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虹日映血 > 第十三节 医院

第十三节 医院

过了年,医院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丁勉和叶老先生反复推敲后,同时让张德地也提了自己见解,制定出医院的运行基本方式和管理模式。在开业前丁勉把全体人员召集在一起,宣布了他们的总的工作原则。

医院前面设有门诊部,后面是住院部,两部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大夫轮流在两部值班。病人到医院来,先由门诊部大夫诊断后在决定是否住院,住那个科。住院大夫每天上午卯时共同查房,联合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有疫病特征的病人,先在专门的病房观察诊治,确是疫病的,劝其移地治疗。

护士和大夫一样分两班轮上,负责查房、送药、换药、打扫卫生等。

对受病人欢迎的大夫和护士月底将有奖励。对病人意见多,工作失误多的大夫和护士,月底受到惩罚。对失误不断,屡教不改的医务人员将予以解聘。

其余各细节规定由叶老先生、丁勉、薛雪和叶天士分别制定。

又过了一个月,医院开张了,对于这样的新事物,一开始大多数人都采用观望的态度。只有那久病不好的,病情过重的才入院医治。虽然医治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但已是大大的提高了成活率。特别是有了外用的消炎药,一些常见的生疮化脓、刀枪伤、跌打外伤等治愈率很高。渐渐的人们习惯了这个事情,医院热闹了起来,治病的、抓药的、换药的、住院的、看病人的熙熙攘攘,各种商贩游人也往这里汇集,这倒成了京城里一大热闹去处。

问题随之来了,首先医院小了,原想开个小一些的试试,谁知这么快就不够用了。再者能保证治愈的病太少,成药太少。特别让丁勉感到不妥的是有些病人因为怕是传染病竟只能往外推,可在这时的医疗条件下也只有如此了。还有就是医院的管理也有许多漏洞,要及时予以弥补。

丁勉和叶先生商定后,马上开始了医院的扩建工作,就在原来医院的院落后面,“仁济堂”又买下了五倍于原来面积的地方开始建新的医院。也是当初就有扩建的打算,准备工作很快就绪了,新医院的建设很快进入了基础建设阶段,李立、李柱子、谢全林几个人几乎就住在工地上,丁勉和叶老先生也经常到那里看一看。

在医院里,丁勉制定了例会制度,各科室五天一会,全院十天一会。在例会上各级主管人员及时将工作中的问题公布于众,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大家讨论。议定以后的规矩就成为医院的规章制度,大家共同执行。只有医药的事情急也急不来,丁勉想到仅靠中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是要积极努力地研制出一些西药才行。

为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丁勉每天都要在医院里呆半天,另半天回去做实验。有时在医院里或走在街上丁勉都会生出许多新想法,比如他看到有些病人的情况他觉得要在医院里开始做一些手术,因为有些病人明显的只用做一些简单手术就可能很快治愈。但是做手术的条件不够,消炎问题虽算是初步解决了,手术用品现在都可以开始准备,关键是没有麻醉药。还有就是瘟疫的问题,人们对像肺结核、疟疾等经常发生的疾病束手无策,有时甚至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但这些都需要西药才能治愈。想到这些丁勉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静下心来,丁勉认真思考了这些事情,觉得自己可能总在想最终结果,实现这些结果的过程不就是创造吗!这些事情自己知道有人已经做成了,既然有人能做成,自己也可能做成。一时做不成难的,自己可以从容易的入手,然后逐步克服困难就可能成功。他先找人做成了手术刀,手术钳,镊子等工具和羊肠线等物品。丁勉查到书上说名医华佗首创以曼陀罗花为主的「麻沸散」能令人麻醉。只是这「麻沸散」有毒,要控制好用量方可使用。丁勉几经实验制作出了「麻沸散」,最后将实验品在动物身上进行反复实验,慢慢的掌握了使用规律,直到能控制住用量后他觉得可以在医院试用了。

一次,几个汉子抬着一个病人到了医院,只见病人脸­色­乌青,躺在床上直哼哼,丁勉跟着叶天士诊治。据家人述说病人三天前开始肚脐周围痛起来,慢慢传到右下腹,疼痛难忍,最后疼的竟在床上打滚。痛喊了两天,找了几位大夫都束手无策,眼看今天是不好了,喊疼都没了力气。叶天士检查后说是肠子堵了,一时也是没有好的医治办法。丁勉看了病人的情况,他认为按病人疼的部位和症状来看这应是阑尾炎,一个小手术就该能解决了,可眼下只能看着他死去。好在医院里已有所准备,可以试试用手术治疗。

他对家属道:“我们这里倒有一种办法可能医治他,只是需你们同意,后果自负。”

家人问道:“是什么医法还要签此命状?”

丁勉想他们也是不信,就解释道:“他患的是盲肠炎,人的肠子后有个小尾巴叫盲肠,如果盲肠破了就会化脓发炎,慢慢就会像他这样直至疼死。如若你们愿意,我们就用手术的方法把他的肚子开个小口把盲肠割掉,这样他就可能得救,当然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成。他的病情已是很坏了,这办法兴许能成。”

家人踌躇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在手术保证书上签了字。丁勉让一旁有些惊呆的叶天士帮助自己,在早准备好的手术室中他们用了一晌的时间做好了手术。也是病人体质不错,也是丁勉他们早有准备,过了几天病人真活过来了。这事又引起了京城里的轰动,一时间要来看神医模样的,要来让神医给做手术的络绎不绝,把丁勉搞的是头昏脑涨的。不得已丁勉让师傅和师兄去对付这些事情,自己躲在家里继续做研究。

医院按计划扩大了规模,各项工作也走向了正规。手术虽只能做一些小手术,但这已使“仁济堂”声名日隆。就连王公贵族、衙门官吏也有到这里医治、寻药的,更有些外州府的病人不远千里前来投医的。“仁济堂”医院的大夫诊疗水平也越来越高。丁勉觉得医院的事情自己可以先放一放了。

一天丁勉正走在回家路上,突然几个大汉将他架上了一驾马车,他被蒙上眼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被拉进了一个院落。解开眼一看,院子里站着十几个汉子,为首的一个身材中等、四方脸的魁梧汉子冲着丁勉一抱拳道:“欢迎神医光临,多次去请神医都忙。无奈用此下策,还望神医见谅。在下福威镖局当家:杨名,久闻小神仙大名,早想一会,恰又逢神医艺高,救了敝局下属,只有把神医请来当面致谢了。”

只见后面一位汉子上前一跪,仰首对丁勉抱手施礼道:“在下乔雨楼,多谢神医救命之恩。”冲着丁勉嗵、嗵、嗵连磕三个头。丁勉一看是前些天手术救的那个盲肠炎患者,再看其他人中好几个都是当时抬他去的人。

丁勉忙上前搀那位汉子,嘴里说道:“好汉请起,好汉请起。大夫治病救人,乃本分也,好汉千万不要客气。”心里却在想:谢人也不必采用这种方式吧。

杨名伸手让道:“请神医屋里坐,来屋里坐。”

进到屋里,只见八仙桌上已摆好了酒席。杨名拉着丁勉坐在上座,开口道;“今天神医光临,敝局真个是蓬碧生辉。”说着举起酒杯道:“来,­干­了这杯酒。”说完领着在座的大汉们一饮而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