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山柏风雨如啸,
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
古台石蹬悬肠草。
老人的声音嘶哑而悲怆,唱着唱着就流下混浊的泪水。
蔡河生知道,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老夫采玉歌》,而眼前这位目不识丁的老人却能完整的吟唱。他被老人的歌声触动,不禁伤感起来,老人悲戚的歌声使他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蔡家的家世,这时候他竟可怜起眼前的这位老人了,内心里对老人凄苦的生活境遇深感同和理解。当然他的理解毕竟是肤浅的,因为他没有老人的那种经历,而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采玉生活的人永远也不会懂得老人此时的感受,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也只有采玉人才能真正理解。
进入秋天,天渐渐凉了下来,高级小学还是那样,月考、季考一成不变地进行着。蔡河生虽然每次都顺利通过,也屡次得到高先生的夸奖,可从心里讲,他已经开始厌倦这种生活了。念背写,作诗联句,写八股文章……高先生常挂在嘴边的“文章千古事”,在蔡河生看来,千古文章实在是遥不可及的,他十分苦恼。每每读及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诗词时,他就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他明白自己不但缺乏才气,而且还缺少毅力。和大师相比,他觉得自己就像爬伏在地上的小甲虫在仰望日月的光辉一般,他感到自己明显地信心不足。而童冠文的下台又使他受到沉重的打击,他觉得自己没有生活的目的,他不再想着奋斗,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