留下来的官员,李无庸也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形势。毕竟里面的这些官员中还是有几个是有点才能的,新王朝刚刚建立,官员缺乏,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点作用的,量才施用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些都是吏部地事情。李无庸不可能干这些小事情,可是偏偏唐帝国的根本还是在南方,吏部的官员都在南京,要等他们搬到北京来了,才能开始诠选,如今吏部的老大来了,这些生死掌控在他人手中的官吏想不来迎接都难。当然这里面少不了的是一起跟随李无庸北伐地官员,都是一些武将,这个时候也换上一身的虎豹补子前来迎接自己的相识。
排在前面的是唐帝国军方的两大巨头,施琅与刘启。两人正在开心的交谈着什么。在他身后的是李岩、曹百原与罗振川等将。李过、刘体纯、陈大戈三兄弟、赵镜波等人还排在最后。众人把眼睛不时的朝远方望着什么。
“诶,你说英国公怎么没来啊?”刘体纯碰了碰旁边的高一功道:“皇后娘娘銮驾都要过来了。他不过是个臣子,怎么敢不出来迎接啊!架子还真大。”
“刘兄,你就不知道了吧!”高一功忽然神秘的说道:“这几日我在京师地那些官员中打听地很是清楚,那谷振东虽然是当朝一品,却是个没人缘的家伙,每次上朝地时候,在他旁边一尺范围都没人敢站,杀气啊!别人怕。更何况他在朝堂上也不喜欢说话,整日的摆着一冷脸,好象谁欠他几千两银子一样。你说这种人会来这种地方吗?也难怪当年群臣发难的时候,也只有陛下才救他。…”高一功刚准备说下去的时候,猛的感觉背后一冷,心中吃了一惊,连忙回头一望,顿时吓了一大跳,刚刚提到的谷振东居然就站不远的地方,冰冷的眼神扫了高一功一眼,但很快的又转了回去。不过就这么一眼,把高一功吓的面如土色,胆战心惊。连一旁的刘体纯也不敢多说话,只能用愧疚与担心的眼神望着高一功。要不是自己扯到这个话题,也不会惹上这个杀神。
“诸位娘娘,听说百官都在码头上迎接娘娘等人呢!”尽管他是国丈,尽管他是刘玲儿的父亲,但是仍然是臣子,在外头他仍要称一声“娘娘”。连李无庸的其他的九个女人一样。
“这合适吗?”刘玲儿抱着已经六岁的贤郡王李定疆,皱着眉头问道。
“娘娘多虑了,这些官员中有少数人是臣等旧识,都是跟随陛下北伐的功臣,这些人来迎接陛下是不会说话的,而其他的人,臣以为都是那些希望在臣身上得到什么的。不过呆会情势恐怕由不得他们了。”刘谦望着正在吃点心的李定疆苦笑道。
“父亲,如今大局以定,您年纪也大了,能少操心的就少操心。”刘玲儿迟疑了半响方说道:“你如今贵为国丈,凌烟阁上也只是排在荣国公之后,但是你又身为门下侍中,又掌吏部,陛下虽不是刘邦,但是毕竟是皇帝啊!”
刘谦闻言眼中闪过莫名的光芒,好半响才笑道:“女儿说的话,爹爹会考虑的,只是如今大局以定,但是东宫欠缺,陛下数子也日渐长成,贤郡王地位尴尬啊!”刘玲儿当然知道刘谦话里的含义,但是东宫是谁,并不是自己所定的,当下叹息道:“陛下乾坤在握,父亲还是少担心的好。有些事情恐怕不是臣子所担心的事情。倒是父亲,就我一个女儿,刘家的香火倒是要一个人传下去的好,否则父亲的这个莱国公不到三代就被陛下给斩了。”
刘谦当然知道刘玲儿言语之间的意思,当下笑道:“你大伯家的那个叫刘安世的,还有你母亲舅的家那个王必显的,父亲已经传书让他们进京了,回头我在看看,选一个续我的香火,就成了。”
刘玲儿还准备说什么,就听外面的宦官说道:“娘娘,已经到码头了。”
龙生九子 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
第一百九十九回家宴
乾清宫仍然是以前的乾清宫,李无庸并没有因为这里曾是多尔衮的命名而改变,再把上面的满文删掉后,仍然挂在上面。
如今的乾清宫也与往常一样做了李无庸的寝宫,一般的处理朝政大事,皇帝举行家宴也是在这里举行,当然自从李无庸入主紫禁城后,自己倒是在这里睡了几个晚上,但是要是举行什么宴会倒是头一次,如今皇后以及后宫诸人都已经进宫,偌大的紫禁城也渐渐有了些生气,而李无庸与诸女分离日久,也趁机在这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家宴。
李无庸一身月白长衫,倒是没有什么皇家威仪,其他的几个女人也都是平常服饰,拉着几个儿子、女儿的跟了上来,按照规矩坐了下来。
“今日也只只是一个家宴而已,也就不要讲什么俗理了,都坐下来吧!”李无庸欣慰的看着众人,虽然如今快要大定,李无庸这个开国皇帝也是板上丁钉的事情了,这些女人也搏得了一生的富贵,但是毕竟都是跟随李无庸的人,对于李无庸的一些习惯当然是知道的,穿平常服,用平常心来对待一切。
“谢夫君。”望着桌上的十几个小菜都是诸女喜欢的菜肴,诸女暗自高兴,大殿上顿时有了几分温馨。
“父皇,父皇,儿臣有话说。”次子贤郡王李定疆望着桌子上十几个小菜忽然叫嚷了起来。
“定疆,你说。”望着才六岁的儿子。李无庸心中一喜,连续几年来,自己为了江山根本没有照顾好自己地家庭,与他们的母亲,自己倒是生分了不少。
“父皇,您每餐都吃的这么少吗?”李定疆望着桌子上十几个小菜好奇的问道。
“怎么,你认为这些菜少了吗?”李无庸奇怪的望了自己儿子一眼。一餐饭能吃上十几道上好的小菜,再配上进贡的御酒。对于李无庸这个前世只是一个穷书生来说,已经是很不错地享受了,这些年来,李无庸的每餐也是与现在差不多。
“儿臣前些日子到了刘墉家去地时候,在他家吃的可比这个多多了,有几十道菜,把整个大桌子都放满了。里面还有熊掌呢!”李定疆提到的刘墉的人,就是当年跟随李无庸在南京城中开了“闻香斋”的家伙,他是刘谦的家奴,李定疆可以说是刘谦家的小少爷,请他过去吃餐饭也是很正常地。
李无庸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的又恢复过来,指着桌上的菜微笑道:“如今国家初立。以后要花的钱还有很多,更何况你父皇每年也不过十万两银子,要不是还有个闻香斋,我们这一家人的日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
“父皇,您是天子,母妃曾告诉儿臣。父皇是天下最大的一个人,拥有天下的一切,为什么只有十万两银子呢?”长子李定朔奇怪的问道。
“父皇是天下最大地人,但是却也是天下最没有自由的人,也同样是天下最穷的人。”李无庸苦笑道:“你现在年纪还小,等你们长大后自然会明白皇家的苦衷,只要到时候,你们莫要怪罪你们的父皇就行了。”
旁边的柳如是见气氛有些沉闷,当下娇笑道:“还是夫君好,知道我们想吃什么菜。”
“怎么。在南京地时候。小妹烧的姐姐不喜欢吃?”坐在一旁的董小婉摸了摸李定朔小脑袋笑说道。
“妹妹,你当时也不是没有见到某人当初的样子。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了下去。”刘玲儿用锈帕掩着樱桃小口,娇笑道。
“姐姐,就知道帮助小宛妹妹,香坠儿,你说是不是啊!”柳如是望着对面正在看众人笑话的李香君道。
“这个小妹就不知道了。小妹只知道每次董姐姐亲自下厨的时候,柳姐姐吃的最多。”李香君仍然象当年一样娇小可爱,虽然论年龄,九公主排在了最后,但是由于其性格个体形相貌的原因,仿佛是李香君最小一样。
“相公,你看他们都欺负我。”柳如是见情况不大对头,连忙向李无庸来求救。
到了李无庸这个位置,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无非是天下太平,家庭合美。如今天下即将大定,剩下的当然是家庭合美了,看着眼前这一副,李无庸也算是心里大慰了,自古后宫众人互相倾轧地事情屡见不鲜,能做到如今这种形势已经是相当地不错了。
“哈哈,说到了吃,朕前几日看了清朝福临每日吃的东西,心里非常吃惊,他上地菜是讲究‘吃一,看二,眼观三’,有吃的菜,有看的菜,有观的菜‘看’和‘观’是不一样的,看的菜,就是端上来看一眼就撤下去了;观的菜,就是要摆那不动。皇帝如果请大臣吃饭那么大臣就是受罪了不能坐着,要站着吃,否则就是和皇上平起平坐,要杀头。其次的是礼节繁琐,要行三遍六肃礼,就是‘请一个安,作俩揖,磕仨头’来三遍,这个就是常说的三拜九叩以上礼节行完了,只能吃一种菜或一种食物,想吃下一种还要再行三遍六肃礼,每次夹菜,只能夹少量,不能夹的量大。他们上菜头一道是看菜,是用江米面做的一个山,上面用鸡蛋黄摊四个字‘万里江山’。皇帝要用筷子把这四个字摸掉,叫“万里江山一扫平”,然后菜撤掉。第二道是观菜。不摆在正桌,摆在旁边的条案上。一排十三个,双耳的海碗,碗里盛各种菜,每一个碗上都坠一个银牌,牌上写着各省的名字。十三个全上齐了,表示四海安宁。如果有战乱,丢掉哪个省就不上哪个省的碗,等征讨回来再摆上。然后是吃的菜,一共三百六十样,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天。所有菜全上齐了,才能开始吃。先要有一个太监,叫尝膳太监,每个菜都吃一口,为的是确保菜里没毒,他吃完了,皇帝才开始吃。桌子是会转的,好象就是眼前的这个桌子,皇帝想吃哪个菜,等到转过来就可以吃。转的速度不能快,不能慢。不能让菜甩出来也不能让皇帝好常时间吃不到对面的菜。皇帝吃饭的时候是用描金漆盒,里面有个碗,但是皇帝只能吃一碗,如果还添饭。太监会端上一个空碗,口说‘万岁,龙体要紧’,如果皇帝还是要添饭,太监还会端上一个空碗,口说‘万岁,龙体要紧’如果皇帝还是要添饭,太监会端上一个只有一个米粒的碗。如果皇帝没吃饭或第一碗饭剩下了太监会立即宣太医“万岁中交堵,食欲不振”。要让太医开方抓药。”李无庸指着桌子上的菜笑道:“一个人居然能吃那么多的菜,不是浪费是什么?就是一头猪也吃不了那么多的东西,更何况吃的多不自在啊!一个好好的宴会给整的象是坐牢一样。”
“陛下说的极是。”九公主在一旁吐了口气说道。几年前自己离开了这个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如今自己又回来了,只可惜的是这里已经物是人非了,再也没有当初疼爱自己的父皇和母后了。自己花了一天的时间,把以前自己走过的地方又重新走了一遍,虽然大玉儿入关后把有些地方都改了改,但是却没有彻底的改了过去,仍然留有当年的痕迹。
“岳父和岳母的陵寝,多尔衮当年为了安抚人心,倒是没有为难他们,都入了昌平的皇家帝陵,命名为思陵,过些日子,我陪你去看看吧!”李无庸忽然叹息道。众人闻言也都纷纷静了下来,大殿里的气氛有重了起来。
“一个父皇的嫡子,正事不干,书也不认真去读,就整天琢磨着怎么去吃?”刘玲儿拍了拍李定疆的脑袋笑骂道:“你也不怕你父皇罚你。”
李无庸当然知道这是刘玲儿在转移话题,也接过话题笑骂道:“你母后说的对,是应该重重的罚上你一回。”
到底是李无庸与刘玲儿的基因,李定疆大眼睛咕噜的转上两圈,忽然笑道:“那就罚儿臣把这些菜都消灭掉。”说着拿起面前的筷子就往面前抢了起来。
“真是一个臭小子。”李无庸笑骂道:“我们也吃吧!再不吃,就被这个好吃鬼给吃光了。”其余的人闻言也吃了起来。
“父皇,我要去读书。”五岁的南海公主李汀忽然脆生生的说道。
“读书?”李无庸好奇的望了一眼陈圆圆,见其脸色微红,奇怪的说道:“喜欢读书,那是好事啊!难道太傅不教你吗?”
“皇上,汀儿想去南京读书?”陈圆圆尴尬的说道。
“去南京读书?”李无庸皱着眉头说道:“南京有什么好呆的,天下的文学大家都齐聚北京,难道南京有比太傅他们还要高明的人吗?”
“女儿听说帝国军事学院招收孩儿这么大的学生,孩儿想去学,孩儿要象父皇一样纵横疆场,所向无敌,成为一个大将军。”李汀小脸通红,满脸的兴奋之色。
“哟,没想到朕的女儿居然是个不矮红装爱武装的人物,看样子日后皇家要出一个花木兰式的人物了。好父皇答应你。”李无庸摆了摆手,止住想要说话的陈圆圆道:“但现在你的年龄太小了,等你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朕会让你与你的哥哥一起去南京帝国军事大学读书如何?”
“谢父皇。”李汀高兴的拍着小手说道,却没有注意到周围众女的神色。
龙生九子 第二百回 “马皇后” (一)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