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勉也分得了一所单门独院的大院落,雯玉、青儿和高静娴都住了进来。因为新的研究院离原来的学校太远,高小姐首先提出不想在那里干了。丁勉想想也是,一个姑娘在那里也不方便,就把她们都调到这边的学校里去了。谁知到这边高小姐一看丁勉经常给其他几个班的学员上课,一打听才知道是学的军事课,高小姐从小喜欢舞刀弄棒的,一听有这样的课,又是自己的心上人讲课,闹着丁勉非要去听。丁勉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看这个高静娴不像奸细,以后在做吴三桂方面的工作时可能还用的上,再说了自己给军校学员上课已将**的战略思想化成别人的,把自己所讲的现代战争的战例也都改成别人的,想她也听不出其他的意思,所以就让她去听了。谁知她一听竟然入了迷,节节不拉不说,回到家里还经常缠着丁勉讨论。丁勉也不知道自己这无心Сhā柳之举,竟为今后的许多事情留下了缘由。
因为有了自己的房子,加上天天能见到丁勉,雯玉和青儿都很高兴,三个人经常腻在一起。丁勉也是想弥补前一段大家的相思之苦,对她们两人格外的亲热,有时雯玉抱住丈夫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的相互亲昵也让高静娴眼热了许多,她总是利用向丁勉请教问题的机会向他表示自己的意思。丁勉虽是眼热,但现在究竟不是以前,自己在这里有重要的任务,要考虑影响问题,再者丁勉对以后社会是否实行一夫一妻制心里还在斗争,所以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犯像在京城中对公主所犯的那种错误了。
秋天的时候,高夫人和惠静师太又来了一次,丁勉把她们安排在官府驿站里住下,然后让高小姐陪着她们转了几天。丁勉叮嘱高静娴尽量多陪陪她们,当然新的矿区、研究院就不能让她们看了。自己也抽出不少时间来陪她们。高夫人见女儿在这里舒心,丁勉家业庞大,人物风采又是一流,倒也没想其他。问起女儿打算,高小姐说要在这里一直干下去,问起她和丁勉的事情,高静娴羞红着脸说起丁勉待她很好,虽没说起婚嫁,可也是日见亲近,高小姐最后加一句:“总是看丁大哥那里都好,我是不会离开他的。”看看女儿坚持,高夫人也无话好说。
惠静师太也带来王妃的话,要丁勉早做打算。丁勉一直也在想着这件事情,他打算先认下,然后能拖就拖,仗打起来可能吴三桂就顾不上这些事情了。他对师太说;“师太,在下也想攀此高枝,只是每日里俗事烦乱,忙的不可开交,时常又忘了。内心里又怕对不住人,还有些私心不好明讲,望师太见谅则是。”
师太心中也在算计,不知这位少爷打的什么主意?问道:“你有何不好明讲的?能否说给我听听?”
丁勉装着为难的样子,想想就直说道:“在下与妻子自幼青梅竹马,如今就已整日不能着家,心中甚是愧疚。若再去说起郡主的事情,一来不好张口;二来又怕她心有不愿;再说日后也怕她们不好相处。故而一直拖着没有明言,在下原想着待我这里忙过这阵子就在家里好好陪陪她,借机说了,兴许好些也未可知。不想一来二去事情竟这样了。我想师太回去将我这里的情形与王妃单说了,求她谅解才是。总之,此事只要王爷那里尚无其他,我尽是要将它做好的。”
师太听丁勉的话有几分实成,也见过他们夫妻美满。可细想一下又觉得他好似有些推脱,难道他有别的打算?亦或对平西王不看好?可他话中还是愿意的,可怜的阿珂对他也是一见钟情,她也闹着要到这里看看,亏的她没来,若是让她听了这话怕又要添堵了。再说这位少爷为发妻能如此用心,想也是个性情中人,这话中就是有几分真的,也就够难为这位爷了。想到这里师太说;“丁公子果然好性情,难怪静娴不舍离去。公子就按你的打算行事就是了,只是此事你也应上心。你也该想的到,此事有人催呢,若是哪日王爷亲自登门,这事你如何处置?还是那句话,早做打算才好。”
送走高夫人和惠静师太,丁勉感到这事情要想个万全之策才是,若她们再来几次,或是吴三桂真来了,有些破绽,更为不妥。只是要与吴三桂攀亲实在令人不爽,……,哎,搞不好这阿珂郡主真的不是吴三桂的女儿也说不定,这事还是细细调查一番。
对吴三桂派来的两个督办员,商会采用了友好而不放任的态度。这两个人一个是云南盐茶司的许积凡,一个是铸造厅的林福。许积凡看来是享受惯了,到盐源不久就叫苦不迭,整日嚷着要安逸享乐。丁勉怕他坏事就叫他到成都和其他地方去转转走走,另外让他有空去川中盐矿去视察一番。许积凡乐得自在,径直往成都去了,到那里时常有人出钱让他去玩乐,一时间他也没有多想什么,只顾的整天快活去了。而这个林福像是一个有心人,丁勉就让他在原钢铁厂内负责按铸造厅的要求制造刀、箭等兵器。由于原钢铁厂的规模有限,丁勉按上限制定了生产指标,要求他按时完成,其他各方面也很信任他,一切都由着他自己领着干。开始的几个月没有完成任务,丁勉还像模像样的把他叫去臭骂了一顿,要他写出折子上报铸造厅,让他立即想法子改进生产,三个月内要完成任务。还给他增派人手,给他出些主意以完成任务,还专门给他派了护矿队让他注意保密。丁勉看似像很信任他,还专门把矿里、铁厂里的实情告诉他;不时的让人送些密告信让他去对付;还让他去催讨制造刀、箭所得的货款,开始每月云南方面货款有白银两万多两,以后由于一干人的刻意努力每月的收入可达到三万多两。因为宁远方面提供的兵器和其他物质数量比较大,质量也上乘(丁勉曾多次前往视察刀、箭的质量),所以不管是林福在上报的折子中还是平西王府上下中对丁勉都很满意。
在康熙十一年,四川根据地的各厂矿的生产和研究院中的各种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宁远红色根据地在隐蔽中逐渐壮大起来了。康熙十一年,中华大地正处于激烈动荡的前夜。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