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见自小娇惯的女儿被驸马打成这副可怜模样,自然心痛不已,也非常气愤,有意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胆大妄为的附马,仔细问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又觉得是自己的女儿缺理。驸马在那种情况之下,激动一点,愤怒一点,也是有情可原。作为男人,首先要孝顺老人,这是美德,驸马做得对。
代宗审情度势,觉得还是不要扩大事态为宜,以免弄僵了与郭家的关系。于是,他先对女儿好言安慰一番,然后心平气和地劝解道:“就算事情如你所述的那样,为父也不便过于帮你。做天子并不是天下尽归你所有,也不可为所欲为,这个你不能不了解。你是郭暧的妻子,就应谨守妇道,依从夫君,孝敬公婆,夫妻和睦为是。”安慰了女儿一场,代宗就命她速回驸马府,不可再次喧闹。
在皇权大于一切的时代里,能发生这件趣事,那确实只有十分开明的皇帝才能够做得出来。
升平公主觉得这样回去实在没有面子,虽然心有不甘,但见父皇深明大义,尚对郭家不予计较,自己如果不知趣地再闹下去,不但没有娘家可资倚仗,到头来还得吃亏。升平公主虽然蛮横,毕竟是个聪明人,她赶紧调整了自己内心的情绪与表面的态度,乖乖地离开皇宫,返回了驸马府。当然,这也需要较大的勇气。公主也非常人可比。
与公主回宫告状的同时,郭暧前去给郭子仪拜寿。郭子仪见他只身而来,他的媳妇没来,就有些暗藏不安,心中起了疑虑,一定要问个究竟。郭子仪追问儿子及侍婢之后,得知方才儿子与公主大打出手,而且还说了一句要命的大话,顿时吓得手脚发抖。这句话的后果可轻可重,皇帝完全可以借这句话的由头,把郭家满门抄斩。
大惊失色之下,郭子仪把这个不懂事的儿子捆了起来,直送进宫中,向皇帝亲家请罪。
代宗看见这个场面,不禁哈哈一笑,亲自起身,为小女婿松绑,并向郭子仪说了一句至今令人感叹的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他宽解郭子仪道:“小儿女们在闺房中几句戏言气话,我们作长辈的,何必当真?又何必去管这种夫妻闲事呢?”
皇帝亲家居然能这么轻易就放过自己,倒真是令郭子仪大松了一口气。但是为了警戒少年无知的儿子,回到家里,郭子仪还是拿出大棍,亲自动手,将郭暧家法处置了一番。
升平公主也从一个骄横跋扈的公主变得谦恭端庄,温柔贤淑,这也直接影响了她后来的一对儿女,升平公主的儿子郭纵,娶顺宗女汉阳公主,官至大司农,以忠耿清廉闻名。女儿郭氏,嫁给宪宗为妃,仁厚谦让,身历五朝,是历史上以贤德著称的郭太后。郭氏家风,百世流芳,从此“打金枝”引为千古美谈。
品读:皇族浩荡
除了皇后,公主就是古代女性最想当的了,既然是帝王的女儿,自然就有帝王一族的富贵和权势,其实公主最初并不叫“公主”,从中国古代的周朝开始,出现了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的情况,到春秋战国时,周天子的女儿开始称作“公主”,享有不一般的待遇。
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自己不主持婚礼,而叫同姓的诸侯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当了国相,娶魏国诸侯的女儿。《史记六国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这里的君主就是公主。妻河就是嫁给河伯为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
也是从汉代开始,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赐给甲第,就是上等的华丽住宅。还有山庄、园林,允许设府自置官吏。这种官吏叫家令、私府长、家丞、食官,等等。历代公主待遇很丰厚,特别西汉成帝时,公主和侯王一起侵占了数量极大的田地和奴婢,影响了皇权的安定,所以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下诏公主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奴婢不得超过一百人。
娶一位公主等于富贵一辈子,这也成了古代许多男人的理想,能娶到公主成为驸马的人,常常把公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作为升平公主的丈夫郭暖,按照惯例,娶了皇帝的女儿,成为皇帝的乘龙快婿,官位显赫,财源滚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本应在公主面前低眉俯首,言听计从才是,升平公主本也希望高高在上地享受这样的尊宠,但是这个郭暧,偏就一副刚直不阿的性格,不想纵容升平公主的皇族脾气,还偏不信邪,动手打了公主。面对升平公主委屈的哭诉,皇帝并没怒罚郭暧,反而教导公主不要呈强仗势,要明白是非,做个贤德的妻子。皇帝的这一超常行为也让人惊异,常说打自己的女儿等于打自己,这等藐视皇权的人岂能容忍?这也算是一个难得明智的皇帝,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权无论多大,还有法与礼制约着,升平公主能知错就改,变得谦逊有礼,贤慧有德,致使这个看似公主受侮的故事成了后人口中的佳话。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