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之上一片哗然。帝座上的人沉吟片刻,挥了挥手。执殿太监会意,宣披香上殿回话。披香说是洗澡的时候看见的,但是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说话的时候小丫头都要吓死了,哆哆嗦嗦,站立不住。
皇上转头问道:“护国公,你们是夫妻,难道——”
杨不愁看了纪青月一眼道:“圣人有训,明火不相亲。微臣不知。”
就是说老夫子们说了,夫妻Zuo爱的时候不要点灯。所以小杨不知道!好一个受礼重教的杨大将军!我暗自感叹,四两拨千斤,还拔高了自己的形象,不愧为官场上混的人。
皇上也不是好糊弄得,又问纪青月:“安平公主,谁让你查的?”
纪青月道:“当年,此女病卧途中。家母见其可怜,便救来家中。虽然她辩称记忆全失,却神情闪烁,偶尔有非我国中人言语。家父已经心存怀疑。圣旨初下,我虽有书信回家却不知为何没有寄到。家父情急之下,才采纳此女建议,替嫁而出。伺候,家父心中一直不安。待见得我时,说起书信一事,均觉奇怪。后来,在此女住处的青石板下发掘出我的书信。家父才知上当受骗。可是,木已成舟,太师虎视眈眈。才甘冒欺君之罪,期望有朝一日戴罪立功。并严密监视此女。”
我靠!明明是你们纪家给我吃药,害得我记忆全失,现在说的好像是我故意装的!不过,我初来时,应该是记得来处的。想到这里,心中总算有些踏实。不是穿越时的不可逆转错误就好,也许还有解药,可以让我找回记忆。
纪青月继续道:“小女留在护国公身边,一为保护公爷,二为监视此女。公爷途中遇险,此女因被通缉,正试图逃往诸汗,将我国内情报送出,以求将功赎罪。彼时,公爷虽不知她身份,但心中已生疑惑。回来后曾说与小女。但是公爷政务繁忙,小女便着手调查。现查明,一年前诸汗国王叔叛乱,被现诸汗国国主生擒斩首。王叔有一女,为嫣梨公主,在战乱中逃脱。诸汗国国主通令草原,缉捕此女,我国亦收到文告。”
说着从怀里掏出两张纸,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此文告本应送往礼部,却阴错阳差被留在刑部,积年存灰,无人探问。小女亦是翻查很久才得到。此外还有小女亲赴诸汗国取得的诸汗国文字的通告,请圣上比对!”
Orz!佩服佩服,原来上次她回沙棋关就是干这事儿去了!那时候我还生孩子呢!
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
“哼!”皇上突然扔掉那两张纸,喝道:“杨不愁!你可知罪?”
杨不愁伏地道:“臣疏于查证,致使窝藏敌犯,臣知罪!”
早有健妇走上前来,要扒我朝服。我赶紧拦住:“慢着!”
声音大了点,举坐皆惊。我尴尬的咳嗽一声:“这东西很贵重,弄坏了不好。我自己来。”摘冠卸珠,脱去华服,只着白色中衣,重新跪伏在丹跸之下。
我其实是不想让他们搞得我很狼狈,又输人又输阵,便宜死纪青月那家伙。
皇帝问道:“左红锦,你可知罪?”
我回道:“若真如纪小姐所言,红锦知罪。不过,红锦的确不记得当初之事。也曾记得纪小姐提到过,红锦服了什么江湖奇药,以致记忆全失。此事,可请洛大侠作证。”
“咯咯”是小孩子的笑声,可能是太子,大概觉得很好玩。
有殿官已经高声宣召,洛玉箫很快走进来,我猜他大概在队尾。
“洛卿家,此事当真?”
洛玉箫没有立即回答,我趴在地上,无法看见当时的情景,但是洛玉箫终于说道:“事隔太久,已经记不清了。”
地毯泛出一股檀香的味道,我忽然想起禅家了。具体什么词已经不记得,但是所谓是为不是,不是为是,存乎一念,观乎一心。
洛玉箫这个回答,已经动摇了他的誓言了。是与非,一念之间罢了!
“洛卿家,你但讲无妨。就算左红锦是你救命恩人,朕也会为你做主。需知国之大义要高于个人恩怨啊!”皇上循循善诱,我脑子一遍又一遍的想,有什么办法呢?
洛玉箫道:“皇上,草民的确记不清了。不过,草民以为是否为诸汗奸人有待商榷。”他顿了顿,大殿上寂静无声,洛玉箫道:“方才安平公主说护国公遇险时,此女正试图逃往诸汗。可是,安平公主又说诸汗正在通缉此女。左红锦若是从诸汗国中逃出来,断没有自投罗网的道理。”
我悄悄松了一口气,心道:你怎么把我的台词都说了?不过,要是我说可能就是强词夺理,你说大概可信度比较高些。也算帮我了。
皇上还没说话,纪青月已经尖叫起来:“她是通风报信,护国公遭到驱逐,我国中内乱,她要告知诸汗,以求免罪!”
“咳咳!”皇上咳嗽两声,纪青月猛地住嘴。“扑通”,洛玉箫也跪在我身边。
“左红锦,”皇上的声音,“洛大侠为你说情呢!”
我道:“罪妇感激不尽。不过罪妇实在不记得往事,无法自辨。吾皇英明,定能还罪妇清白!”咚咚咚,我磕了三个头。人在古代飘,哪能不磕头!何况为了自己的小命。
“左红锦,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不为自己辩解,可就再也没机会了!”
我听着这话别扭,分明是不相信我忘了。除非你把我咔嚓了,只要你敢留我一命,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是“肖申克救赎”!我做好最坏的打算,摇头道:“陛下,罪妇的确不记得了。罪妇甚至连姓甚名谁都不记得。只记得醒来后在纪府调养,对外说是纪府的二小姐。”
“你胡说!”纪相反应过来,蹦出来呵斥我。
我看他一眼,索性连磕头都免了,直接跪立着,把头扭向一边,不理他。
杨不愁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
“讲!”
“臣在途中的确怀疑此女系诸汗奸细,并想带回沙棋关。途中也曾旁敲侧击,提及诸汗之事,可是她答非所问,似是浑然不知。臣也曾用诸汗方言试探过她,她也不曾有反应。当时,臣以为,若非此女伪装太好,就是真的不记得了。没想到,快到边关时,此女趁微臣重伤,独自离去。微臣以为她要向诸汗报告,所以迅即起兵,并派人把守各处要隘,查探此女下落。没想到此女避居水勺窝村,驻足不出。并……并为微臣诞下一子。此事有万统制可以作证!”
“哦?万统制,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