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虹日映血 > 第三十一节 朱三太子

第三十一节 朱三太子

第二天,袁宗弟带着他们三人到山寨里各处去转了转,丁勉看到这些大顺军的战士一个个衣衫褴褛,面目­精­瘦,脸­色­惨白。看来是终日在山洞里度日,营养不良,缺少补给。但丁勉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他们在坚持着,他们才是­精­英,要尽快把他们转到川南去。这些大顺军战士看到袁宗弟来了都起身站立致意,有的战士喊“大将军好”,袁宗弟答道:“各位兄弟好!”看到战士们表现出较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丁勉也感到高兴。

转着看着,陈近南和杨名两人见袁宗弟对丁勉亲近了许多,再看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的情况,俩人隐隐察觉出丁勉到这里来的深意,他是要组建自己的­精­锐部队。两人的感受却有不同,陈近南觉得丁勉做事历来想三步做一步,今天的这种结果丁勉他恐怕半年前就已经想到了。虽然对台湾的延平郡王郑氏家族,陈近南还有些效忠的思想,但听了丁勉说要全心全意为大众谋利益,看了丁勉的一些所作所为,心想他虽然有三百年后的思想,但终归是个孩子,他能抛开良好的生活环境,放弃大好的前程来为穷苦百姓奔走,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自己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子还有什么想不开的。看这孩子做事沉稳、老练,一副大家风范,如果大家真能像他说的那样­精­诚团结,努力奋斗,大事必成。自己作为一帮之主有责任做好团结大多数人的工作,真若如他所说,各帮派结成联盟,将来成了大事,也算对国姓爷有个交代了。现如今丁勉要以这些人为班底组建军队了,这个主意不错,这些人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若能为我所用,定然能在日后的战斗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三百年后的想法就是非同一般,大事可期,大事可期呀!想到这里他也开始筹划着如何以天地会为班底组建军队的问题了。

陈近南在这边想着,那里杨名却另有想法:他对丁勉早有认识,这位小爷思路不同常人,满脑子奇技­淫­巧,到处都想捞银子、赚票子,是个商界奇才;及之丁勉离了京城,路上看他做事有章法,指挥若定,好像不止商人那么简单,就连陈近南这样的老江湖都与他形影不离的;到了夔门山寨中,听他一番见解方知他不仅是个­精­明的商人,而且还像一个政客,一个反贼,他想拉起队伍和满清­干­;他处心积虑,事事先机,言谈举止一副领袖风范;今日见袁宗弟对他态度不同一般,又见到这些山中的反贼与自己坛里那些乌合之众明显不同,看来他要以这些人为根基组建自己的军队;这位少爷让我跟来看这些事无非是想拉我入伙,原来自己还想把他拉进自己的组织呢,是呀,入伙可以,谁来当这个家,听他说的那个意思是集体领导,那也要有个说话算话的头吧;看他那样子是自己要当那个头,从原来的架势就看出陈近南是要跟他了,今天一看像袁宗弟这样久经沙场的巨枭也要从了他了;也难怪,昨天他一番说教让自己都有些心动呢,是呀!现在只有合起伙儿来才有可能和满清、和吴三桂斗,只是让自己带着百万徒众跟了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别说自己愿意不愿意,就是回天坛的几个堂主也不会答应。可听他说的几点:团结大多数;集中对付主要敌人;作好战争准备,建立根据地。这些别说自己没做,可以说就是想做也做不成呀!自己整天带着徒众喊着要把满清鞑子从皇宫宝座上推下去,但总是口号多,小动作多,终是不成大气候的,有时自己也想到这一点,但都因为没有好的办法而听之任之了。丁勉说的那几点杨名是深有体会的,由于不能明确打击的主要目标,造成回天坛树敌过多,与江湖各派矛盾重重;还有就是没有良好的物质来源和后方基地,一有冲突往往是孤注一掷,损失惨重。再看这位少爷,深谋远虑,计议周详;看似在京城里大肆敛财,暗地里想的是掀起那滔天巨浪。眼下看似要到四川开矿,实则是要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要拉起强大的队伍与满人斗,这一切竟让他一步步的做起来了,而这一切又是自己没想到的。细细想想这位丁少爷以前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说是句句话有深意,件件事有目的,其心机实在是深不可测。为今之计只有顺着他的意思,先和他结盟,到时四川的物质、粮食、军需兵器等可供我使用,万一外面战败了还可以入川维持,自己的队伍强大了谁听谁的还很难说呢。

吃过午饭,丁勉来找杨名,一进屋他就问:“杨坛主,昨天的事情想的怎样了。”

杨名道:“丁兄弟,听了你昨天的话,哥哥我真是如雷贯耳,茅塞顿开呀!兄弟所说的及是,我们要团结起来反对满清,还有兄弟要在四川扎根创立基业的想法也很高明。我回天坛愿与各路英雄共举大事,他日打下江山同坐。”

丁勉听出他话里有话,也不点破,他说道;“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满清****。只是不知杨大哥下一步有何打算?”

杨名道:“送你们到了川中,我再到广东看看,也想在那里有些发展。”

丁勉道:“杨大哥的想法怕不是如此吧!恕小弟卤莽,我想大哥应是要去云南会吴三桂的吧!”

杨名道:“这,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丁勉道:“路上查言观­色­,加上在京城时也知道点消息,故而有此一问。大哥也不必紧张,会会吴三桂也是应该的。我这里也有吴应熊给写的推荐信呢。只是不知大哥想过没有见了吴三桂他会怎样?”

杨名对丁勉的话感到吃惊,但他知道丁勉神通广大,他知道消息也有可能的。他说道:“原是想见见吴三桂,看看他的意思。昨天兄弟一说他是必反的,我有些心定了,我心中实是想如何借此良机会与满清鞑子大­干­一场呢。昨日听听兄弟的安排,让人汗颜了。”

丁勉道:“兄弟倒觉得哥哥这一趟应该去,一来探个虚实,二来可根据他的说法调整我们的安排。哥哥你先去,以后传信过来就是了,过些时候我再去见见他。这次去他很可能提出让回天坛在京中举事配合,此事倒要三思而行。一来京师乃清廷心脏,满人在那里势力极强,各方必会严防反乱之事,故而成事极是不易。二来越到三藩将反之时,朝廷必是要使尽狡术,根除江湖各派反清势力,据京师眼下的情形,回天坛怕已让朝廷盯上了,直接在京师里起事怕是要伤了回天坛的元气。我的想法还是请大哥把大部分的力量用在陕甘建立根据地、建立军队上。我特别希望杨大哥以延安府为基地,若要问为什么现在一时还说不清,但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陕甘远离清廷和吴三桂的势力中心,但又是各方争夺的中心,那里一定会是主战场之一,我们的军队在那里作战进退灵活,而且能得到宝贵的实战经验。再就是陕甘地域辽阔,民风彪悍,是良好的物资和兵员基地;延安府还有今后我们非常需要军需物质的油煤。第三点,陕甘是我们出川的两条路之一,如果与吴三桂闹翻我们还可以向陕甘转移。因此陕甘我们是一定要争的,大哥若是不去,我也会派人去的,只是可能会晚一些,力量也会小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