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这个皇后就对宫外的事情知之甚少,以前还要多亏有小喜这爱打听闲事的丫头在。可自从我怀孕后,小喜也很少把外面发生的事儿带到我面前说了。大家现在一门心思地要为我安胎养胎,弄得我几乎什么重要事情都不知道,小喜又只挑那有趣的小事来说,我听久了也没意思。
然而春天里安和的及笄礼我还是去了的。虽然只是露了个小脸,却也同时有些让各位大臣看看我怀孕后一切安好的意思在里面。看安和郁郁寡欢的样子,并不很期待这个及笄礼。不过她的母妃倒浑身洋溢着兴奋与一种……计策成功后的窃喜。
及笄礼后将近六个月过去了,安和的嫁妆等一应物品已经全数准备妥当,六礼也都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地做齐全了。只待皇帝陛下一道旨意,皇室中仅存的一位待嫁正统公主就会花落顾家。
我曾经问过翔成,为什么这么急着就把安和嫁出去。他回答说,因为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需要一个相对平稳的朝堂,如果现在不早些把安和嫁到顾家,到时候就晚了。顾家人会疑心安和公主下嫁完全是为了权力牵制,那么安和在顾家只会更难做人。
最后他叹了口气:“等到了九月,安和就一年孝满了。即使我让安和嫁给顾家出于政治考虑,我也希望她能相对幸福。政治联姻是每个君王都必须做的事情,我不过想把它变的稍微美满一些罢了。”
经他这么一解释,我便赞同了他的做法。在原本就对安和不公的情形下,能多考虑一点是一点。安和也是个人,她是翔成的妹妹,或许先皇在位的时候对待安平公主出嫁的事情上不曾考虑过这些,但只要翔成考虑到了,那他就是一个比先皇更重亲情的皇帝。
一个皇帝重一下亲情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相信翔成完全有能力能控制住亲情对他的影响,如此说来他就不失为一个好皇帝了。
安和在九月嫁出了宫。
从得知她将会嫁给顾亮后,她只来找过我一次,就是哭得不成样子的那一次。然后她就再也没单独出现在我这里。听小喜说,安和在宫里接受她的母妃和其他一些教养嬷嬷的待嫁调 教。
一如我当时嫁进皇宫需要受到调 教一样,安和身为皇室公主,出嫁前更需要学习。她背负的使命比起嫁进宫的我更重,她在宫外,则时时刻刻都得让自己保持着完美的形象。
我有碍于怀孕等问题,也一直没去看过她。
九月,我硬是挺起大肚子,穿上便服再次出现在百官面前为安和送行。此时的我已经不能穿上朝服,更不适合穿着厚重的朝服。不过我还是坚持了,没有按照翔成的意思留在景泰殿休息。这是安和出嫁前我所能见到她的最后一面,说什么我也要出场。她是个可爱的孩子,错就错在降生在了一个帝王之家——而这也不是她能选择的。
皇室嫁女不许顶红盖头,意在让全天下的百姓见识见识公主的真颜,也是为了显示皇室的天威。
在九月一早升起的似火的艳阳下,安和上过妆的面庞玲珑精致,比起她美丽的姐姐毫不逊色。她的表情很平静,似乎不像是马上就要出嫁的女子。我看着她,忽然就想:我自己当初嫁给翔成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副表情呢?
小德子无波无澜地宣读过了翔成的诏书。我侧耳仔细听了听,却不似一般皇帝诏书那样没有分毫感情。它虽顶着诏书之名,可更像来自一个寻常人家的哥哥对即将出嫁的妹妹的寄托、关心与祝福。
记得以前父亲大人对我说过,因为我朝皇室人员过于稀少,所以皇族虽偶有争斗且后宫永不宁静,可皇室人对待同胞手足还是很宽容的。正如我所见到的翔成对待保成、原成的态度,还有他对安和的关照。
谁说帝王总无情?
长长的祝福语念完,百官叩头恭送即将出嫁的公主。
我想我现在一定很滑稽:我一手勉力扶住后腰,挺起肚子挪下了座位,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着。小忧连忙在一边撑着我的胳膊陪我慢慢前行。
我费力很大的力气才走到安和身前。喘了好一会儿,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安和,嫂子有话想对你说。”
安和低眉顺眼道:“皇嫂请讲。”
我却没有马上说话,只放眼望了过去,台下跪着一片大小臣工,其中安和未来的公公顾其志也赫然在列——这也应该是我出嫁时的阵容,相较而言不过是少了几个重要人物而已。
回头,翔成深邃的眸光紧锁着我,我对他轻轻一笑,复又转头问安和:“你觉得皇嫂在宫里幸福么?”
安和大约是没想到我会在这种场合问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一时也有些愣:“……幸福……”
我点头,对她说:“你是不是觉得皇嫂的幸福只是你皇兄赐予的呢?”
看她的样子是不怎么懂我的意思更不知该怎么回答。我于是换了个说法:“你觉得嫂子是不是很幸福,而这个幸福只是来自于你的皇兄,没有嫂子自己的半分努力呢?”
安和下意识地回道:“这怎么可能呀……”
我笑了:“对,这怎么可能。如果你皇兄愿意让我幸福而我却一味的拒绝抵抗,那我们就不会好好的相守一生;如果只有我愿意付出而你的皇兄却没有回应,那我们也不会相爱。你看你未出世的小侄女,她就是我和你皇兄的期盼。我这么说无非是想告诉你: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不要伤心于没有嫁给喜欢的人,感情可以培养——这是嫂子的经验之谈。”
安和低了头,小声地说道:“可是我没见过顾亮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要是他不优秀,皇嫂……我,我怎么喜欢他……要是他不喜欢我,我怎么办……”
我听了,心头也是五味杂陈:“安和,顾亮嫂子是见过的,他绝对不亚于苏台。嫂子不想护短,我家小台在对待女子的心态上有些年轻了,不适合你。小台从不知体谅女孩子,嫂子也从来没见过他对哪个女孩子和颜悦色过。这样的男子你喜欢了也就喜欢了,可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好丈夫。而顾亮……舍弃我们家族间的成见平心而论,从嫂子与他有限的接触中就能看出他的细心体贴,为人也比较和善。你嫁给他不会吃亏。只要你能放下身段放开心扉,他会对你好的。”
安和眼中含着泪水,仰头看着我:“我明白该怎么做的……但是皇嫂,谢谢您!”
我伸出手去摸摸她的头,又拽出手绢给她擦了擦眼角,笑道:“傻孩子,谢什么……”
然后,皇室中最小的公主安和一步一步走下了高高的台阶,穿过了群臣,登上了花轿。
看着她的轿子远去,我在心里叹气。刚才的那段话,我不求能劝进她的内心,只求她能有所感触。她还小,从现在开始的伤心难过要是一直陪伴着她走下去,那她以后可怎么办?
如此,安和也嫁了出去。在这个皇宫,翔成的弟弟妹妹们就只剩下一个吾成了。他们一个一个的离开了皇宫,只留下翔成一人守在这里。而我,就是要陪着翔成在这里度过一生的人。
这天,我感觉身子还算舒服,忽然就想去外廷的泮宫去看看吾成。小喜昨天还是前天告诉我一件事:吾成赶走了伴读,天天在泮宫里自己游荡着,也不怎么学习,弄得新上任的师傅很无奈。
父亲大人虽是太傅,但也只是翔成和保成两人的老师。翔成登基后,父亲大人就没再去过泮宫。所以吾成才能这么大胆,要不父亲大人还在泮宫的话,给他三个胆子也不敢不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