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虹日映血 > 第一百零八节 主动出击

第一百零八节 主动出击

丁勉和方以智把主要的工作放在部队建设和对未来战争的准备中去了。首先对各部队再次进行整编,对原吴军队伍和清军俘虏加强改造教育,其次开始实施各项防御措施,对各种武器弹药、战略物质的准备进行统筹安排。时局不断在发展,先是吴三桂降清,接着吴三桂死去,吴世蟠接掌云贵,清军逐步加强了对川陕的围堵。福建方面正在激战,各种情报显示清廷正从全国各地向四川周围增兵。

在经过一系列准备以后,红军司令部在宁远召开了川陕军事工作会议。与会人员有:丁勉、陈一炳、袁宗第、方以智、刘新定、谢全林、高静娴、郝起风和阿卡,他们是经过丁勉、袁宗弟和方以智几个人反复商讨后定下的人选。会上首先由方以智对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说:“当前四川周围清廷集中了近七十万军队,还有数十万正在向这里汇集,大批军需物质也正在调集之中,各种情况表明清军下一段的进攻主要在四川的东南两个方向,敌人要集中优势兵力向四川进攻。其目的是要占领我四川根据地,特别是我川南、川西一带的工业基地,以摧毁我军生存之根基。总参谋部分析,敌人入川可能有六条路,一是由云南向宁远方向;二是由贵州向宁远方向;三是由贵州向泸州方向;四是由贵州向叙州、重庆方向;五是由湖南方向酉阳、忠州方向;第六条路就是经长江水路向重庆方向。目前云南方面有吴世蹯余部不到二十万人,贵州方面有湖广总督蔡毓荣所率绿营兵十二万,振威将军穆占率八旗兵六万共十八万人,满清还在继续向云贵增兵。湖南方面现有满清主力二十万人,湖北方面有清军十万人,这里敌人也在增兵之中。参谋部预计满清尚需三个月方能准备完毕,届时清军将集中近百万人从几路合击四川。”

“再看我们自己的情况,现在红一方面军有三十一万人,其中第二骑兵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十万人还在西北,十天前他们已接到命令要这两个集团军赶回四川参战。估计第三集团军还要十五天,第二骑兵集团军还要近二十天才能赶到川南。中央还决定四方面军的第一骑兵集团军,第二十二军,第二十三军近八万人也向汉中靠拢随时准备入川作战。就现在的总兵力来看敌人近三倍于我军,但从我军在川陕战役作战的情况看,我军的作战能力是敌军的近三倍,所以敌人并没有对我军形成绝对的优势。当然在川陕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出其不意、分割包围等战术,是在每一个局部战役上我军都对敌人形成了绝对的优势,进而取得了胜利。而我军所具有的战略战术优势和武器装备优势现在我们还具备。但由于我们的部队由原来多种不同­性­质的军队组成,加上军队规模扩大的太快,所以这些优势被极大的减弱了。还有一个优势是我军在我们自己的根据地进行战斗,我们有广大百姓的大力支援,我们有几年来的­精­心准备,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接着丁勉发言,他说:“今天我说两个问题,一是下一阶段我军的作战设想;另一个是当前部队的建设问题。设想清军现在要进攻四川,无非想占领我川南工业基地,和成渝一带富庶的粮秣基地,以切断我军生存根基。故而我军下阶段作战分两部分,一,长远来说应以灵活多变的运动战和防御作战为主,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对于成渝地区和宁远基地能守住就尽量守,但我们决不与敌人在任何地方死拼,而是要在一些关键的地域设置坚固的防御阵地,用战壕、碉堡、大炮、****、地雷、手榴弹来消灭敌人,我们就叫他壕堑战。这一点我们的各级指挥员都在以前的军校中学习过,这种战术上次在川陕一带用的不多,敌人还没有吃足它的苦头,在座各位指挥员的铁军可要把这一战术用足了,这次要把他们所谓的八旗铁骑全部给吃掉。等到把敌人消耗的差不多了,我们的机动部队要抓住机会,一块一块的消灭敌人直到把他们彻底打败。二,短期来说敌人还没有准备就绪,而我们红军的主力已经准备了四个月了,这样我们有了机会,我们的机会在那里呢?同志们请看。”

丁勉走到准备好的地图旁,“现在,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几砣清军中,湖南、湖北的敌人眼下还不能对我们形成很直接的威胁。而以贵州和云南的蔡毓荣和吴世蟠离宁远最近,对我们威胁也最大。眼下我们最大的危机就在宁远州这里,蔡毓荣、吴世蟠将近四十万人,他们在丽江府、大姚府、东川府和昭通府对宁远形成了半月形的包围圈,这几处离宁远少不足百里,多不过三百里,待到清廷准备就绪,这里一定是他们攻击的重点。而这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就像一条锁链紧紧的勒住了我们的脖子,敌人若要集结重兵前来攻击宁远,我们将很难守住。说放弃宁远可以,但这样轻易放弃不行,大家知道我军的装备情况,过早的放弃宁远的工业基地对我军以后的作战将十分不利。有鉴于此,我军应趁敌人尚未准备完毕,对准敌人的薄弱环节,主动出击,力争撕破敌人绞索,并力求大量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那么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机会来消灭敌人?大家看,目前蔡毓荣有十八万人,他知道靠这点人是不能来打宁远的,所以清廷还在向贵州不断增兵。其次是吴世蟠的十八万人,差不多已经被打残了,现缩在云南的昆明养伤呢,相信在清军大举进攻的后,他一定会选个好时候跳出来捡便宜的。可吴军是刚刚与清军血拼一场,要他们与清军能密切配合那是痴人说梦。而吴军的兵力部署是这样的,它在昆明附近放了近十三万人,而在云南和四川的交界处布置了五万人。现在论实力,吴世蹯这一块敌人最为薄弱,而他们与清军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再看我军,我军在宁远一带有红一集团军,红二集团军和特种军集团军共约十三万人,加上十几天后从西北赶回的第二骑兵集团军就有二十多万人,另外赵良栋将军和王进宝将军的川陕防卫军约五万人也一直在雅安一带休整。这样我们对川南的敌人就会形成局部的优势。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在向这里调集。所以参谋部设想先围住敌人在云南边界上的这五万人,看吴世蹯或是蔡毓荣是否上来增援,若是吴军上来就围住他,狠狠的敲他几下,让他以后不敢轻举妄动。总参谋部认为,我军围住吴军以后,蔡毓荣一定不会休手旁观,而他才是这一次的主菜,不管蔡毓荣是来云南增援还是他敢直接进攻宁远,我们都要力争彻底消灭他,至少要极大的消灭他的有生力量。而这时敌人在湖南,广西的军队还没有调上来,我军是可以达到我们的战役目的的,这样我们就会在这次战役的开始阶段占一个大便宜,至少蔡毓荣这个汉­奸­头子不会那么嚣张了。这以后敌人可能就会接连不断的向我们进攻了。不过他们总是要来的,对我军而言这样做可以打乱他们的节奏,肯定比让他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向我们进攻要有利。”

在坐的各位将领都是跟着丁勉、袁宗弟的老部下,他们的部队思想觉悟高,武器装备好,各级指挥员大多都经过宁远军校或政治学校的正规学习,各部队也经过了几年的系统训练,应该说是红军的主力部队。前一阶段在陕甘的战斗中各部队都经过了一系列的激烈战斗,取得了一些作战经验,更重要的是红军取得的巨大胜利使红军指战员们信心倍增、斗志高昂,大家都有强烈的求战愿望。今天听了参谋长和丁政委的话,众人都露出欣喜之­色­,特别是丁勉对他们铁军的称呼使他们更感到亲切而沉重,大家感到了政委心中的期盼和重托。在百姓党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红军由小到大、由隐蔽到公开、由避敌躲闪到主动出击,一步步的逐步壮大起来。而这一切又都是在他们这位刚二十出头的年轻政委一步步指引下取得的,所以大家对丁勉是无比的尊敬和爱戴,各位红军指挥员早已将丁勉认作自己的领袖了。

是的,原来在军校中丁勉曾给大家讲过壕堑战对付骑兵或步兵的进攻可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并可以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前一段在汉中龙岗的战斗中也验证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战壕的关键的作用,在对付图海的满清铁骑的战斗中,红军以很小的代价消灭了大量的敌人,极大的削弱并瓦解了清军的斗志,最后终于全歼了陕甘清军主力,至此大家对壕堑的作战威力都有了新的认识。今天丁政委提起此来大家禁不住有热血沸腾起来,加上丁勉第一次将大家称为铁军,每个心中都洋溢着无比自豪和强烈的求战愿望,同时由于政委的话也道出了在这危机时刻大家的责任和负担也不同一般。

半年来红军在川陕的不断胜利给大家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但吴三桂重新投敌,清军不断向四川周围布兵也是大家感到了局势的紧张,这些红军的高级将领们也多次想司令部提出过一些想法和建议,红军也在进行着紧张的调动和军事准备,大家都在等着上级的决定。今天丁政委对宁远周围的敌情介绍他们大多都知道,可当丁勉说出清军整体的打算,特别是红军的主动出击计划,大家都感到十分兴奋和高兴。主动出击打弱敌,进而调动敌人,然后在运动中对敌人实行歼灭战,这是丁勉时时强调的红军的基本战术,大家都是心领神会,仔细回味又觉得实在是高明无比。这一仗将若是成功将彻底击垮吴军的信心,并将对汉­奸­头子蔡毓荣给予沉重打击。红军高级指挥员们又被这­精­妙的战役设计激起了旺盛的战斗热情。

丁勉接着说:“若是大家没有什么异议,这次战役将在五天后开始进行。会后参谋部将把战役计划发给大家,你们若有其他建议或想法,今明两天向参谋部提出,同时各部队在原来所做战役准备的基础上加紧最后备战,力求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说着他严肃的望着大家。

“下面我说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军的思想建设问题。这是一个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眼下我们的队伍壮大了,我们的装备变好了,我们的作战能力提高了。但我们也有弱点,我们的弱点在哪里?我想各位心中都应该有数,看今天到会的同志,名曰军委扩大会议,但并不是各军的高级指挥员都到了,而主要是这次参战部队的指挥员来了,一是为了作战的突然­性­,另一个原因可能同志们心里也该有所思。对!正如大家所想,在座各位就是我们红军的根基,敌人也看出我们扩张过快,我们的队伍成分复杂,我们让他们有机可乘。他们要­干­什么?据可靠情报,清廷制定了一个“分红”计划,要从内部分裂红军。而我们的监察部门多次截获敌人送给我军各级指挥员的信函,敌人对他们进行分裂诱导。更大的危机还在我们内部,短短半年时间,我军内部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拉帮结派、称兄道弟、立会结盟,无奇不有。据说什么“吴盟”、“北会”已经渗入到在座各位的部队中了,你们都察觉到了吗?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是百姓的军队,我们有党的统一领导。在目前这紧急关头更需要我们团结起来,同心同德跟党走。各位回去以后要立即开始在部队中清查这些帮会情况,若是指挥员参与的立即撤职,若是战士参与的批评教育,若是不能改正,劝其退出军队!”

丁勉说:“同志们,虽然我们发展很快,但红军的组成确实很复杂,有些是原来旧军队整体改编过来的,有些是俘虏过来后自愿加入我军的。他们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目的,有些可能真心的要跟党走,有些可能随大流,有些可能只是应急之策,更有些可能是要混进来搞破坏的。眼下我们胜利了没什么问题,一旦敌人势大,他们可能就会站到敌人一边去。可能有些同志会想即如此,为什么我们不采取断然措施,改变我军的结构呢?同志们,我们军队中大多数同志是好的,或者有些人经过教育是可以转变过来的,我党团结大多数人,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不会改变。再说我们也一直在做旧军队的改造工作,只是有些事情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困,今天开这个会,也算是给大家提个醒,今后的苦战、恶战还很多,可能会有许多复杂的情况发生,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提高警惕,防止各种可能的危机发生。若真有危机情况发生,大家一定要及时通报,冷静对待。相信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我们一定能打败任何敌人!”

丁勉的这番话让大家感到很意外,政委严肃的神态让大家也心情紧张起来。由于近来红军不断的胜利,各地百姓都踊跃参加红军,各部队的人数都是满编满员,许多要求参军的人都按红军总司令的要求编入预备役部队。但红军中确也存在一些结帮拉派的现象,只是大家大多也没有在意,今天提起来大家也觉得事态严重,这时开这种会议想来问题已经是十分突出。由于大家跟丁勉多年,今日一说大家也领会他的意图,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分清敌我,在最困难是时候才知道自己人的可贵,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团结的力量。

散会以后回到家里问起高静娴部队的情况,高静娴也说道原来父亲的老部下要更亲近些。丁勉对她道:“阿娴,这些人既然跟着高将军来了,想是他们根基是不坏的。你要及时做他们的工作,真是有不当之处可以先调换工作。说起来这几个主力部队中我最担心的还是你们第二骑兵集团军,你们部队里成分复杂,俘虏又多。不过你在那里我也比较放心,回去以后要抓好部队的党组织建设,用党员的模范作用来影响大家,相信会好的。”

高静娴想了想道:“我的政委同志,这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红二骑兵军里大多还是原来特种大队和护矿队的老同志,部队是经的起考验的,前一段在西北的战斗中大家也都表现的很好。再说俘虏不见得就不行,那老兵有老兵的不足,你说对不?”高静娴还是习惯称自己的部队为第二骑兵军。

丁勉想想笑道:“将军同志,我想的偏了,请您原谅!”说着拉起她的手道:“这一段时间你受苦了,你可好?在家里歇息几天?

高静娴微微有些脸红道:“看你说的,刚在会上说五天以后行动,我在家住几天算什么?我明天就走,你放心,你的宝贝骑兵军我一定给你带好了。”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