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有意帮助下海捞世界的农民工朋友王光,经一轮简单“面试”,决定将王光带往杭州,由古大人最后定夺.上面说过,古龙是一位将门之后,苍天有眼,仿佛是为继承家业的历史责任而降临人世.
历史有时很搞笑.中国长达五年年历史,帝王亲相等各类名人扎堆涌现,但有一现象十分剌眼,即这些所谓名人贵人的后代都一个个成过眼烟云,历史没有再一次聚焦这些“名二代”,他们终于进入寻常百姓家.
古龙这一阵子也搞得有点焦头烂额,临时政府的头目们发来指令,要调他到上海去“开创新局面”.不过他本人已有心灰意懒之意.回想他与父亲二代人在战场信马由缰,指到哪打到哪,一心为国,全然不顾自个身家性命.特别是父亲,以官场退休之年,不忘国耻,与倭寇海盗血战海疆,打了他生平最后一场浙江海疆保卫战.在众多爱国仁人志士通力合作下,全歼一心来浙沿海发横财的倭寇海盗,让他们的无本“生意”付出了血本.
父亲古汉武以一场围歼战为完美的人生之旅收官,作为一名军人,这是他告老还乡前对国家的最好报答.军人以自已的血肉之躯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尊严.
像古汉武父子这样的名将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人,比较著名的有明朝的戚继光,其父戚景通是明朝的一位将军.子承父业,戚继光从小就立志报国,熟读兵书,研习战略战术.为有效对付已经坐大的倭寇入侵浙闽,他组建戚家军,严以律已,爱兵如子,在保卫大明东南海疆的战斗中打出了戚家军的威风.保卫明朝浙闽海疆.
稍前,明英宗时期,文武双全的大臣于谦,也是是位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在明英宗被俘土木堡事件中,于谦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登高一呼,力主英宗之弟出任皇帝,在与外族入侵的战斗中,屡屡获胜,有效打击入侵者的嚣张气焰,薄大明江山.但也因此与明英宗结怨,死于后来复位的明英宗之手.于谦的气节堪比中华大地尽人皆知的宋朝抗金英雄岳飞.于谦著有“咏石灰”诗:“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非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古龙扪心自问,古氏家族从被满清皇帝收编后,上对得起烈祖烈宗,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中对得起自已的良心.苍天有眼,保全了他们父子俩在战场金身不败.他们知道,自古以来,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父子俩知道自已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尤其令他们不安的是官场生态,你卖命在前方抗敌,皇帝却听信奸臣馋言,说你拥兵自重,挟天子以令诸候,结果脑袋掉了还不知道咋回事.看历史,昏君当道是常态,司空见惯一心为民的好官,如明朝的海瑞,于谦等最终都被昏君所害,连张居正这样的名相也被昔日的“儿皇帝”,在亲政后,将已入土为安的张居正的尸体从泥土里刨出来鞭尸,实在令人心寒呵.
古龙此刻想道,作为武将名门,古家的历史责任已经完成,现在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他内心为自已申辩道:这不是怕死,有先哲古语为证:“当国家政治清明时,文人出来做官,武将出来保国,以此得一份俸录,无可非议当国家政治昏暗时,再拿一份朝庭的俸录是耻辱,就是混饭吃的骗子.一个士人,怎么可以堕落到如此田地?”
决心一下,古龙六根也清净许多,他唤人道:“来人!”
早在外面听候吩咐的大虎应声进入.
上面提到古总兵的司令部是杭州一处带院子的二层小楼.二楼是他的办公区,有司令的写字间,写字间外有一会客室,内有一套间,是司令的打座房.大虎直接进入古总兵的打座房.古龙一见是大虎应声而至,心里顿时感到轻松起来:大虎果然名不虚传,是一名侠骨柔肠的汉子,从北方海港城市辗转到山清水秀,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城,委实让他觉得受了苍天的惠顾,对古总兵这个新老板一腔忠诚,很快成了总兵处理私人事务的心腹,现在叫助理.
俗话说只要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大虎就是这样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
话说北洋水师在对日海战中吃败仗,京师兵工总部为开脱责任,急于找替罪羊,赶紧命令解散北洋水师兵工厂.千辛万苦,费九牛二虎之力集中起来的队伍,在一纸命令下,顿时作鸟兽散.历史就是翻过来倒过去的折腾. “命根子”捏在别人手里,你硬得起来吗?
酒香不怕巷子深.大虎毕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再说他为人低调,不张扬,在京师强力部门推荐下转投浙江总兵古龙.封建帝皇虽然**,任用宦官,假公济世,残害忠良,但是对真正巩固封建政权有利的人物,还是有一套起用的制度,所以,在明朝,像王阳明,海瑞,于谦,戚继光,张居正这样有才有胆识的人,在政治舞台还是有一展身手,服务国家的机会.
“大虎,回来啦,此次京师之行,辛苦你了.”古大人抬起头看着风尘仆仆的大虎,道.
“谢大帅关怀,一路平顺.”大虑得体地弯了弯腰,脸上露出真诚地感谢上司的神情,大虎晓得大帅对他有知遇知恩哩.
大凡真正的名将帅才对待士兵下属都是既严又爱的,就像明朝名将戚继光,为了让士兵在战时能吃上饭,他发明了一种中间空的圆形拷饼.何以中间要做成空的呢?戚继光考虑到万一战事一开,伙头军因种种原因不能按时开饭,怎么办?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去拼杀,就算有此心,也无此力呀!将饼做成中空的,用绳子将饼串起来,带在身上,万一遇到情况,士兵暂时不会挨饿. 戚继光为对付倭寇,还针对倭寇进攻时的队形,他们的刀法进行剖析研究,用已之长,攻敌之短,他研制出一套战术战法,破解倭寇进攻.在我方队员训练时,针对某些人绣拳花腿不愿意苦练,他苦口婆心道:现在练得苦,战时死不了现在怕吃苦,战时要死人..
古龙既已下决心离开官场,对自已钟爱的下属更要礼贤下士点喽.
接着古大人问起他在京师的情况.大虎就将新招来一个名叫王光的伙计大致情况向古大人作了秉报后,道:“大人是否想见见那个新来的人?如果大人看不上的话,我就让他马上回去,以免夜长梦多.”
“我就不见了吧.大虎你是闯过江湖,见过世面,要手艺有手艺,论人品有人品的谦谦君子呵,”大帅又道,“我信得过你.”接着大帅绕有兴致地回忆起当初你来求见时的情形,仿佛历历在目,“我看了你的面相,五官中透露出一个善字,我又读了京师同道的推荐书,我就觉得你是位人中豪杰.你办事我放心.”
大虎在一旁站着,听到大帅一连串的点赞之词,脸上开始微微发热,他要有所表示,这不是客套,而是做人应有的道理,他回应道:“大帅过奖了,我不过是个普通人,可能是因为走南闯北的关系,跌的跤子多了,对世间的一切都慎终追远,民德归远矣.”
“说得好”,大帅很快接过口,道:“你知道古代的先哲老子怎么看待世间所谓富贵荣辱的吗?”大虎讪讪地说:“不知道.从少不更事起,我就鲜有读书的机会,做人的道理和谋生的本事都是涉世后边学边干,逐渐领悟到的.”
“你说得对.人生的智慧从书上是学不来的.即便是书上讲的道理,要变为自已的意识,日后凭此指挥自已的一言一行,这里还有个吸收的坎要过,佛学将此叫做人的悟性,或善根.”大帅答道.
比如说某人悟性好,有善根,是指此人有生存智慧,这与一般人玩弄小聪明,如现在玩炒股炒房,一下子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喜形于色不同,与悟性,善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是小聪明,前者是事关人类的生存智慧.玩弄小聪明者或得势于一时一事,但福有祸所伏,未来的“事故”苗子—佛学说的因,已种下了到时候找你“秋后算账”了,你就会痛苦万分,仰望苍天,道:“天哪!为什么全是这样?”殊不知,为什么不是这样?
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有来历,有背景,没有莫名其妙的好处归你.有一分钱的好处给你,未来就有一分钱的果报要与你清算.“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国人不相信宇宙有规则,不相信善恶有报时,所以一放开,骗子满天飞,一天中,手机与坐机不知要打进多少个诈骗电话,似乎全世界的骗子一下子都跑到中央之国来:“这里人傻,钱多.”似乎不骗不靠谱,骗人才靠谱似的.现在全世界围堵中央之国,这是报应,再不反省,恐怕开除“球籍”的一天终要来了.
大帅说到先圣老子,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兴致,他对大虎道:“你从小读书少,不怪你,各人都有自已的一本命运,但这不影响你成为一名开悟的谦谦君子,因为你有善根,在人生一些关口,你比别人领会要深刻得多,”
“请大帅点拨,醍醐灌”大虎顿生好奇心,问道.
大帅答:“老子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之不殆,可以长久.”大帅解释道,“这就是何以你大虎虽为工匠,但不失为‘大家’风范,登高一呼,必有人应.对你而言,你的谋生岗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站在人格的高地,先天下之忧而忧,一生为别人操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的行为已达到人间圣人的高度.所以你无论到哪儿,都像一块磁石,吸引四周的人们向你围聚你像一颗金子,闪闪发光,让周围的人们不愿离你而去.”大帅又道:“我虽然身居高位,贵为一省总兵,操心着数以百万计的浙人生灵,但你我做的是同一件事,无高低贵贱之分,不过打心底里说,我已心力交瘁,欲打退堂鼓,回归乡间田野.与你相比,我自叹不如啊,呵呵……”
自从大虎在高丽海边与一云游高僧共同生活数天后,大虎对于世间的苍海浮沉更是有一番入木三分的理解:一切都是缘,我们因因缘际会而相遇,因缘分已尽而分开.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度.现今听了新老板古龙一番感慨之言,大虎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接受他的态度,大虎心想,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现在是共和时代了,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历史的本质是轮回,重复,所以人的**生命要老去,你不可能指望一个花甲老人领兵赴前线冲杀.一代人有一代的责职,对吗?
大虎听说不久前古龙遇到一次生死考验.事情是这样的.
朝庭鉴于古龙已故去的父亲古汉武二代人均来自大西北.一眨眼,为国服务几十载,一直远离家乡,在华北重镇和东南沿氦守,鲜有有机会回归故里.朝庭此次在左宗棠领皇命西征后,又一次命令沿海富庶的浙江总兵亲率一队精兵赴西北考察,为的是打通军粮由江浙运往兰州以西的边疆要塞的通路,顺便也可让年逾花甲的古龙作一次回乡之旅,看看老家的故土和亲朋,这也是皇上对老臣的恩赐.
嗣后,古龙顺应了一次公私“兼顾”的差事,回浙后不久,计划赶不上变化,满清皇帝下台了,他已不可能再为皇帝服务了,但因他是一心为公,战绩彪炳的武将,名声在外,不管共和政府还是以前的皇帝,不管谁在台上,也不会拉下“只顾低头拉车,不管路线方向”的好总兵.古龙没有悬念地接到了共和时代新的更重要的任命,让他到上海任要职.
不过,此时的他已陷入进退维谷之境地.他的年龄用现在的说法已经到“线”,更让他内心去意已定的是,在此次去西北公干中,他差点丢了性命,不是像以往那样发生战场上,面对面与敌人肉博,而是在一次旅途中,他因顺道探望大西北一处有名的景孤军深入大漠,差点困守于呜沙山中.幸亏刚加入他麾下的西北小老乡崔阳刚的搭救,他才脱险.或许这是压向古龙考虑退休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事情是这样的.作为公家之人,古龙信奉公私分开.一天,古龙将随队士兵安置好后,随即带着崔阳刚与几个贴身卫士只身慕名来到呜沙山地区,作一次私访.
鸣沙山是玉门关外的一处古迹.顾名思义,首先这里是一片沙漠,周围百里沓无人烟其次,这里的沙子随风起舞,舞动中的沙子会“奏出”一支支动听的曲子,似泣如诉,如哀如怨,仿佛远在天籁的歌者向人间的他或她倾诉离别之痛……
呜沙山除了神秘的自然原因名闻遐迩外,此间还有若干古迹让人掩卷沉思.最有名的要数一处古墓遗址,据说在四五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盛行大国强国兼并弱小国家.当时有一小国之君与其夫人本来与其子民们做着“天高皇帝远”的美梦,享受着小国生活的恬静和安适.但强大的邻国终于向毗邻的小国君主发出最后通谍:要么归顺,要么武力合并.
小国之君决心出走西域,避免自已的子民因维护他的统治抵抗外敌入侵而惨遭屠杀.国王最后客死他乡西域路上,皇后闻讯万里寻夫,哭倒在呜沙山的一处古墓旁,据说连他们的座驾—小白驹也冲天长啸,而去.
正史上有这样版本的故事,据说那位小国皇后还是吞并她的国家那位独裁皇帝的姐姐.故事到此并没有完结.独裁者将自已的姐夫杀了,派员将自已的姐姐接回本家.姐姐面对这样不仁不义的选择,她的内心之痛苦无异于要她做一个人格分裂的人:不报心爱的丈夫被杀戮之仇是不仁,对弟弟开战是置家于不义.这位皇后乘人不备之际,磨利了装饰头发的玉碧,割向自已的喉咙,以一死了结自已的情感和责任.那位被派接回皇后的官员也以死相侍.
正史上记录这样的史实,说明历史不仅是强人的政治图解,也是普通人的情感记录,非如此,不成其为历史.历史是公正的.
话说那天古龙一行来到呜沙山,拜竭了那位名满丝绸之路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小国开明君主的墓地.这里本是一片沙漠,几千年的时空变换,丝毫没有影响它的自然本色,依然是苍茫大地,我主浮沉.看到这种千年不变的惨谈景像,古龙顿时觉得人无所谓伟人和凡人,在不变的自然面前,人是何等渺小呀,一切世事变幻如一场梦而已:真所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呜,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所谓千秋功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是粪,后是土.
突然间,呜沙山地区风声大作,天昏地黑,飞砂走石,给人以地球末日来临之感,古龙虽身经百战,但对于出于自然界内部发出地动山摇,铺天盖地,雷霆万钧的震憾世界之力还是初次领教,他不免心中一惊:?难不成天要收我去矣?”
此时,刚归在古龙麾下的崔阳刚对古龙道:?大人,我是西北人,来过呜沙山多次,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场面,也许一会儿就过去了,也许要发作一阵子,关键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说着他就领着古龙一行人依照他认可的方向,摸索着前行.与此同时,深谙此地故事的崔阳刚心里还在默默地祈祷:?小白驹,你是神马,古大人是为官一世,造福一方的名臣,保佑古大人平安出山吧!”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投推荐票、月票。,。。
第 五 十 二 章 帅 府 内 外
( 第五十二章 帅府内外
话说崔阳刚在天公不作美的关键时刻领着古龙一行人走出呜沙山,让古龙以为“上天收人”的想法化为肥皂泡.古大人经历了一场虚惊后,毕竟年岁不饶人,益发感到力不从心.他思忖,在其位必谋其政,不在其位,让他虚以委蛇地在官位上混日子,无异于孔子说的骗薪水,这不是古家人的性格.“当官如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红薯”.古时的仕人,即读书人就是这样被教育的.
古龙回杭城后经过一阵子深思熟虑,决定激流勇退,其“路线图”渐渐在脑海里显现,就等机会了.
这一阵子,帅府里盛传初来乍到的小兵崽崔阳刚“呜沙山救主”的段子,自然,关于西北 “狼图腾”的传说,转眼间在帅府流传,方兴未艾.坊间流传的新段子是这样的:
这个崔阳刚在当实习传令兵期间,与外面的一个妇人有染,据兵营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称,那妇人几次三翻到帅府或军营寻找大西北来的兵爷起先是那妇人一个人来问询,后来那妇人由一位年青姑娘陪同前来,再后来发展到那妇人同一个不相识的男人,再加上那位年青姑娘三人来找新来的兵爷—西北汉子.
常言道,兵营自古以来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皇五帝到如今,从没有听说过当兵的还带女人当差?好事无人说,坏事传千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关兵崽崔阳刚的在老家西北地的流言蜚语顿时纷纷扬扬.好在崔阳刚跟着大帅出了趟远差,没有被那些好事之徒逮个正着.
从西北回来后,帅府里外关于“西北汉”的闲言碎语仍不见消停,不时在大帅府那些工勤人员中倒腾,似乎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多久,有关他在老家的一件无关痛痒,捕风捉影的“男女关系”,又发酵成为有历史根源的“刑事犯罪”,眼睁睁地看着“气泡”愈吹愈大,“内容”无疑更为剌激和具煸动性,说什么那“西北厮”本不是省油的灯啦!有的人还故意夸张地说:“哇!那厮在老家还有“案底”啦!”
“他犯的什么案子?”有人探头探脑,不怀好意地问.
“是这样的啦,”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内侍,不知从哪儿搞来的小道消息,唯恐帅府不乱,居心叵测地逢人就说,?据说是为了一个在集市上卖鸡蛋的农家女啦……”
有人才听了开头,就先入为主地说:“嗬,我猜**不离十嘛,准是与女人有关的事.老话道女人是祸水,头发长心眼小,好汉难过女人关.看来又是一个英雄与美女的故事,”说完,此人觉得老套路了,拔腿要走.那内侍拉着他嘻皮笑脸道:“大厨兄,你别走.谁都知道,你为大帅做了一辈子饭,难得有机会串岗,与别人称兄道弟侃一会.今儿个不知道刮的什么风,大清早帅府里一片静悄悄?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黄道吉日,你不趁机溜达溜达,散散心?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喽!”内侍怕他要走,又道:“天赐良机,你权当在茶馆化半个铜板泡一壶龙井听弹词开篇西门庆与潘金莲吧,或者是听一档大书:武松杀嫂.你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不收你半分钱,听我说一回西北狼勇斗‘高太岁’的段子,怎么样?两汉相争,必有一伤,争风吃醋,好听得勿得了,嘻嘻……”
大厨见内侍在兴头上,硬要脱身,此乃霸王硬上弓,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好歹同在大帅府,一个屋檐下混饭吃,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要伤了和气,和为贵.于是大厨他干脆招来几个来往的“小八喇子”,道:“来,大家一起穷开心,听大内当家开讲杭州评话:西北狼勇斗高大岁……”
内侍抹了抹嘴,信口开河道:那个西北崽在当地也是一条汉子,在县城周边几个村,拉了一帮子武林好友,说什么替天行道,专干替穷人打抱不平的事.一天,逢县城赶集,四邻八乡的农人拉着自已的土特产来到县城的“步行街”设摊,叫卖自已的农产品或手工产品,换点现钱,为家里的婆姨扯块花布什么的,或者换点零钱打桨油
那崽据说也是个少爷胚子,但他与高衙内们不是一路的,他是属于“愤青”一类的,出身于仕人家庭,祖上也是在京师做官的.性格决定命运,因生性耿直,不会投机取巧,在势利的官场和潜规则下,先辈混得不得法,家道中落,但绝对是属正经仕人一类.
古人说近朱者赤.说来也巧,崔家祖辈在京师为数不多的官场好友中,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将古汉武.古家与崔家祖上就在京师为官,惺惺惜惺惺到了他们后代,仍然打断骨头连着筋,方知地球是一个村落,天涯海角都是情深谊长呵.
“话说那西北崽见县城一恶少与一农人女孩在市场纠缠,他顿时出手相救,情急之下将太岁打了……,”内侍幸灾乐祸地说,?呵呵,两边都是有来头的人,这叫龙虎斗,谁也不肯息事宁人,有好戏看啦!”
“后来呢?”听“书”的闲杂人等个个伸长脖子“且听下回分解”呢.
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帅回来了!”听书的人和说书的人,顿时作鸟兽散,比兔子跑得还快.大帅府里刚才还像老城皇庙那样热闹的“书场”,瞬间恢复了平时的宁静,人们各就各位,似乎一直在忙着自已那一摊子事……但他们心里还挂念着刚才的段子:高衙内被人打了, 城管们发誓要抓这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边拔毛的浑小子,但那小子远走高飞了……
人们搞不懂的是,大帅府内外盛传,这西北厮此次吃不了兜着走了.因为在此间混饭吃的人都知道,古龙是个正统的官员,身为浙江统领,保一方平安是他的天职老百姓能过上小康生活,当兵的才有香喷喷的米饭吃,到月还有薪水可领.作为一个仕人,他知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道理呵.
所以,古龙最讨厌贪官污吏,对于士兵,他最烦的是那些到他麾下混饭吃的“二道贩子”,披着官家的皮,专干偷鸡摸狗,扰民的事.老古话说得好:“社稷为主,君皇次之”.他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对于此次处于事件旋涡中心的崔阳刚,虽则是个小兵崽,也不能例外.如发现这西北崽有“情况”,照样拿下,切不姑息养奸.大帅心思道:只要在我的管辖权下,无论谁冒犯民众的利益,损大家肥自已,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要打,一起打,除恶务尽.古龙决心已定,心口堵着的一块顽石仿佛已被搬走,神情也显得轻松许多.
回过头说崔阳刚.这老兄却像个没事的人一样,上边也没有对他作出什么“停薪留职”的决定,更没有“辞退”他的意思,这厮还是每天例行外出送公文,在管家们帮着打点帅府“搬家”,最好将两只脚扛到肩上,手脚并用时,崔阳刚他也会轧一脚,帮着装箱打包什么的反正哪儿有重活,累活,哪儿就有他的身影.别人摸不透他的的心思,心里嘀咭:这厮挺会装正经的,自已ρi股还没擦干净,还想着别人的事?
崔阳刚他也不是活在真空中,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但他是个极有定力的人,他相信清者自清,无必逢人便去解释那一套不攻自破的谣言呢?他思忖,只要古大人相信我,容我在这里干,别人的飞短流长我多不在乎,他自问道:?咱为了管闲事,吃的眼前亏还少吗?好端端放着老家的房产少东家不当,小城地段最好的步行街的栈房掌柜不当,离开如鱼得水的家乡,跑到千万里外的杭州,看的全是陌生面孔,人间白眼.杭州虽为人间天堂,美女如云,软绵绵的吴语听得人骨头都酥脱,但这又不能当饭吃,该干啥还得干啥去.不然第二天连碗薄粥都喝不上.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这才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硬道理也.
就因为他过去活得还算舒坦,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生为男子汉,憋着一股气,不能让别人骑到咱头上蹬鼻子上脸呗,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弱势群体遭人欺侮而袖手旁观吧,结果闹事的高衙内没事,反而要抓路见不平,做好事的人.唉,这世道!如果大家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那么总有一天,连你自已家门口的那点残雪都会让你活活憋死.人家收了保护费,还说你扫得不干净,罚你款,要请临时工代你扫,欺行霸市,黑白统吃,怎么说都是他有理,这就是大家都不管闲事的结果.整个社会变成黑洞的那一天必定会到来!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噢!.
正当人们在疑三惑四之际,有人突然脑筋急转弯:想到了崔阳刚对古龙老板有知遇之恩.古龙在鸣沙山险遭不测,是崔阳刚临危时拉他老人家一把.国人讲知恩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比造七层宝塔还重呢.想到这里,人们也就释怀了,有人暗暗嘀咕道:这苍蝇也打不下去了,就这么回事了.
“将崔阳刚找来.”大帅终于发话了.一会儿崔阳刚屁颠颠地来了,不过还是心无旁鹜的样子,他想不出自已何以在别人异样的眼神下,非要做出缩头乌龟的样子,才合乎“情理”,“逻辑.”这算是哪门子哲学?他来到大帅的打座房, 敲门后,里面传出大帅的声音:“进.”
这几天古龙正忙着与上海来的主事官员私下会谈事宜,对帅府里突然冒出来一股有关传令兵—西北来的小老乡,崔阳刚的轶事,起先他并不以为然后来,这股说三道四的阴风渐渐变成兴风作浪的妖风,一不小心不知哪个厮走漏了风声,传到大帅的耳里,其锋芒直指古龙他本人,说什么崔阳刚仗着呜沙山之行有恩于古大人,在杭城做七搭八搭,搞七念三的事,甚至于有两个女人找到军营来了,这些乱八糟的事……又说什么古大人念及救命之恩,对西北狼的犯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岂有此理.”古龙心里道.
“崔阳刚,叫你来为何事知道否?”古龙冷冷地问道.
“小的不知道,”崔阳刚站得笔直,坦然答道.
“不知道?”古大人提高声音又问,“真的不知道?”
“大帅是要我参与内侍搬家的事吧?”崔阳刚见老板近几天与上海来的官员频频会晤,自作聪明地想到大帅要他加入这种事体再说他本就是闲不住的人,事实上已经参与其中了.大帅见对方对外面的流言蜚语毫无感觉,心想,还是竹筒倒豆子吧:
“我是说你听到帅府里有人在议论你,说你在外面搞七念三,七搭八搭……”
崔阳刚差点捂起嘴巴噗斥一声笑将出来,他自言道:“大帅, 小的才到杭城不久,您说的浙江方言小的不甚明了,小的罪该万死……”这头倔驴终于也有认输的地方.
古龙摞了一下胡须,苦笑道:“此事本帅本不想过问,毕竟不是什么朝纲大事,你也不是善男信女,金童玉女,男女传授不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呵呵.男女交往是人之常情,孔子说,食色,性矣.但此事愈来愈离谱,这阵阴风竟然将本帅也牵连进去了,所以我必须当面向你问个清楚,以正视听.”
大帅面召,正经发问,将“球”抛给崔阳刚,要他作出解释.这下却难住“西北狼”,那厮心里纳闷:解释什么呢?倒底是什么事呀?我还蒙在鼓里呢?什么男女传授不清,我倒底招谁惹谁啦?
古龙见他不啃气,窃以为那厮心虚,底气不足,于是发威,右手在茶几上一拍,道:“大胆,崔阳刚,你自已干的什么事还不知道吗?古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这些警世之语,你这个出身书香门弟的仕子还会不知道吗?”
“小的知道,”崔阳刚又说,“小的非但知道,而且身体力行.”
“既如此,从实说来……”古龙宜将剩勇追穷冠,不可沽名学霸王.
“报大帅,您要我说什么?”崔氏答道,一脸坦然.
“你干的好事?一五一十地说清楚……”古龙问.
?报告大人,佛家说,人做了好事要不让人知,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觉,这样才会积阴德,来日才会消业除障.”
“好一个西北狼崽,你自已做了偷鸡摸狗的事,本帅都羞于启口,你既然欲盖弥彰,口口声声称自已不知做了何事?难不成你非要本帅当面点穿不成?”古龙气得胡子都飞了起来.
“请大帅明示,小的确实不知做了哪些犯了军营规则,乃潜规则的事……”崔阳刚见大帅动了肝火,他的回答也开始嗫嚅起来.
“来杭城后,你与二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大帅还是非常不情愿地提到了这件事.
“两个女人?”崔阳刚差点晕过去,他心里道,这事真奇了怪了,他虽然膀大腰粗,身似铁塔,出身在末落的官宦之家,但讨女人的钱还是有的,不过他对男女之事生来冷漠,要不然像他这样的落魄子弟,再怎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现在谈不上妻妾成群,但明媒正娶的老婆还是木有问题的嘛.问题是他满脑子行侠仗义,替天行道,天马行空的古怪思想作祟,难怪成家立业总是在他那独行侠的脑海里排不上号.
初来乍到此地,是投奔.不是投资.一字之差,处境,待遇天壤地别.有人管饭,有地儿住已心满意足,那有心思谈女人?老话说饱暖思淫欲,刚解决温饱,女人问题还挂不上号呢?崔阳刚真想理直气壮地回复大帅,突然,脑子跳出了一个声音,道:你在西湖边的荒野地,由于你的菩萨心肠,结识了一位贫苦的女农人,莫非是她?那声音又道:不管怎样,她是个女人呀,符合基本条件其次,你们之间的确从相识到相知,坊间的传说不是没有根据,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确有其事……
崔阳刚想到此不禁哑然失笑,天下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无巧不成书,有关世间的一切人事归结到一点:一切皆有可能呵.你看,那女农人的年龄可作自已的母亲,外面却在传我崔阳刚结识一个女人,不是有点太“野豁豁”了吗?不过,事过境迁,现在的行情“年龄不是问题了”.这年头,各种行情也与时俱进,有了它,各种段子就应运而生,就可以发出去,赚点击率至于其他的因素么,再说吧,先上了“头条”,抓住眼球再说……
“报告大帅,小的确实有那么一件事”崔阳刚终于想到了不久前他路遇的一件事,也只有这么个“事”才符合外面所传的风言风语,否则连捕风捉影都谈不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