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试炒股
这两天楚凡呆在家里没事,又研究了一番股市的基本理论后,便准备正式开始炒股了。
他倒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对炒股的知识掌握地差不多了,才想正式开始『操』作的。恰恰相反的是,他看得越多,就越觉得『迷』糊,如果真要等他这样真正把大部分的理论都研究清楚再开始『操』作,那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所以他打算一边试着实际『操』作,一边再慢慢学习,积累经验。理论只有联系了实践,才能掌握地更快更牢。
况且,在他看来,炒股心态才是最重要的,而知识只是次要的。
那种涨了想等涨到最高才抛,跌了非得要赚回来才肯脱手;赚一点就欣喜若狂,沾沾自喜,亏一点就要死要活,提心吊胆的人,除非真的是无敌幸运星,否则十个就有十个要亏。
炒股其实很需要一颗平常心,虽说要一直保持古井不波的心境几乎不可能,但至少要做到能平静地面对一时的得失。忌搏、忌追、忌贪,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收放自如,这才是炒股最重要的一点,比再多的理论都有用。就像赌博一样,心理素质过硬的赌客,永远不会把自己的『逼』上绝路;而技术好,心境不宁的赌棍,则很容易大起大落,大起时固然无限风光,但一旦大落则意味着永不翻身了。
从这点讲,楚凡的心态和个『性』是比较适合炒股的。一般和金钱有关的事情,都不会让他的情绪受到太大的影响。想他知道自己中了一亿后都能那么快地平静下来,还有什么和钱有关的事情能让他激动或者沮丧呢?
决定亲自『操』作炒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之前买的几支基金全部卖了。
基金是基金管理公司把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他们进行『操』作,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其实说直白一点,就是找一些理财专家帮你理财而已。
楚凡之前买的几支都是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也就是由这些基金管理公司挑选几十支股票来进行投资,把风险分摊,就是俗话说的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之所以把基金卖了,是觉得既然自己要亲自『操』作了,那也就没必要再让基金公司帮自己投资,还不如把钱腾出来,买进自己看好的股票。
不过他虽然把基金卖了,但是心里的打算却和基金差不多,也是要多买几支股票降低风险。其实就是自己构建一个投资组合而已。
本来他最初是打算做长线投资的,但在后来研究的时候发现,做长线也就是选一些有实力、有潜力、发展稳定的企业的股票长期持有,并不特别关注这些股票短期内的涨跌。如果这样的话,倒和自己去年买了股票后的情况没什么两样,买了就丢一边,过很长一段时间再看看,比较轻松。
不过随着他对炒股的研究,也慢慢产生一丝兴趣,因此现在改变了主意,暂时不准备做长线投资,因为他觉得那样就体会不到炒股的乐趣了。他打算还是先做做短线或中线的投资。
做短线投资区别就在于挑选的股票不同。长线投资挑选的是稳定的,发展势头向上的股票,而短线投资挑选的是短期内有可能大幅上涨那种,并不在乎长期是否有潜力。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低买高卖,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较高的回报。不过高回报,也就意味着高风险,谁又能肯定自己买进后就一定会涨呢?
即使打算做短线投资,楚凡还是考虑买几支稳定的,长期发展势头良好的股票,类似基金中的重仓股一样,作为他自己的投资组合中的主力军,降低风险。
接下来就是选择这类股票的事了。本来楚凡个人是很看好腾讯的股票,认为在未来几年内都应该是上升势头。可惜腾讯的股票是H股(港股),国内的个人投资者是暂时买不到的,所以他只好作罢。
考虑到要发展稳定,楚凡把目标锁定在了国内几大经济支柱型产业的股票上去。因为只有像能源、地产、金融、通信这些行业的大企业,才有能力保持长期稳定和比较高效的发展。而像IT行业,虽然很容易创造股市神话,一夜暴富,但也很容易迅速跌下来,倾家『荡』产,非常不稳定。
他在随意浏览了一下股市行情后,最后选定了四支股票作为自己的“重仓股”,其中能源、银行、保险和地产各一支。当他买完后,突然想起辉煌也是上市公司,于是搜索了一下,果然找到了辉煌地产的股票代码,又看了下最近的行情,走势还算平稳。略微思索了一下后,他一口气买进了一百万的辉煌股票。因为他觉得只要这次五『色』树林的销售理想,辉煌的股价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这样一来,他的主力股包括辉煌地产在内就是五支,共计两百五十万左右。
然后他又看了看以前买的一些股票,最后保留了两支,其他的也全都抛了。这样他的帐户里就还有三百万左右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