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任务以后特种大队大队长周强很兴奋,在偷袭昆明以后特种大队的指战员们都有了很强的自豪感和争胜心。由于大家几年的艰苦努力,在实战中特种兵显示出了极强战术素养和高超的作战能力。在进攻平西王府的战斗中特种兵从后面越墙杀入府中,那些所谓的武林高手根本没有和他们正面交手的机会,大多数都在他们的组合狙杀中丧了命。正是由于他们在王府内果敢而迅速的行动才动摇了王府守卫们的信心,从而很快攻下了王府。战后总结会上袁宗弟特别表扬了特种兵的行动,赞扬他们行动迅速果敢,狙击杀敌成果好,自身伤亡又小,弹药损耗少。他要求参谋部将特种大队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在全军发起一场学习特种兵先进作战经验的活动。这一下特种兵更抖了起来,在红军中若要谁说自己的部队好,马上就会有人说他,你们能好的过特种大队吗?许多部队的领导到特种大队去学习取经,大家纷纷请特种大队的同志去做报告。一时间特种大队的队员们成了香饽饽,很多部队的主将干脆要求把特种兵分了,一个部队分一些,也好尽快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来丁勉专门和周强谈了一次,要他们不要飘飘然,做好作战准备工作,真正的激烈的战斗还在后面呢。
接到上级布置的阻击赵良栋西路军的任务后,特种大队迅速地赶到了前线,当敌人在广元分兵以后他们就开始袭扰清军西路军。在清军前进的道路上埋了不少的地雷,清军一直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吴军怎么会突然有了这样的武器,只是觉得前面的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踩上炸弹,踩上的人和周围的同伴都会被炸上天,更多的人会被炸的手断腿折。开始清军仗着前段时间总打胜仗的豪迈气势还毫不畏惧的往前走,有些人还自告奋勇的要到前面去,可脚下的地雷也不客气,那些勇敢的人几乎都被炸飞了。再往前走,路上地雷好象越来越多了,还不时有小股吴军的骚扰,到了一些地形复杂的地方还有吴军埋伏,往往是强弩硬弓一阵箭雨,然后摇旗呐喊起来,清军前去追击时去的少了就被消灭,去的人多了吴军早已逃之夭夭,停下宿营时更有人经常袭扰,清军被搅的身心疲惫、坐卧不宁,清军的士气逐渐的降低,原来的锐气被磨去了不少,前进的速度放慢了。
过了白水以后,清军感到人烟稀少,就是到了市集村寨也是人去屋空,没有水,没有粮,一切补给都要靠陕西往四川运。赵良栋领兵到了青川县城,吴军只是略做抵抗就又逃了,青川只是空城一座。清军盘桓了一天,留下部分人守卫青川,用以接应后方补给和后续人马。赵良栋率部继续向向龙安府进发。
过了青川地形更为险要,崇山峻岭,相接而现。川西北的山很有名,刚出青川时有些山的山腰处还有那农人种植的农田,再往前走山势竣陡起来,那山上有时竟是拔地而起,石峰突兀,有些似那刀劈斧削,尖峭林立;有些凌空而接,层峦叠嶂。远望去冬天的群山看上去萧瑟而清淡,天是阴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灰的浊云竟使那连绵的山峰消没了一些。但这都不失那群山的挺拔秀美,还有那成片相连,覆盖了遍野的山松还是绿色依然。清军的大队就在这群山中绕行,而吴军则利用地形优势加强了袭扰,不仅有强弩弓箭、滚木山石,更出现不少的火枪、炸药、地雷等火器出现。开始只是一些险要的地方有袭扰者出现,后来竟是每个山口,每个山上都有吴军来干扰。清军不断派人去驱散干扰之敌,吴军大多是打了就跑,或是见大量清军前来围剿,他们也都四散而逃了。就这样,清军大队就如同乌龟在爬行一般,蹒跚而行,速度慢到了极至。赵良栋心中着急,可吴军时强时弱,着实让人不好琢磨,无奈之下,只有不时派出队伍前去驱赶吴军。
当清军走到一个叫夹石沟的地方,竟遇到了大队吴军的伏击。夹石沟距青川有三十多里,沟两侧是坡度不大的土石山,山上是茂密树木和杂草,沟中间有一块高达两丈的大石头,故而得名夹石沟。吴军在沟两侧的山上据险而守,密集的火枪封锁了沟中的道路,清军不时有人被火枪击中而倒下。赵良栋让炮兵先轰了一阵,想着吴军恐怕又逃窜了,就命令清军上去搜寻一番。谁知这次吴军并没有逃,密集的火枪子弹又打了过来,清军前锋营竟被打了回来。赵良栋又派了三千多人去攻击,结果还是被打了回来。清军都觉得这些吴军的火枪实在厉害,你的箭射不到他,可他远远的就能打到你,而且吴军好像都是枪法极准,专打军官和那些高声吆喝往上冲的人,到了跟前更有那不知是什么东西黑糊糊的扔了过来,有的着地就炸,有的吱吱的作响的冒着烟,接着就是一声巨响,周围的人就被炸倒了一片。见此情形,赵良栋想这次可能是遇到了吴军大队,这次总算可以痛快的干一仗了,当下就命前锋营统领张立勤率前锋营五千多人再次攻过去。前几年在陕甘这些绿营军胜的太多了,众人都是十分的好战。而眼下遇到的吴军极是刁钻奸猾,净使那下作手段,只见他伤人,不见他人影,众人心中十分气恼。这次终于有了对决的机会,统领号令一下清军都争先恐后的往上冲。可当冲到百丈以内,吴军的密集火力猛打过来,那前锋营将士竟似那收割的稻杆一样一片片的被扫倒了,再加上成群飞来的黑炸弹,如蝗虫一般,落地后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成片的清军被炸翻在地,还有那被炸弹炸个正着者,竟是被撕扯着抛上了天。第一次遇到这样狡猾的吴军,第一次遇到如此密集的火枪,第一次遇到如此大量的手榴弹,清军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看看前面阻拦的吴军好象也有几千人,清军前锋营都统张立勤见不能取胜,只能派人回去向赵良栋求援。
赵良栋问过以后知道吴军约有一、两千人,火器犀利,还有一种手扔的炸弹,威力巨大,前锋营已经伤亡五百多人了。他命令张立勤先不要进攻,这里命火炮营全力轰炸吴军阵地,又组织清军从侧面迂回上山,争取包围吴军。正在这紧要关口,有探马来报说东路王进宝请求增援,说他们那里遇到大批的吴军,要赵良栋火速前来合兵一处围歼吴军。赵良栋和王进宝历来不和,为了在世人面前争谁是西北第一名将,两人都在暗中叫劲儿,互相比着要多杀吴军,多立战功。现在王进宝让去合在一起消灭吴军,那么最后的功劳算谁的?这王进宝算盘也算的太精了,让我去给你做嫁衣裳?没门!何况我这里也遇到了大批的吴军,这里还需要大量的增援呢,此时岂能去增援王进宝?想到这里赵良栋让探马也给王进宝传信,说西面也遇到大量吴军,让他们向这边靠过来。
清军火炮轰了半天,看看山上没了动静,这才派人上山看望,上万的清军上去一搜,吴军早已逃之夭夭。前面探马来报说见几千吴军慌慌张张的在向龙安府跑去,赵良栋急令追击,追到十里外的青箐山又遇到了吴军的伏击,伤亡几百人以后清军又是用火炮轰击一阵才又上去攻击。经过这样反复折腾,清军累的筋疲力尽,刚要扎营休息,只听传令兵来报说青川被大量吴军包围,现在吴军正在连续攻城,青川守将魏翼辉请求增援。赵良栋问:“有多少人包围青川”
传令兵道:“像是有好几万人,而且火枪犀利,城墙上都不能站人,稍有暴露就会被火枪打死。还有许多威力巨大的炸药包、手扔的炸弹,一炸起来惊天震地的,许多弟兄都被吓住了。魏将军请赵帅立即回援,晚了青川就不保了。”
赵良栋知道青川必须要保住,因为清军的粮秣补给都在那里,而且那里还是西路军和陕西联络的咽喉要道。据说有几万吴军,应该是王屏藩的主力,回去给他来个里应外合,将他们消灭在青川,以后拿下四川就易如反掌了。赵良栋率四万清军急匆匆的向青川赶去。
红军山地师没有参加最后围歼王进宝的东路军的战斗,他们提前两天到了青川。而红三军军长谭洪专门找到丁勉要求让红三军在对清军西路军的战斗中担当主力,在围歼王进宝军的后期,丁勉让他们火速赶往青川和山地师一起围攻青川。丁勉对谭洪说:“谭军长,围攻青川的目的是为了围点打援,不要急于把青川给攻下来。你们的任务很重,即要想着阻击北面陕甘清军的援军,又要等赵良栋回来以后你们赶到夹石沟堵住北面的沟口围歼他们,要坚持,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大部队的到来。”
青川,这个川西北小城,没想到在平藩战争即将结束之季竟成为一场大战的中心。这里地处山区边缘,人口不过五、六万,前几年百姓党控制四川之前,这里已经由百姓党掌握了实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的百姓党政权已经十分健全。由于丁勉早已预料这里将是未来战场之一,所以青川的工业、手工业并没有大的发展,只是以农会为根基发展了基层政权。在清军到来之前,城里的百姓都已经转移到山里了。清军顺利占领青川以后,才发现这个小城里无人、无水、无粮,只是由于这是清军西路军与陕甘联系的唯一通道,所以赵良栋留下三千人守卫,自己率大军赶往龙安。赵良栋对青川的安危并不担心,一来吴军已是四散而逃,二来就是有些吴军残部要来攻打青川,这三千人也能支撑几天。届时后队的清军会赶来,而自己也能迅速回援,消灭吴军不难。实际上他心中更倾向于吴军已向川中逃跑了,当务之急是赶紧追击,也好早日占领四川。红军山地师和红三军包围青川以后,首先用火炮和****对城里的清军进行了猛烈的打击,山地师中有大量的狙击手,那准确的射击很快将城墙上的清军狙杀殆尽,打的清军在城墙上竟不敢露头。清军守将魏翼辉见乱匪并无其他攻城动作,也曾派遣手下出城迎敌,结果出城不久大多都被****在城门附近了,无奈之下守将只得固守待援了。
稳住青川敌军以后,红三军立即赶往夹石沟阻击赵良栋的西路军,而山地师留下一部继续进攻青川,另一部前去阻击北面敌人的援军。夹石沟北宽南窄,沟北口地势较为平缓,宽约有两里,沟两侧是数十丈的山丘。红三军在沟北里构筑了几道石坝,石坝前后又挖了几排战壕。而红三军有两个师共一万七千多人,其中近半是谭洪的老部下,其余还有许多是刚加入红军的新战士,他们各种火器使用的都还不够熟练,配合也一般。只是由于前次红军大胜,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他们决心在这里与赵良栋决一死战。鉴于红三军有各种火枪有七千多支,榴弹炮有十二门,迫击炮有四十多门,其他还有相当数量的弓箭队。谭洪将大量的弓箭队和一部分火枪布置在两侧山上,大部分火枪队布置沟北口阻击阵地上,全军的火炮集中使用。这里刚布置好,清军就赶到了。看到原本还畅行无阻的道路被石坝阻断了,赵良栋知道这是遇到吴军阻击了,炮火准备以后,他立即下令前队近万人开始进攻。看敌人蜂拥而上,只听红军阵中有人高喝“预备,放!”刹时间,枪声大作,红军的几千支火枪和大量的强弓硬弩如雨点般打来,一次就将走在前面的清军****了一片。接着就是第二轮射击,第三轮射击,……,清军不断的倒下,他们没有遇到过如此强大的火力,也没有突然间遭到如此重大的损失,清军进攻队形大乱,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了。赵良栋见吴军竟有如此强大的火力,心中吃惊,这也与探马所报青川城出现火器强大的吴军相吻合,只是见这些吴军并无大炮配合,只是火枪****而已,如同上次在白水遇伏,只要很杀猛拼定能取胜。这里他命令火炮上前猛轰吴军阵地,另组织一万人开始进攻两侧山丘,又组织两万人向夹石沟北口杀去。谭洪见敌人蜂拥而上,立即命令炮兵首先攻击敌人炮兵,然后集中火力猛轰清军进攻队形。清军的大炮正在神气吼叫着,突然铺天盖地的炮弹飞过来将炮兵阵地打的人仰马翻,很快清军炮阵地被红三军的集团炮火所摧毁,接着大炮转向敌人密集的人群中,这通好炸,炮弹飞行的喧嚣,那榴弹炮、迫击炮的爆炸声,夹杂着清军的嚎叫,汇集成片,清军进攻的队列里升起一股股高高的浓烟,夹石沟地域狭窄,人多拥挤,每一炮都能给清军造成极大的伤害。清军从没有遇到过如此强大的炮火,一阵猛炸竟被吓的四散躲闪起来,队伍也乱了。赵良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恰好这时有探马报夹石沟南面发现大批吴军,数量有五、六万之多。赵良栋这才反应过来,吴军这那里是要打青川,他是要围歼我赵良栋!吴军怎会还如此多呢?青川几万,这里两万,南面五万,从那里冒出这大量的吴军,还有那大炮如天神一般,火枪看有上万支之多,难道这里竟是我赵良栋的葬身之地?
红军的炮火让赵良栋吃了一惊,但他还不想服输,这时他还以为眼前阻挡自己的是吴军呢。他心道我赵良栋怎能被先前的手下败将打败,眼下只有集中兵力攻破北口吴军阻击,回到青川待援才是,赵良栋在心里一直暗自提劲。他将自己手下几个得力干将召集在一起,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众人也说此处不是决胜之地,应立即集中兵力突围。赵良栋命手下各将严令部署不得后退,径直打回青川才是。这一次没了炮,赵良栋自己骑在马上高举清军战旗高呼道:“各将士听令,今日之战关乎生死,眼下只有拼死奋争,我等才能生还。前方就有我大军接应,各位弟兄按我手中大旗所指,奋勇向前,弟兄们,前进!”清军几万人序列而进,他们向沟北口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红三军的炮火依然十分猛烈,只是由于敌人太多了,几万人在数里宽的沟北口展开,几十门火炮竟不能挡住敌人的疯狂攻势,敌人逐步接近了红军的防御阵地,红军密集的火枪又给敌人沉重的打击。虽然伤亡很大,但赵良栋的绿营军不愧其陕甘雄师的威名,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硬是冲了过来。清军知道今日之战是遇到了强敌,只有拼命一搏方有望取胜,何况前时少败,勇气尚在,清军竟前赴后继,堪堪而进。敌人到了近前,红军又以成群的手榴弹应敌,同时威力巨大的飞雷也开始发威,那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和“轰、轰”的震天响声使人们都处于耳鸣头晕之中,清军前队竟成片的被炸飞了。清军有些犹豫了,这时赵良栋在后面挥舞军旗高喝:“弟兄们,吴逆余孽,垂死而已,今日一战,定决高下。前面就是我大军前来接应了,杀过去,杀光这些逆匪!弟兄们,冲呀!”
赵良栋一喊,众将也纷纷高呼杀敌,清军这有才从犹豫中反应过来,又蜂拥而上了。这一次手榴弹、飞雷响着,清军竟不顾伤亡,撕踩着前面的尸首奋勇地杀了过来。陕甘绿营军确实敢打恶仗,成群的清军渐渐接近了阵地,他们像疯了一般高呼着扑了过来。红三军的火力究竟弱一些,眼看着敌人冲到了阵地近前,他们也跳出来与清军撕杀了起来。在沟口防守的大多是谭洪的老部队,他们也习惯于近身搏杀,而数万绿营军更是久经杀伐,这是真正的肉搏战,双方都不示弱,都喊着杀敌;那真是大刀相迎,长枪相斗,扬手刀光,落手溅血;那兵器碰撞声、吆喝声、嘶叫声、呻吟声、号啕声和满山遍野的枪炮声交织在一起,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清军究竟多一些,渐渐的红三军在沟口的阻击的部队抵挡不住了,大队清军竟突破了红军的防线,在沟口方圆几里的地方到处是人们拼死搏斗的身影,遍地是倒下的尸体和伤者,敌我双方都杀疯了。这时只听沟南口也响起了喊杀声,几万吴军呼喊着杀了过来,清军的后队也开始了激烈的撕杀。赵良栋见前方已撕开了吴军防线,急忙命令众人不要与乱匪纠缠,赶紧撤退才是。这样清军大队前呼后拥的向青川逃去,红三军和王屏藩的吴军在后面紧紧追来。刚走出夹石沟不过五、六里路,突然听到响亮的冲锋号声,红军大部队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成千上万名手举马刀的红军骑兵,很快的冲入清军营中,手起刀落,血肉翻飞。有些清军还结伙顽抗,更有不少红军骑兵,拿出马枪一阵猛射,手榴弹成批的飞过去,把清军最后的一点抵抗的意志给冲垮了,清军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纷纷夺路而逃。这时后面的谭洪和王屏藩的队伍也赶到了,这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吴军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大的胜仗,所以这时也格外卖力,冲入敌群中见人就砍,逢人就杀,好不痛快。就这样剩下的三万多清军被红军一个冲锋打的七另八落,死伤无数,有些四散逃走、还有不少被红军骑兵的阵势吓住了,纷纷举手投降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