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乱世龙腾 > 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三)

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三)

“李定国乃是大将之才,蜀道艰险,此计也是不得以而用之,希望那张献忠看在李定国多年为他效力的份上不会杀了他,否则我华夏又少了一将了。”李无庸淡淡的说道。

“朕念你写,然后找个当地的乡亲送给李定国。”李无庸挥了挥手道:“这次要再让我军士兵送信的话,恐怕李定国要斩首而明志了,而派个老乡就不同了,李定国不同于大西中其他的将领,他是不会伤害那些老百姓的。”

“陛下说的极是。”罗振川边应边准备笔墨纸砚,然后跪坐在地上等待着李无庸说话。

“朕闻昨日刘将军与艾将军对将军生疑,心中十分不安,今日特为给将军带来不便而有愧,以书赔罪,盼将军闲暇之时,来朕中军一叙,朕将一上宾之礼相待,绝不食言。大唐皇帝李无庸拜上。好了,就这些,找个人送出去。然后派人仔细盯着他的西大营,一有动静利马来报。”李无庸挥了挥手说道。

“有了此信,想那李定国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楚了。”罗振川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这些还不够,明日就不要送信了。从后天开始,每隔一天就送上一封信,在其中涂抹上几个字,那个时候才是实施­阴­谋地开始,另外从今天起,派人在汉中、梓潼以及四川等地散发谣言,李定国将以献汉中作为觐见之礼。而李无庸将在汉中南山设拜将台,亲自拜李定国为征西大将军。征讨四川张献忠。记着流言要似模似样,让别人去乱说去。”李无庸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看的身边的罗振川心中一寒,连忙退了下去,寻人送信。

“禀王爷,唐朝皇帝派人送信来了。”西大营,李定国正在构思着怎样向他的义父、大西皇帝解释这件事情,一听亲兵说李无庸再次送来书信。顿时火冒三丈,大怒道:“斩来使,然后送与抚南将军大营。”

“可是…可是来者不是唐军士兵,而是汉中的百姓。”亲兵小心的望了李定国一眼。在大西军中,其他军队经常以杀人为乐,不论他是敌人还是平民,但是李定国的十六个大营却是不同,对待平民如同自己手下地将士一样。也是大西政权中声望较好的军队。其他地军队象杀人、抢劫等等没少做过。

“是汉中的乡亲?”李定国大怒道:“见过无耻的,但是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见过历史上那么狠毒的君王,但是没见过这么无赖的君王,他李无庸妄称明主,居然行使如此下三滥的手段。”

“那小地把那百姓给赶走?”亲兵连忙说道。

“去。送上几锭银子给那老乡,好言宽慰,不可惊吓了他,那封信就给烧了吧!”李定国挥了挥手。又低下头准备思索军情的时候。

“回来。”李定国心神一动,道:“把那封信留下来,然后把二王爷和四王爷请过来。”

“是。”那亲兵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还是遵命照办。

“三哥,听说李无庸又送信过来了?”那亲兵刚刚送走了送信的老百姓,李定国就听到中军大帐外艾能奇大喊声,接着就见到中军大帐一看。艾能奇手中挥舞着一描金马鞭闯了进来。跟在他后面正是刘文秀,此时他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

李定国眉头一皱。但很快的冷静了下来,站起身迎了上来,微笑道:“刚才三哥正准备喊你与二哥一起来看看那李无庸在信中写上什么东西,却不知道二哥与四弟先来了。二哥与四弟先坐。”

“三哥,坐就不必了,今日前来,一是照你说的那样,来看看李无庸到底对三哥说了些什么。”艾能奇三角眼睛中露出得意的光芒。“至于另一方面,是要告诉三哥一声,不管那李无庸是多么地贤明,但是我等与他身处两国,处于敌对的位置,加上他如今来攻我疆土,更是生死大敌了,三哥你受父皇大恩,如今更是受了王爵,你可不要做了什么对不起父皇的事情,要知道,你虽然是这次抵抗李无庸大军的主将,嘿嘿,我手下可是有二十个大营,二哥有十五个大营,大哥可是十九个大营,更是兼着我大军的粮道。三哥,你可莫做糊涂事情哦!我看,这以后有人送信过来的时候,还是把来人斩了再说吧!”艾能奇边说边拆起摆在案上地书信来。

“二哥,你看看,这个李无庸对三哥就是不同,自己是一国之君,反过来还向三哥道歉,恐怕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也做不出来这种事情吧!看看,只要三哥前去,待之如上宾。好大的礼节啊!三哥,做弟弟的真佩服你啊!能让一个皇帝如此礼遇的,可是千年未见啊!做弟弟的脸上也有面子不是。”艾能奇边看边讽刺李定国道。

“二哥,四弟,你难道看不出这是李无庸的离间之计?”李定国皱着眉头说道。那刘文秀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三哥真是有趣,弟弟虽然打仗不如你,难道这是不是离间之计还看不出来吗?”艾能奇怒而笑道:“他李无庸若是使用离间计话,信中为什么通篇没有一处涂抹的地方,论兵力,我们四兄弟中我的兵力做多,要是对他威胁最大地也是我,而不是三哥了,他为什么不写信给我,而是三哥呢!要离间地话,也是离间我与二哥和三哥的关系。三哥大概是太小瞧我艾能奇了吧!”刘文秀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还是点了点头,显然是同一艾能奇地观点了。

说来也是奇怪,张献忠四个­干­儿子中,在兵力的分配上,却是老四占了大头,共有二十个大营十万人,而非常善战,在军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李定国却只能排行第三,不由不让人感觉有趣。而被艾能奇与刘文秀误会的李定国这下真的是有嘴也说不清楚,他总不能说是李无庸根本看不上你艾能奇,你手下的虽然兵多,但是他根本不放在眼里?要是那样说的话,恐怕今天大帐中恐怕就有一人走不出大帐了。

“怎么说出话来?”艾能奇见状,更是得意了。望着李定国道:“说起来,你也是我三哥,又是这次抵御李无庸的主将,我是不能决定这件事情的,但是我会告诉父皇的,由他老人家来处置这件事情的。”说着也不理睬刘文秀与李定国,自己拿着信就旁若无人的离了李定国的中军大帐。刘文秀望了一眼李定国,长叹了口气,也回到了自己的大营。

“李无庸,你不得好死。”李定国在大营中咆哮道。

0奇0而此时的李无庸却在大营中哈哈大笑,罗振川、刘启、李岩等人也站在一边,脸上尽是堆满了笑容。刘启道:“还是陛下厉害,臣以为过不了多少时间,那李定国不死也要丢职。”

0书0“陛下高瞻远瞩,那李定国虽然打仗很是厉害,但是败在陛下手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论起胸怀起来,那张献忠哪里是陛下的对手,如此人物也能窃取皇权,倒是没想到的事情。”李岩由衷的说道。

0网0“为君之道其中可是大有文章,那张献忠自从立军以来就犯了大错误,否则朕还真不知道怎样用最小的损失来解决四川的问题。”李无庸叹息道:“论作战能力,张献忠手下的四个­干­儿子中,李定国是排在第一位,孙可望排在第二位,刘文秀第三,艾能奇在众人中是最不行的,但是在兵力分配上呢!无能的艾能奇却拥有十万大军,善战的李定国八万人马而已,如今虽然任命李定国担任了前线主将,却又艾能奇的制肘,哪里能实现他自己的目标,朕还可以猜测到,当初偷袭危国公中军的也不过是李定国手下而已,若是李定国的二十多万人马一起上,恐怕朕也见不到危国公了。”

0电0李岩恍然大悟,顿首道:“陛下真是神人,难怪臣事后正感到奇怪,为何只有那么少的人马来袭取我大营,原因原来是在这里了。”

0子0“只可惜了李定国有如此能力,却被他人所猜忌,可怜那张献忠却自以为得计,军中是不能有一个人的威望超过了皇帝,不过却不能用上这种方法,这与当年风波亭有什么区别,更何况的是李定国也是个死忠之辈,你张献忠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他又怎么会背叛张献忠。真是个蠢人。”李无庸长叹道。

0书0“陛下,臣以为陛下说的不当。”李无庸看了过去,却发现是花木兰马玉。

“哦,不知道我们的女将军有什么意见啊!”帐中的将军闻言皆哈哈大笑起来。想那马玉也不过二八年华,要是别人家闺女这个时候都还在闺房中学习女红,虽然马玉久经沙场,但是毕竟是女人,小脸羞的通红。

“你说说看,说对了,朕重赏。”

龙生九子 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国的悲哀

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国的悲哀

“陛下,自古以来贤明超过陛下者,天下少有,那张献忠不过一贼子,如何能与陛下相提并论,李定国虽然胸中有丘壑没,但是所事非人才有今日的后果,而陛下则不同,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非朝中列为将军可以比拟,胸怀之宽广也远远超过历朝历代,别说一个小小的离间之计,就是更大的­阴­谋,在陛下眼中也不过小把戏而已。陛下乃是千古难见的明君圣主,臣等能为在陛下麾下效命,倍敢荣幸。”尽管还有些娇羞,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很是有分量。大帐中众将士不由的对眼前的这个小女子刮目相看,如此话语没有几十年官场历练是说不出来的,当然还有第二个因素,那就是真心实意了。如今看来必定是第二个因素了。

“朕可没有马玉说的那么英明啊!”李无庸虽如此说,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说明此时的心情。最高的马屁不是那些会拍马屁的人拍的马屁,而是那些平时不会拍马屁的人拍的马屁,让人高兴,让人感觉象是真的一样。

“马将军说的极是。”刘启憋了半天才说出几个字来,惹的大帐中众人又是一笑。

“算了,都别笑了,这些日子,众将各自回营整顿兵马,认真­操­练,随时听候朕的调遣,不得有误,违令者斩。”李无庸忽然站起身来,冷冷的说道。“振川,明日开始,你按照朕吩咐那样去做,继续给李定国写信。记着信上关键的地方要涂抹上。刘启,派人仔细地监视大西三个大营中的情况,有一丝异动,马上来报朕。再传旨王应雄、曾英在朕破了汉中三大营的时候,一定要把张献忠逼出成都,告诉他们他们可是没多少时间了。”

“臣等领命。”众将行了个大礼后纷纷回到了各自营寨,根据跟随李无庸多年的经验。马上就会有大战要开打了。

事情上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每隔一天李定国就能收到来自唐军大营的信。而且每次都是找上汉中附近的老百姓送来,弄地李定国是有气也没的出,而更为恼恨地是,这些信上并不是象上次那样说的清楚,总是在关键的地方涂抹了几个字,或者是几句,而每次那送信的刚走。艾能奇总是准时出现了。虽然李定国打仗的时候,三个艾能奇也许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若是论嘴巴上的厉害,恐怕三个李定国也抵不上一个艾能奇, 以前还是站在中间地刘文秀这个时候也表示了不满与猜测。而这一切都等到李无庸与大西对阵上彻底的爆发了。

太阳高照,唐军大营上吹起了号角,李无庸亲自率领大军上阵,这是李无庸御驾亲征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大西众将士的眼中,黑­色­的骏马,刚毅的面孔,尺长的胡须让其平添了几分威仪,手中的长枪却显示着这位皇帝在武力上还是不错的。

“李定国将军可在?”李无庸拍马上前。

“李定国见过大唐皇帝陛下。”李定国闻听李无庸喊话,也拍马上前。正准备狠骂李无庸几句,来表示自己对张献忠地忠心的时候。那李无庸却朝李定国拱了拱手道:“朕盼将军久矣,望将军莫要让朕失望。”说完就打马返回了大帐,留下了脸­色­铁青的李定国留在沙场之上。

“三哥,你今日还有什么话可说的?还说未与李无庸勾结,那今日又做何解释呢?”大军刚刚撤回大帐,就见艾能奇与刘文秀闯进了大帐来问罪。

“四弟、二哥,我对父皇忠心苍天可鉴,你可不要中了李无庸的离间之计了。”李定国一张脸涨的通红。眼睛里尽是痛苦之­色­。

“三弟,你也不必解释了。二哥已经把这件事情飞马告诉父皇了。想必再过上几日,父皇也有圣旨下来。这几日,三弟就在大营中安坐吧!至于军中之事,还是由二哥来帮你料理吧!想我军二十多万,那李无庸也不会前来进攻地。三弟可在军中安心修养,等父皇圣旨自然把兵符还给三弟。”刘文秀望了李定国一眼,抓起了岸上的兵符,在李定国绝望的眼神中,离了中军大帐。

“汉中完了,大西完了。”李定国当然清楚张献忠的为人了,一生沉醉在算计他人的日子里,哪里允许别人背叛,就算自己是他的­干­儿子也不成,最好的结果大概是剥夺了兵权,让自己回成都,永远处在他的控制之下。

“众将听令!”大唐中军大帐中,李无庸身着金甲,气势威严,猛的一声大喝。

“陛下升帐,末将伺候。”众人闻言都知道,有大仗要打了。

“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二十万大军在这里窝了有近一个月了,今夜是该用你们地时候了,告诉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夜。”李无庸大喝道。

“遵陛下吩咐。”

“罗振川、曹百原、李过、高一功,你四人今夜各率大军三万,进攻李定国西大营,朕猜测今夜那李定国就是没有被剥夺了兵权,恐怕也不会安心军事,你等可趁机进攻,务必要活捉李定国。”

“臣等遵旨。”四人大喜,如果真地象李无庸说的那样,今日地功劳可是伸手可得了。

“刘启,你带领一万人马,埋伏在艾能奇东大营周围,若东大营有什么异动,你一万大军多点火把,能装多少就多少,那艾能奇与李定国不和,朕这边大军进攻,恐怕他还以为是朕与李定国演的一出戏,yin*他那十万杂牌军上钩呢!顶多是做个样子而已,等见半路上有埋伏,不撤回去才怪呢。”李无庸又拿了一令箭递给了刘启。

“李岩,你可率领四万大军扼守住刘文秀通往西大营的通道。刘文秀不同于其他的人,此人稳重,而且对张献忠甚是忠诚,在四个人当中恐怕也只有他与李定国关系不错,今夜若是见李定国大营被攻,恐怕他会倾力前来搭救,你要小心才是。四万大军中,朕拨一万御林军马与你,你要拖到李定国大营被攻破为止。”李无庸亲自走到李岩身边说道:“若确实抵挡不住,派人回来告诉朕,朕亲自去助将军。”

“陛下但请放心,臣绝不放走一兵一卒。”

“好。那朕就预祝将军成功了。”李无庸点了点头。又转身道:“二更做饭,三更直取李定国大营。”

“末将遵旨。”

龙生九子 第二百一十三回 袭营

第二百一十三回袭营

风高夜黑,月亮也不知道躲在何处,三更刚过,就见大西西大营外有着无数的影子在移动,显然是有人来袭营。

西大营,哨塔上的两个士兵背靠着哨塔上的护栏也打起了瞌睡,这个时候在全军上下都在传说着李定国将会投降唐军,并且传的是有模有样,有的人说李定国连唐军的圣旨都已经接到了,只等着李无庸派人来接收了,哪里防备有人来偷袭。

而不巧的是,已经被李无庸乱了心志的李定国万万没有想到白天李无庸还是一副求才若渴的样子,晚上居然玩起了偷袭。

“杀。”罗振川见李定国并无一点防备,心中大喜,在离对方营寨一箭之地的地方,挥舞着手中的宝剑,与曹百原指挥着大军朝西大营扑了过去。随着喊杀声起,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唐军,挥舞这手中的兵器如猛虎下山般的朝对面大营杀了过去,漫山遍野的都是火把,无数的火把把西大营照的象白昼一样,弓箭手手上的弓箭根本不用瞄准,枝枝都能­射­中目标,到底是大军训练成果在俩个档次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大西军营乱成了一团,许多都是衣甲没有齐备的士兵,一时间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有的连手中兵器都不知道丢在什么地方。

喊杀声刚起的时候,中军大帐中的李定国就知道不好,李无庸在偷袭大营了,一时间后悔不迭。但是唐军已经杀进了大营,再怎么伤心也是毫无用处的,当下连战袍也顾不得披上,就提着宝剑走出中军大帐,大声喊道:“不许乱,不许乱。”还顺手斩杀了两个不听从命令地士兵。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喊杀声惊天动地。老远路都听的分明,那大营中也被李无庸大队冲的乱七八糟。营帐也被火箭、火把烧的映红了半边天空,几里之外都看的清楚。那些士兵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哪里还听李定国的命令。

不过到底是兵法大家,李定国很快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局势,尽管=整个西大营已经损失了一半了,粮草也被烧地差不多。这个时候李定国当然不会在意自己的粮草还剩下多少,能保证自己的大营不被攻破就不错了。

“快。请二王子与四王子快来支援。”随着唐军的大军压境,大西军队军心不稳,士气不高,加上刚才损失惨重,如今被李无庸大军逼的一步一步的后退。李定国赶紧命亲兵前往两处求救。

其实不用他去请救兵,在西大营喊杀声刚起来的时候,两人就接到了消息,不过两人采取地措施不同而已。东大营中。中军帐内,艾能奇冷冷的看着西大营那冲天而起的火光,脸上露出阵阵冷笑。身后的副将见状,赶紧问道:“王爷,如今西大营遭到李无庸大军突袭,王爷为何不整军相救。恐怕他日陛下追究起来,王爷也不好交代啊!”

“你知道什么?那李定国与李无庸相互勾结已久,此时说不定正安排了一个陷阱等着本王往里面钻呢!当本王有那么傻吗?”

“若真是李无庸在吸取西大营,那又如何是好?”副将眼睛里露出担心的神­色­。

“哼,本王问你,那李定国号称是我大西第一名将,陛下更是将此防御重任交给了他,他真的有那么不济吗?一个小小的袭营都不防备?别忘了,当初他也是在今天的这种天气下,袭取了李岩地中军大营。作为夜袭高手。他会不做防备?哼哼,明显是与那李无庸配合?”艾能奇冷笑道。

“王爷。就算他李定国是投降了唐军,但是我等却不能因此就断定他叛变,如此一来,军心恐怕不稳,依属下之见,莫不出兵看看虚实再说,一旦发现真的有唐军拦截在半道上,我等立刻回军,以保存实力,飞马与陛下,由陛下来决定。”另一个副将又说道。

“恩,不错。”艾能奇想了想点了点头。当下吩咐道:“点三万人马,由郝老四留守大营,我等去看看虚实,若是李无庸大军偷袭,我等再在背后掩杀,若是李无庸半路而埋伏的话,那就是李定国私通唐军,我等相机而回。”

“王爷英明。”

“艾能奇,哪里走,奉李国公之命再次等候多时了。”刚走出大营不足三里地的艾能奇猛的听到两边一阵喊杀声。接着就见从两边树林中杀来无数的士兵,火把把两边树林照地通红。在众多士兵的护卫下,一员三旬左右的将军手执钢枪立在马上。

“艾能奇,今日就是你的死期了,大唐刘启在此等候多时了。”刘启挥舞起手中的钢枪,大吼道:“众将士随本将杀敌啊!”

“杀。”随着刘启话刚落音,大西周围忽然传来无数的喊杀声,声针四野,火把长达一里长,似有无数的唐军杀了过来。

“不好,中了埋伏了,撤退。”艾能奇大吃一惊,头也不回的打马而回,手下的三万大军也丢盔弃甲而逃。望着远逃的艾能奇,副将赶紧问道:“公爷,追不追?”

“追,不追地话,恐怕不一会儿那艾能奇就能明白其中地奥妙了,那罗将军就不妙了,告诉将士们,我们远远的跟在后面,也不厮杀,追到东大营,然后就退回来。”刘启点了点头说道。“众将士随本将杀敌啊!”说完率先杀了上去。

“好险啊!”刚退回大营地艾能奇坐在帅椅上,脸­色­­阴­冷。猛的一拍几案,怒道:“好个李定国,居然勾结敌国,图谋不轨,本王要参他。对了,刘启大军追上了吗?”

“回将军的话,刘启大军见我大营已有防备,攻打了一阵,如今已经退回了唐营。”副将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二殿下那里有什么动静吗?”艾能奇拍了一下脑袋。

“南大营喊杀声震天,恐怕也在与李无庸大军在厮杀。”副将回答道。

“快,派人告诉二殿下,就说李定国反了,今夜是他与李无庸定下的计谋,要消灭我大西军队。让他撤回大营,与我我东大营成犄角之势。不可有误。”艾能奇吃了一惊,赶紧吩咐道。

而此时的南大营实际上已经并无多少兵将,刘文秀与那艾能奇不同,且不说论战争经验和战场谋略,他都远超艾能奇,就是在人心方面,他也不象艾能奇那样嫉妒贤能,虽然他也怀疑李定国已经叛变了张献忠,毕竟唐军势力强大,李无庸又是一位明主,对李定国是赞赏有加,高官厚禄等等,都不吝赐赏,如此明君别说是张献忠抵不上了,就算是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很难做的到。

但怀疑是一回事,事实上又是一回事。事实上他也怀疑过,那是一个陷阱,一个李无庸与李定国共同布置的陷阱。但是怀疑毕竟不是事实,刘文秀还是点了五万大军朝西大营赶了过去。

“王爷,情况有些不对。”走在半道上,副将望着身边的山道忽然说道。“不论是李无庸是进攻三王爷的大营也好,还是三王爷已经投降了唐军,他们都不会让我军安全到达西大营的,或者他们会把戏做的很足,那就是在半道上埋伏一彪人马。”

“你说的不错。”刘文秀忽然停了战马,望了望左右,又望了望不远处的西大营,点了点头道:“李无庸狡诈非常,本王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样安排,但是你说的很是道理,李无庸无论是不真的偷袭了三王爷的大营,或者李定国已经投降了唐军,在半道上埋伏一彪人马是必然的了,吩咐下去,让手下的人马小心前进,小心有埋伏。”

“哈哈!不愧是刘文秀啊!”就在刘文秀话刚落音,两边山上忽然出现了大队人马。“不过你就是猜到陛下的计策又能怎样,你以为你这几万人马还能去救援西大营吗?放!”

就在刘文秀正在吃惊的时候,旁边小山上一阵火光朝毫无防备的大西军打了过来。“小心是火铳。”刘文秀脑海中灵光一闪,知道这就是李无庸的近卫军团,如今已经改为御林军团出手了。

“盾牌在前,弓箭手对两边进行压制。”刘文秀很快的寻找到了对付的方法。狭窄的山道上,大西军队被挤的互相践踏,不成队形。

“狭路相逢勇者胜,给我杀。四王爷会来支援的。”刘文秀知道狭小的山道上,想要撤回去,恐怕损失就更大了,还不如冲上去与对方混战在一起,方才能躲的过山道两边的火铳手的­射­击。

李岩当然知道刘文秀的想法了。“­射­。”随着李岩冷冷一喝,大西军顿时觉得前面火光一阵大亮,又是一阵炒蚕豆的声音,两三排火铳手又排在面前。

“砰!”一阵齐­射­,大西军首先冲上来的士兵被打成了筛子。

“杀。”中军的刘文秀虽然没看到前面的局势,但是心中也知道,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李定国大营喊杀声更是厉害了。显然双方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再不杀过去,西大营灭亡也迟早的事情了,到时候,无论李定国有没有投降对方,都不重要了。失去了李定国与他的八万大军,在汉中周围的人马也远远不是李无庸的对手。为此,他不得不下令不顾伤亡的进攻。

“MD,这个刘文秀是疯了。”望着不要命冲上来的大西士兵,一向以儒将而自称的李岩也象那些丘八一样,骂了一句脏话。“大军随本将杀。”

龙生九子 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连击

第二百一十四回二连击

李岩这下有些站不住了,将乃是军之胆,胆气不状,军队就没有战斗力,狭路相逢勇者为胜的道理谁都清楚,如此情景面对着对方不要命的进攻,如果李岩再不身先士卒,天知道由御林军马组建起来的阵线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杀。”李岩抽出战刀,狠狠的劈在身边的一个大西士兵身上,谁说书生不能杀敌的,看看李岩的手段根本不比刘启这些将军们差。

“杀。”李岩从敌兵体内抽出战刀,又狠狠的砍象另一个士兵。在他的身边的是一身红­色­衣衫的女将军,豁然是红娘子。

“刘文秀,听到你们的西大营了吗?哈哈,看看,已经快要沦陷了。”李岩边砍边大声说道:“知道吗?陛下可很是看好李定国将军啊!罗振川将军,曹百原将军哪个不是英雄善战之辈,李过、高一功哪个不是久经沙场的将军,都是打硬仗出身的,知道他们带领的是多少人马吗?十二万­精­锐。你认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李定国能抵挡多久呢!”

“你放肆。”刘文秀脸­色­涨的通红,抓宝剑的手也颤抖起来。双眼中的通红根本隐藏不了的是其中的恐惧,十二万大军,几乎是大唐这次出征大军的一半了。由此可见李无庸对李定国的重视了,罗振川、曹百原哪个不是威震中原的将军,李过、高一功可都是当年跟随李自成从陕西转战了大半个中国,都是一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军。而刘文秀也十分清楚李定国没有防备地原因。试想猝不及防之下,一群已经失去了军心的大军能支撑多久。刘文秀想到这里,眼睛里闪过的是一丝绝望。

就如同证实他的想法一样,离这里不远的西大营猛的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原本杀声震天的西大营也逐渐静了下来,显然西大营八万将士已经不属于大西国所有了,就算以后有士兵前来归队。也不会超过五千之数。“传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撤回大营。”刘文秀黯然长叹。失去了西大营地汉中防线等于出了一个大漏洞,以前的犄角之势也将不存在。如今要么是撤,要么就是依靠汉中城池来坚守了。至于李定国是否还存在在世上,这已经不是很重要地事情了。李定国死了就是更好,张献忠是不会找他麻烦,尽管事情最后还是由他背。如果没有死。逃回了汉中,依照张献忠的­性­格和艾能奇的落井下石,李定国还是活不长时间。也许被李无庸俘虏,然后投降了李无庸才是一条生存之道了。要真是那样的话,曾经做过汉中防线统帅的李定国对汉中防线的一草一木都记在心里面,李无庸有了这个“四川地图”,汉中防线不被他突破才怪呢!

“放箭。”就在刘文秀正指挥着大军后撤的时候,迎面又扑来了一支大军。火把之下,望见了“刘”字大旗,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是一阵箭雨­射­了过来。正仓皇退回大寨地刘军又是一阵大乱。

“刘文秀,大唐刘启再此等候多时了。”一个大嗓门忽然嚷道。

原本正准备脱离战斗李岩见刚刚撤出阵地的大西军又是一阵大乱,心中正感到一阵奇怪。这个时候早就有探马报了过来,却知道刘启正带着一万人马拦住了刘文秀的大军,心中大惊。连忙对左右道:“自古以来攻打城池时,在对方即将无力抵抗的时候,都会采取围三阙一的方法,如今刘文秀已经是丧家之犬了,刘大将军居然拦住对方的去路,而我军则又堵住了大西军队前进之路,刘文秀不拼死一战才怪呢!大将军如今可是失算了。”

“将军,如今如何是好?”左右也是吃了一惊。

“快。飞马报与陛下裁决。你带领一万人马支持刘大将军,我自在后面。慢慢的消耗对方,就算不能全歼对方,争取能削弱对方优生力量。”李岩赶紧下令道。

“你说什么?刘启进兵刘文秀了?”刚刚沉浸在活捉了李定国兴奋的李无庸,大吃一惊。如果眼睛可以杀人地话,站在眼前的小兵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回陛下的话,李岩将军已经命副将带领一万人马绕过小道去支援刘启将军了,自己带领剩下的人马缓缓朝刘文秀压了过去。”

“恩,李岩处理的不错。”李无庸眉头一皱,猛的拔出宝剑,大喝道:“诸将还能战否?”

罗振川等将盔甲上地血迹尚未­干­涸,闻言齐声大喝道:“末将愿听陛下号令。奋勇杀敌,扬我大唐军威。”

“好,既然如此,罗振川、曹百原各带两万人马,拦截艾能奇的大军,不让其大军出了大营一步,李过、马玉留守大营,高一功,你与朕带两万人马去灭了刘文秀。”李无庸眼睛中闪烁着神采。

“末将领命。”

大营之外,李无庸全身披挂,跨上疾风,大声喝道:“众将士,还能立功否?”

“愿听陛下号令。”数万将士大声吼道。汉中城都被震了两三下。

“随朕进攻。”李无庸手中的长枪一指,率先冲出了大营。

“你说什么?二王爷已经落入了唐军的包围了?”艾能奇脸­色­苍白在,毕竟跟在张献忠后面也不是笨人,兵法韬略也不过比别人差点而已,也不是没有一点见识。这个时候他终于知道李无庸的打算了,靠着离间计让三兄弟之间有了矛盾,然后就是各个击破了,先是最有威胁的李定国的中军大营,然后就是挡在前往成都要道的刘文秀,最后才会轮到自己。

“快整顿兵马,随我去救二王爷突围。”艾能奇当然知道刘文秀一倒,只剩下他一人,怎么也不可能抵挡的了李无庸的二十多万大军。失去了刘文秀,也就等于失去了汉中。

“王爷,我大军营外有大队人马正朝我军杀来,估计是唐军。”正准备商量怎样去解救刘文秀时,一个消息又朝艾能奇打了过来。“一着失,满盘输。”艾能奇长叹道。“传令固守大营,明日一早,大军退回梓潼。”李无庸既然派兵挡住了自己地救兵,显然是派出了大军前往参与了围歼刘文秀地战争了,在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刘文秀地几万兵马显然是不可能有多大的作为了。如今能做的只能保持自己的实力了,以图他日东山再起。

龙生九子 第二百一十五回

第二百一十五回

“刘文秀,你哪里走,朕亲自来擒你。”大火之中李无庸手中的森铁长枪,指着战场中的刘文秀大喝道。

“陛下来了,我等当死战。”李岩见李无庸亲领大军敢了过来,心中大喜,知道李无庸今日必将要灭了刘文秀才甘心,当下不敢怠慢,带领着手下一标人马,就朝刘文秀杀了过来。

原本闻听李无庸亲自赶过来的刘启心中大吃一惊,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自己的一时痛快让李无庸亲临险地,想着黑暗之中不同于白天,要是从哪里­射­来一只箭,李无庸哪里能躲的开。要是真的是那样的话,恐怕他刘启就是死了一万次都抵不了罪,一想到这里,脸上的汗水如同瀑布一样流了下来。不过刘启倒也聪明,手中的大刀拼命的朝刘文秀方向杀了过去,眼下只有快速的击毙了刘文秀,摧跨了对方大军,一方面可以消除李无庸在战场上的危险,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李无庸免除对自己的处罚,须知道在战场之上违反军令可是杀头的大罪,就算他刘启是国公,身后还有刘谦的帮忙也是不能饶恕的罪过。

刘启聪明,并不是代表着别人都是傻蛋,天下间的聪明人还是比较多了,眼前的刘文秀虽然不如李定国那样有智略,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多的。晚上的形势已经很是明显,那就是兄弟三人都中了李无庸的诡计,李定国的西大营显然已经被攻破,也就等于汉中阵线已经破了一个很大地缺口。汉中已经不可能再是以前的汉中,犄角之势也是不可能存在,凭自己与艾能奇之间的兵马显然是不可能抵挡的李无庸的大军。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凡是也是有个例外的,比如说眼前,就是有例外的情况,李无庸作为一国之君。只要杀了李无庸,唐军必然大乱。大乱之中,小地方面,唐军退兵是肯定了,大的方面弄不好新生地政权主弱臣强,国内动乱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不能不说刘文秀想法的正确­性­,要是真的如同刘文秀所想的那样,唐朝的历史弄不好真地会改写也说不定。

“将士们。随本王冲过去,只要杀了李无庸,我们就有了活的希望了,只要杀了李无庸,我们就可以回到成都,接受大西皇帝的赐赏,杀了李无庸,我大西就可以一统天下。”刘文秀大声喊道。

要是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吸引人的话。那无疑就是生存了。尽管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马斯洛层次理论的出现,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生存都是人们首选的目标。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大西数万将士都被李无庸围困在这个小山道上,首尾相连,想不死都难。但是只要有了希望。哪怕那希望是渺茫的,这些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去争取,就象那落入水中地人抓住一根稻草一样,拼命的不让它溜走。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刘文秀的话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一样,知道着大西士兵该如何去争取活着的希望。一时间无数地士兵不要命的朝李无庸的大军冲了过去,丝毫不理睬跟在自己身后的李岩大军,以及挡在李无庸身前的刘启大军。黑暗中有无数支箭在飞舞,根本就不用瞄准就到处乱­射­,但是胜在人多。一箭之下都能­射­到人。也有的是大西的士兵,但是更多的还是唐军。

李无庸自从一开口说话。就知道不对劲了,毕竟黑暗之中,自己又是一国之君,天知道黑暗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尽管自己的周围有无数的侍卫保护,但是还是不能小瞧着对面地大军。不怕死地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明知道是要死仍然望前冲地人,这种人是最可怕的。比如说眼前的刘文秀就是其中的一员,明知道冲上来有可能是要死的,但是他到底还是要冲出来。只要杀了自己,就算是刘文秀全军覆没也再所不惜。看着大西士兵疯狂的朝前进攻,李无庸心里的后悔劲就不说了。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只能接战了,总不能皇帝率先逃跑吧!

“众将士,消灭了刘文秀,我大唐也就等于消灭了张献忠一半了。”李无庸也不管­射­来的乱箭,大声喊道:“如今刘文秀已经在我们的重围之中,众将士,诛杀刘文秀就在今朝,杀刘文秀者赏白银五百两。活捉者赏白银三百两,杀啊!”众将士一听,心中大为一惊,要知道抓一个人要比杀一个人要难多了,如今李无庸偏偏说活捉者赏三百两,而杀死者乃是五百两,这分明就是明确告诉众人,杀了最好。人­性­的贪婪在这个时候也都显示出来,刚才被刘文秀率领着残军杀的连续后退的唐军在那些中低层将领的指挥下,很快的就稳定了阵线,并且逐步的朝对方压了过去。

“我等再要后退,就要死在对方的刀剑之下,众将士,狭路相逢勇者为胜,跟着本王身后,我们冲出去。”不得不说刘文秀有演讲天赋,短短的几句话再次调动可将士死战之心。

“哼!就是你了。”不知道何时刘启就杀了过来,一下子就挡住了刘文秀的进攻,一杆大刀在他手上舞的虎虎生威,让刘文秀抵挡的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当!”有是一声金铁交鸣,刘启手中的大刀与刘文秀手中钢刀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刘文秀虽然也是沙场上的一员猛将,但到底还是不能与刘启相比较,刚一接触,就被打的直后退。

“直娘贼,在重重包围之中,你居然还想跑,简直是在找死,难道你就不怕被本将军杀了吗?你死了不要紧,关键的是你不投降,让本将军失去了立功的机会,一直拖到了陛下赶了过来,还没有收拾你,不杀你,如何能用你的头来换取本将的­性­命。”刘启脸­色­涨的通红,手中的大刀砍的更厉害了。

“刘文秀,你也算够厉害的了。我刘启不得不佩服,你在打仗上,能很快的捕捉到战机,在武力上,你居然也能挡本将几招,在我大唐的军中也可以排的上号了,不过也是你运气不好,跟着谁不好,偏偏跟着张献忠,连找个搭档也都是一个窝囊废,如此一来,想不败都难,不过你也不必自卑,毕竟你是败在陛下的手中,也不算丢丑了,死在本将军手上更不是一件丢丑的事情。”刘启一步接着一步的向刘文秀猛砍,先机已失,加上力量上又不如对方,不一会儿就被刘启压着打,好几下要不是躲的快,早就被对方劈成了两半。

“砰!”又是一声大响,刘文秀虎口一痛,知道虎口已经流血,如果再不想办法突围,死亡肯定是迟早的事情。尽管当年跟在张献忠一起造反的时候,就想过了死亡的问题,只可惜的是那个时候在枪林弹雨中,偏偏与死亡就没有碰过面,但是今天就不一样,好歹自己也是一国的王爷,养尊处优也有好几年了,手中所杀过的人,没有几万也有几千了,一直以来,都是自己观看别人的死亡,没想到死亡居然离自己是如此之近,心中一下子就恐慌起来。

俗话说心慌则意乱,手下也就乱了起来。刘启可就不同了,此时的他正在想办法怎样用最快的速度来取了对方的首级,妄图用对方的首级来抵消自己的罪过,眼睛之狠毒早就盯了许久了。一见对方手脚慢了半响,眼疾手快,就是一刀劈了过去,正中对方又臂,钢刀也落到了地上,刘启大喜,又是一刀劈了过去,顿时一个斗大头颅就掉在了地上,原地则喷起了数尺高的鲜血。

“将军,你怎么样。”战事一结束,刘启手下的亲兵连忙围了上来,一把扶住刘启。

“娘的,这个刘文秀真是个木头,要是本将军,陛下刚一到,就立马投降,输给了陛下也不算冤枉,非要留个头颅来便宜本将军,本将军正找不到有什么办法与陛下交差呢!没想到他还送上门来,真是有趣。你,去把他头拿着,跟着本将军去陛下哪里请功去,这又说回来了,到底是请功还是认罪呢!”刘启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方道:“管他是请功还是请罪,只要能保住这条命就行了。”

“国公爷,陛下与李将军已经回大营了。陛下让您先收拾一下战场,然后才回中军大帐候旨。”刘启刚走出山道,就见一太监挡在自己身前,扫了一眼,知道是大内副总管秦严。

“秦公公,不知道陛下还有没有别的圣旨,临走的时候脸­色­如何?”刘启赶紧问道。

“国公爷请放心,您虽然是违了军令,却是错有错着,这不不就消灭了刘文秀的大军了吗?哟,这感情是刘文秀的人头了,有了他,陛下还能把您怎么着啊!顶多功过相抵得了。”面对身后有两大高人做后台的刘启,秦严哪里敢放肆,很老实的在刘启身边谄媚一笑。

“既然如此,本将就借公公吉言了,今日大恩,回京之日必有厚报。”刘启拱手道。尽管刘启老实,但是老实人却也有老实人的好处,刘谦与刘玲儿说什么就听什么,然后一丝不苟的去执行,比如眼前这个太监就是这样。这些人虽然不是完人,但是却生活在李无庸身边,虽然李无庸明确规定,后宫不准参政,他们这些太监与前明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论起得到的消息而言,却没有人能比的上他们的。刘启也不得不巴结一下。

龙生九子 第二百一十六回

第二百一十六回

“陛下。刘将军已经到了辕门之外,是否让他觐见陛下?”秦严忐忑不安的望了上首的李无庸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

“刀斧手何在?将刘启拉至辕门之外,斩首示众。”李无庸忽然冷冷的说道。

“陛下!”李岩等人大吃一惊,见李无庸连面都不想见上一面,就要斩了刘启,赶紧劝阻。

“不必再劝了,为将者有十戒,当初朕进兵巴蜀时也曾立下军令状,今日刘启不听军令,朕又为何斩不得,若今日不杀了刘启,朕又如何统帅三军,直捣成都,朕今天要是不杀了刘启,日后我大唐军中何来军纪可言,你们又用什么东西来治军。”李无庸指着众人冷冷说道。“你们谁来告诉朕,你们将会靠什么来治军?是金钱还是官位。”

“陛下,刘启将军是不听军令,但是臣以为刘启将军还是功大于过。”马玉忽然说道:“且不说刘启将军最后杀了刘文秀,单说此次作战,我军是有伤亡,但是却歼灭了刘文秀主力,也就是说一夜之间,我军就破了张献忠两座大营,汉中防线也就是名不符其实了,从此通往成都的大门为我军所有,陛下也是领军之人当知道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失,刘启将军正是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变化,果断的下令了合围刘文秀的决定,也同样有了今天的成果,所以臣以为刘启将军并无过错。”

“按照你的意思是说他刘启不但无过,还是有功之臣。朕要是不赏他,恐怕是不合适了?”李无庸如今双眼通红,言语间已经越来越严厉,仿佛要吃人一样,大帐中人吃了一惊,纷纷祈祷着马玉千万不要惹恼了李无庸,君王一怒。可是要赤地千里地。

“最起码不能杀一个有功之臣。”马玉毫不畏惧的盯着李无庸道:“臣在很小的时候,就曾听祖母说过在宋朝的时候。。每次大将出征皇帝都会授予阵图,让这些大将按照这些阵图来摆阵,然后每次敌人进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防守,皇帝什么时候说进攻就什么时候进攻;更为可笑的是那些阵图不过是皇帝自己弄出来地而已,若是将领不按照这个阵图,就算是胜了。也是有罪之人。臣以为今日刘启将军的情况就是那宋朝有些相似,难道陛下想做宋朝地那些皇帝吗?”

“放肆。”这下李岩忽然大怒道:“吾皇英明神武,岂是宋朝的那些皇帝所能比拟的。陛下也不是不知道战机的重要­性­,只是刘启将军不听军令行事而已,刘启将军固然有功,但是同样也有过,岂能用功来论过,要是这样的话。大帐中的每个将军都可以不听从命令,自己上阵杀敌,我大唐的军队不就是成了一盘散沙吗?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严。”

“好了。别吵了。”李无庸忽然冷冷道:“看你们俩一唱一和地,就象演戏一样,说来说去,还不是告诉朕。刘启这次虽然有小过,却是有大功吗?都把朕当傻子。李岩,这戏是你导演的吧!那你且说说如何处置刘启啊?”

李岩尴尬一笑,拱手道:“臣知道臣的一点小聪明瞒不过陛下,臣以为刘启将军违反军令该斩,但是却因为刘启将军的到来,一下子就围困了刘文秀,最后使刘文秀全军覆没,刘启将军更是亲自斩了刘文秀。所以臣以为功过相互比较,不如罚刘将军一年俸禄。然后杖责三十。陛下。您以为如何?”

“既然各位将军都认为刘启有功,李岩将军又为他说情。朕就暂且放他一马。来呀!压刘启下去,杖责三十,不可少了一杖。”李无庸挥了挥手冷冷的说道。不一会就听见阵阵木棍与­肉­体相互碰撞的声音。

“李岩。”

“臣在。”

“三天后朕要回京了,如今这汉中防线已经攻破,张献忠手下的四员大将,一个被我军杀了,一个被朕擒了,汉中防线几乎是被摧毁了,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今夜或者明日,艾能奇就要退兵了,汉中也是我大唐手中之物了,朕已经命杨展等将军三面进攻了,朕料定汉中地战报一到成都,张献忠大概就坐不住了,曾英的大军这个时候应该出了重庆了,张献忠想由白帝城而入湖北的计划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杀回汉中,然后夺路西走,入甘或者西藏等等,但是都要经过汉中,他不亲自统兵前来与我军决战!张献忠乃是一介草莽,不配与朕做对手。昨日看大西政权的装备可以看地出来,此人轻视火器,你等可以在这方面下工夫。希望将军莫要让朕失望了。”李无庸飞快的说道。

“臣遵旨。”

“不要让朕再来一次巴蜀,要真是那样,朕恐怕也护不了你。”李无庸叹了口气。道:“朕再授你临机专断之权,这次西征的将领,你都有权调用,违令者你可以做出你的惩罚。”李无庸想了想又说道:“朕这次只带一万御林军上路,其余的都留给你了,望将军早奏捷报,朕必然会在得胜门下等侯将军的到来。”

“臣,谢过陛下。”李岩忽然又问道:“陛下,李定国该如何去安排?”

“此人非同别人,论兵法韬略,他可不比你差,如此人才,朕岂有不用之理。朕会带他回京,;让他见识一下我大唐的繁荣昌盛,也让他心里明白天下是没有人能够阻挡朕和大唐的崛起。”李无庸龙目中闪过金光。

“臣遵旨。”

“陛下,;京师真的很热闹吗?”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说道。

李无庸看了过去,原来是刚才义正词严地教训自己地马玉。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一个将军的威风,反而是娇脸通红,一个小女孩地模样。“怎么,你想到京师去看看?”李无庸打趣道。

“臣从小就跟在祖母身边,还没有去过京师。”马玉神情有些落魄。

“既然如此,你就与朕一起回京吧!皇后很是喜欢象你这样的花木兰,有空你也可以陪皇后说说话。”李无庸微笑道。

“陛下。那李定国该如何是好,陛下要见他吗?”李岩小声的问道。

“恩。天­色­将明,将士们都奋战了一夜,都下去休息吧!另外去准备点酒菜来,朕要与李定国将军详谈。”李无庸淡淡的吩咐道。

“陛下,李定国此人虽然在张献忠那里为张献忠所忌惮,但是无论何时都对张献忠忠心耿耿,要是想让他归顺。恐怕是有点困难了。”李岩小心翼翼地望了李无庸一眼。

“李将军,朕说过现在就招抚他的吗?他要是真地那么容易投降,那样就容易屈服在朕面前,恐怕他也就不是朕想要的李定国了,也就不是李定国了。抓住李定国不过是第一步而已,奇Qīsūu.сom书只有抓住了此人,我军才能攻破汉中防线,只有先抓了李定国。才能先折了张献忠的一条臂膀,失去了李定国的张献忠,你们也可以轻松对付他们了。如今我朝初建,内部尚有不稳者,朕常离京师,恐防有变。李定国只能慢慢消化他,等你们消灭了张献忠,他李定国还会坚持他的主张吗?一年不行就用两年。朕先软禁他,直到他屈服了为止。”李无庸冷笑道:“若是我华夏统一了,他还没有归顺的话,那此人脑筋不会转弯,也不是朕想要的将军,思想僵化,朕日后如何用他。”

“陛下圣明。”

“你去安排吧!”李无庸挥了挥手。

“李将军,我家陛下正在大帐内等着将军。”李岩不亢不卑地把李定国带到中军大帐后。就一声不坑的离了大帐。

李定国看了看左右。也不过是两个卫士而已,防备根本就不算森严。脸上眉毛一皱,在他心里,在来之前,他就知道必定是李无庸要劝降自己,所谓劝降不过是示威、示恩、离间等几种而已,但如今帐外不过两个卫士而已,根本就谈不上示威。难道是剩下两种?李定国冷冷一笑,也不推辞,一手打开帐门就进了中军大帐。

入眼的是一方桌子,桌子上也不过小菜四五个,酒一壶而已。在桌子的另一方正 坐着一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面容刚毅,凤目中隐有一丝­精­光,流露着一丝威仪。李定国马上就猜测到眼前这个男子,就是建立了大唐帝国的李无庸了。

“哈哈!李将军真是让朕好请啊!连续好几次相邀都不至,没办法,只能用这种方式邀请将军一叙啊!来来,朕已经备下酒菜,就只等将军入席了。请,请。”李无庸站起身来,面带笑容,热情的邀请道。

“败军之将,何劳陛下如此厚爱。”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见贵为一国皇帝的李无庸居然如此抹下脸面,心中也确实过不去,微微向李无庸拱了拱手,弯了半个腰,也就算是见礼了。

李无庸也不介意,亲热地拉着李定国入了坐席。“军中艰苦,朕虽贵为皇帝也没有办法,能弄的到也就这几个小菜,等过上一段时间,朕再在京城好好的招待一下李将军。如何?”

李定国扫了一眼桌上的酒菜,也确实只是平常的几个小菜,平常的连自己在大西军营中都比不上,也不知道是真地,还是做作。

“将军,请。”说着就率先拣起一块兔­肉­道:“朕今日也是跟在将军身后享福啊!平日行军里,朕哪里有机会吃上兔­肉­啊!这不今天一听要宴请将军,后营特地的 打了几只兔子,做为下酒菜。来,将军,尝尝我军的手艺如何?”

龙生九子 第二百一十七回 大结局

第二百一十七回 大结局

南京城南的一栋巨宅里,当朝一品大员刘谦满面春风,坐在他下手的豁然是闻香斋掌柜刘墉了,十几年不变,当年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却胖了许多,满面的油光,丝毫没有以前的风采了。

刘谦看了半响,方点了点头笑道:“都说江南的水养人,平日里老夫还不相信,今天见到你,我也相信了八九分了,看看你的气­色­啊!比以前老夫离开南京时是好多了。”

“谢老爷夸奖。”刘墉脸上的笑容把眼睛都给遮了起来。

“哼!还亏你笑的出来。”刘谦猛的一拍太师椅,指着刘墉就骂道:“你看看你现在的模样,再看看你儿子那模样,哪里还有当年你跟随陛下创业时的模样,看看你儿子,一到京城就往八大胡同里跑,都是你交的好儿子,若不是陛下念你当年的功劳和你只有那么一个儿子,不知道杀了多少回了。擅自结交大臣,这是哪个交的,你也不怕那些御使参上你一本,要知道那些人早就看到你这个商人不顺眼了,你还给他们送把柄。”

“奴才也不知道那混小子会让陛下注意到?”刘墉脸­色­涨的通红。

“哼!”刘谦冷冷的说道:“你那一套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放心,只要老夫在,只要陛下尚在人间,你一家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陛下是个念旧的人,只要你不要做的太过分,他是不会说什么的。你看看,让你儿子进了帝国军事大学,一方面固然是惩罚,但是更多的却是磨练他,免的以后接不了你的班,让你一辈子都是个商人,你也应该知足了,那个地方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进的。”

“可是陛下又封了金九两任皇家商行的会长?”被教训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刘墉吞吞吐吐的说道。

“平衡,那是平衡,就象你手下的那么多商铺一样,你会把他们都交给一个人掌握吗?”刘谦气的大骂道:“你也知道维持两人之间的平衡,陛下难道比你差吗?他会让你独霸整个帝国的商业市场吗?真是蠢材。”

这个时候刘墉方才明白过来,吞了口口水道:“听说老爷要回京了?”

刘谦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陛下已经班师了,令老夫回京。后天早上就走。”

“这么说四川平定了?”刘墉眼睛里冒出的尽是金光。

“平定倒是没有。”刘谦笑道:“但是陛下已经攻下了汉中,消灭了张献忠的有生力量,李定国也被捉住了,张献忠如今已经处在我军的包围之中,剩下的事情留给手下的那些将军就行了,弄不好陛下的銮驾还没有到京城,捷报就传入了京城。更何况西藏的五世达赖喇嘛已经决定进京朝见陛下了,陛下能不回去吗?这下天下真的统一了。十几年的风雨,总算是熬过来了。”

“那太子?”

“这不是你担心的事情?”刘谦大怒道:“这件事情以后不要问了,帝王家的事情岂是你能问的,就是连老夫都不敢询问,你长了几个脑袋能让陛下砍的。”刘墉闻言吓的脸­色­苍白。

炎黄十二年六月初八,李无庸銮驾直达北京,而张献忠在凤凰山授首,西征捷报也同时抵达京师,天下为之鼓舞,大唐终于一统天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李无庸也成了千古一帝。

炎黄十五年,大皇帝令大将军施琅、大将军谷振东东征扶桑,灭之。

炎黄二十年年,大皇帝令大将军谷振东、大将军李定国、上将军李来亨、中将军李过帅大军三十万征西蒙古,经过两年的奋战,大军直达北海。

炎黄二十五年,大皇帝令二皇子督帝国军事大学。

炎黄三十年,立二皇子为太子。

炎黄四十年,李无庸禅位于太子,自居于峨嵋。

炎黄八十年,崩。为唐神尧大圣大光圣武高祖皇帝。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