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教古道”——“官洋村”——“云水谣”,古名现名依次唱来,卵石榕树溪流水,镜头在快门下一路变幻,走进这样的画面只想赖着不走,天天在老榕树浓密的伞叶下喝铁观音茶汤,听竹椅和昆虫的唱吟应和,呆呆地看溪流中弯腰露脊的村姑飘洗着床单上的青花……
《云水谣》哟“云水谣”,因一部故事电影而成就一个古村落且这个古村落因为这部电影故事而假戏真做改名成电影片名,这在中国千年旅游史百年电影史似乎本身就是一曲《绝代双娇》,于是我老觉得这个古道上溪流边榕树下的土楼村很是幸运,它真该好好感谢这部使它成名成景成闽台经典的电影艺术佳作……
脚步轻轻,脚步轻轻,当我真的沿着鹅卵石块铺扣而成的“长教古道”,一步一步走入电影的画卷,走进电影音画诗画天然布景的原地原画,置身于老榕树沧碧的伞盖下一盅一盅品饮山茶铁观音时,我的感情却陡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分明是这如遮如盖的千年老榕这平阔的卵石滩和苍凉哀婉的溪流水成就了这部电影,是溪流水声日夜不息的合唱成就了《云水谣》抒情而揪心的背景,是白洁的水花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盛开喷涌出《云水谣》男女生死恋的主旋!
我在“云水谣”吃茶,我在默默品饮“云水谣”沧桑的夜话,古道上,老榕下,溪流旁,一盅是云,一盅是水,一盅是青山的云和溪流的水摇出的观音茶汤,是石卵与流泉千百年耳鬓撕磨的浅唱低吟……
48、法马古斯塔:塞岛一位喝红茶的老人
塞浦路斯是仰卧在地中海的一个岛国,因为1974年的土耳其与希腊的争端,岛北为土耳其族人聚居区,岛南为希腊族人聚居区,中间的“三八线”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把守我所在的土耳其中东大学在塞岛的北部设有一个“北塞分校”因为该分校的强烈要求,并经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的准许,2009年的春季我以民间的身份飞往这个特殊的禁区讲授中国语言文化,每周三天,成为北塞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教师
塞浦路斯是“维纳斯的故乡”,风光奇美,每周我上完课返回土耳其前,总要利用登机前大半天的空暇时间,见缝Сhā针走访岛上的景点有一次来到了港城法马古斯塔市,大量保存完好的拜占庭帝国古堡古城墙令人目不暇接时近中午,我准备赶到前往机场的巴士点,连问数人却没有结果,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只见路边的红茶店临街窗口,有一位喝茶的老人正朝我微笑点头,他一嘴浓密的银须似曾相识的摸样让人想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也回之微笑,并趋步上前,再问大巴点所在,老人不慌不忙,用英语请我喝茶,我知道这样一杯茶要两个里拉,约合人民币9元,但面对老人坚定不移的邀请,我身不由己地坐了下来不过我随即一脸苦笑有点夸张地说道:“谢谢您的茶,可等我喝完您的茶,我的飞机却已经飞走了!”
“您是中国人?哈哈,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放心你慢慢喝我以一个塞浦路斯老共产党员的身份保证你能正点登上开往机场的巴士”他不但一脸真诚,而且一脸庄严,我这下放心了他随即用流畅的英语滔滔不绝的述说他所知道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万里长征和毛主席打败蒋介石……其间不断地问我,对吗?对吗?这真是非常独特的经历,我不住地点头,不住的微笑,不住地喝茶,直到他把他所知晓的中国革命简史倾诉而出,直到我把我杯子里的红茶一饮而尽
随后他把我领到路边停放的一辆破旧的小汽车,要我上车,轻车熟路地在法马古斯塔失修的柏油路上蹦蹦跳跳左拐右弯,来到一个大停车场边上的巴士点,他先下车,问清了机场巴士发车确切的时间,并指着我对站点的值班人员用土耳其语大声地交待着什么,然后很有成就感地用英语转而对我报告:“我告诉他这个中国人是我的朋友,请他确保您能安全准点抵达机场”
地中海的天空一片湛蓝,我们握手道别时,我感觉得到他那布满老茧的大手热乎乎的,我说:“谢谢你,塞共老党员”,老人笑了,笑得眼睛迷成了一条缝,浓密的胡须在春天的日照下闪着银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