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个强盗便又将散落在地上的字画古玩一并收拾起来,打上包袱背在身上,准备走人,那强盗头子刚要出门,回头看了一眼半躺在炕上的童冠文,嘴里“咦——”了一
60
声又走了回来。
童冠文以为要杀他,便跪在炕上一个劲儿地磕头,“大爷饶命,好汉饶命……”
强盗头子也不理睬他,把短枪往腰里一Сhā,说:“县长大人,你甭害怕,我给你破破财,消消灾。”说着从童冠文的脖子上取下那块玉佩,看了看说:“这倒是一个好东西。”顺手就戴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出得门去,一个唿哨,转眼工夫一伙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原来童冠文虽任县长多年,却有夜里不穿衣裳睡觉的习惯,这伙蒙面强盗闯进来时他全身**着,一丝不挂,刚起身就被一把大刀逼住,靠在墙上动弹不得。他光着上身,下身还在被子里,被子的一角盖到肚皮。眼睁睁地看着几个人翻箱倒柜地将他的金银珠宝拿了去,既心疼又害怕,又毫无办法,他心存侥幸,这些土包子不识货,只拿了金银珠宝,那些古玩字画被撇在一边没有动,他暗自庆幸,正在这时,强盗头走了进来,又让那几个人拿走他的古玩字画,“完了。”他在心里十分痛苦叫着。
恰在这时,那强盗头子回头看见他胸前的玉佩,在夜色中出奇异的五色光彩,那光彩吸引了他,便顺手又拿了去。童冠文这下子绝望了,他知道古玩字画虽宝贵,却可以再买,但这玉佩却是世上珍品,千年难得!在他的收藏中恐怕也只有这块玉佩可以独步天下了。以他的眼光第一次见到玉佩就断定此乃非常之物,定然不凡,后经仔细揣摩就更加确信它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所以整天挂在腰间,玉不离身,悉心养护,即使睡觉时也要取下来挂在胸前,不曾想今日……
童冠文呆呆地靠在墙上,一动不动,心中充满了痛苦
61
和绝望。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股恶臭熏醒,这才觉那股臭气来自被窝。原来童赵氏被吓昏过去,大小便失禁,屎尿弄了一炕。童冠文也顾不了许多,慌忙摇醒童赵氏,那女人醒后嚎啕大哭,这哭声又使童冠文想起了什么,他忽然感到有什么不对,想起了女儿童娇,于是急忙披上衣裳浑身臭气地冲到隔壁房子,却见房门大开,屋里空空荡荡,童娇已不见踪影……他几乎要昏死过去,连忙又喊又叫,引得村里人纷纷跑来看个究竟,问了由才知道是遇上了刀客,生了抢劫。于是有人端来水,让童赵氏擦洗干净,穿上衣服,然后分头四下呼喊,寻找童娇,然而直到天明也不见童娇的影子。
27.第四章(6)
( 童冠文垮了下来,仅仅一夜之间,就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他多年的心血被强盗抢劫一空,玉佩也被抢走了,女儿也不见了,八成是被那伙蒙面强盗带走了,看来童娇定然凶多吉少……几天下来,童冠文一下子变得又瘦又老,目光呆滞,这沉重的打击使他完全变了一个人。ww童赵氏也没有一点主意,终日号哭不止。于是童冠文回到县城,将剩下的物品卖了,找了一个便宜客店住下,四下打探女儿的消息。
童冠文那天见到玉佩,以他的眼光大眼一看就断定它不是寻常之物,从玉质到琢雕手艺都称得上是完美无缺,精美绝伦,玉佩温润泛蓝,纹理细腻,隐约可见水波涌动,又似白云在蓝天浮游,云龙仙凤犹如活的一般。更奇的是,到了晚上,那玉佩竟出一种奇异的光彩,如五色彩虹在夜色中,十分好看,还有玉佩背面的八个鸟虫字体“受命于地,既寿永和”更使他如获至宝,他确定玉佩是秦朝之物,而且与传国玉玺有某种关联。他本是一个文人,通晓历史
62
博采美文,自己虽无建树,但对古玩珠宝以及字画鉴赏还是有相当的水准的。ww自到蓝田以后,他翻阅县志,博采野史,对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有所了解。
《太平御览》中《玉玺谱》记载:秦始皇时得蓝田水苍玉。命李斯篆文制为传国玉玺,八面正方螭纽,以鱼虫鹤蟮蛟龙皆水族物刻之。文曰:“受命之天,皇帝寿昌”或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始皇横扫**之后,决定开帝王印玺新风,把以前皇帝使用的金玺改为玉玺,并指定这块玉玺可以永远传世,谁拥有它谁就可以坐拥天下,谁就是皇帝。于是在全国诏示寻找美玉,始终没有找到。后来有人在蓝田山看见凤凰栖于石上,赶而不飞,这凤凰本是吉祥之物,她恋于石头,有人便怀疑石中有美玉,便将石头献于朝廷。秦始皇命玉匠殿前钎解,只见壁光水波晶莹闪亮,温润泛蓝,苍翠庄雅……在场文武百官无不惊喜万分,原来竟是一块旷世美玉!丞相李斯当即跪奏:“此乃蓝田水苍玉,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里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此正‘五德’俱全,好为吾皇陛下传国玉玺,永保世代皇福如海,江山永世不衰,正天赐良物良机,臣伏祈诏示。”秦始皇听了大喜,遂命丞相李斯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以鸟虫体刻于其上,蓝田玉从此美名远扬。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沉覆,急投此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玉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于是玉玺失而复得。秦始皇死后,秦王子婴将它献于汉高祖刘邦。后来到了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玉玺打王寻、
63
苏献,崩其一角,用金镶之,此后便有“金镶玉”之说,金玉交相辉映,光彩夺目,更增添了玉玺的美貌。后人常说:“有眼不识金镶玉。”便是指此。后来几经乱世,传于唐末,公元九三六年,即清泰三年丙申十一月,唐废帝李从珂携此玉登元武楼**而死,从此玉玺下落不明,成为千古迷踪。
童冠文到蓝田以后,曾听到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那是县门街与玉山路交接处一个玉石店里的老人告诉他的,他喜欢收藏玉石,经常光顾玉店,而这家玉店里的老人打制的玉器在县里比较出名,老人知道他是县长,为他打制玉器时也十分用心,经常将一些上好的蓝田玉留下让他挑选,童冠文也自是好眼力,挑选的玉石别具匠心,让老人叹服。老人没上过学,虽打制了一辈子玉石,毕竟还是没有童冠文见多识广,也时常向他请教,童冠文指点之后,老人的活计也大有进步,生意也就比以前好了许多。他们熟悉了,话也自然多了,在一次谈话中老人就给童冠文讲了这个传说。虽然老人只是当作传闻来讲的,但他讲得十分认真,似乎有鼻子有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童冠文就此记住这一段话,只是他也并未当真,听后一笑了之。
28.第四章(7)
( 那一天,童冠文又来到玉石店,他们照旧聊着玉石,老人就说:“你知道不知道传国玉玺?”童冠文说:“知道啊,那是蓝田玉。***”
老人说:“传国玉玺是咱蓝田玉,它是‘夜吃四两砂,日拓千张纸。’就是说一晚上能吸四两朱砂,白天能盖一千张纸,不用蘸墨,那可真是一块好玉啊!可惜后来它失传了……”
他叹息着,又问道:“你知道不,传国玉玺其实有两块。”
童冠文睁大了眼睛,“怎么是两块?史书上说的是一
64
块嘛。”
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是两块。”于是,老人就给他讲了一个传说。
那个传说是这样的:
秦始皇得蓝田石后,命玉匠钎剥,结果钎剥出一大一小两块相连的旷世美玉,丞相李斯奏称:“此乃蓝田呣子水苍玉,万世难得,乃天赐吾皇陛下良物,实乃天意,正合陛下统一天下。大玉可制成玉玺世代相传,小玉可制成玉佩,吾皇陛下亲身佩戴……然此物乃上天所赐,只仅吾皇一人掌握,万万不可离身,不可赐人,否则呣子离异有违人伦天道,恐有乱世亡国之忧……”秦始皇大喜,遂命李斯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母玉,为阳体鸟虫书,制成玉玺传国。篆文“受命于地,既寿永和”刻于子玉,为阴体鸟虫书,制成传国玉佩。母玉八面正方螭纽,雕以鱼虫鹤蟮蛟龙等水族物,子玉左云龙右仙凤清水浮云蓝天皆天上之物。母玉镇国治天下威慑四方,子玉洁身束皇宫永葆福乐。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将六国美女尽充其阿房宫,大约有一万多人。一时阿房宫里美女如云,遍地锦缎。恰巧里面有一个女子韩妃,长得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又善歌舞,工诗词绘画,多才多艺,原是燕太子丹的妃子,极为燕太子丹宠幸,燕国灭亡后也被一并充入秦宫。秦始皇尤其喜爱韩妃,对她也百般宠爱,那女人也曲意逢迎,后来在一次驾幸之后,秦始皇一时高兴忘了李斯的话,竟将玉佩赐与韩妃。秦始皇死后,宫内凡没有生子女者尽数被秦二世胡亥殉葬在秦始皇陵,韩妃无有子女,也被埋进秦陵,
65
从此以后玉佩失传……
老人说着长叹了一声:“唉,秦始皇也真是糊涂,咋能把传国玉佩送人呢?自那以后秦国大乱,秦二世杀了大公子扶苏,赵高杀了丞相李斯,陈胜吴广起义……直至秦国灭亡,这都是呣子玉分开引起的啊!看来世上的事都是一样的,呣子分离家破人亡。没想到燕太子丹用勇士荆轲没能杀了秦始皇,他的女人却使秦国灭亡了。唉,女人,狗日的女人!有多少朝代都是被她们葬送的……”老人不住地摇头叹息,为那些久远年代里的故事感叹。
童冠文那天见到玉佩,断定了它的年代,看到玉佩背面的鸟虫体以后就想起了老人的话,他当时就想到了传国玉玺,他既兴奋又惶恐不安。他记得当时自己还戏谑地问老人:“这么说来,天下安定不安定与传国玉玺和传国玉佩有关?”
“那当然了,”老人说道:“听先人说,两块玉在一起可保秦朝不灭,江山万代。如果这两个玉分开,必定天下大乱。要是两块玉都毁了,将会有一场大灾难生……”
童冠文问道:“什么灾难?”
“不知道,”老人想了想,说:“也许是大水灾,也许是大旱灾,也可能是战乱……听先人说,反正是很大的灾难,而且将会无休无止。”
童冠文说:“依你这个说法,传国玉佩应该在秦始皇死后就与韩妃一起殉葬了,也可以说消失了,传国玉玺也早就消失了,是不是应该生大灾难?”
老人听了淡淡一笑,说:“这是一个笑话而已,你不想也就没有这事嘛。再说,几十年几百年的江山也可以说是太平了,就看你咋样看待它。可再长的江山也要灭亡的,天下久分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这个道理……再说,那两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