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夫妻担心父母的吵闹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孩子担心父母离婚抛弃自己,孩子可能不再尊敬父母,或者孩子会学习父母吵架的样子等等,因此在孩子面前一再克制,宁愿彼此回避或僵持,冷战很久,也不愿当面吵得面红耳赤。还有的夫妻善于粉饰太平,掩饰矛盾,彼此见面怒火中烧,见到孩子则和颜悦色,极力讨好。如此做法,夫妻两人活得很累,因为要演戏给孩子看;孩子感觉也并不舒服,因为孩子很能觉察父母的真情实感,他对父母之间关系的敏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也就是说夫妻双方终究都不是高明的演员,演戏的人辛苦,看戏的人别扭,何苦呢?
家庭不可能永远是温馨的港湾,难免有颠簸和风浪,孩子从小经得起风雨,以后会更适应复杂的人生。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家庭的气氛,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有些事情父母难于应对,孩子或许能帮助你们;父母偶有差错,也许正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机会,有时孩子会扮演一个“快乐天使”的角色,他会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运用他所学的道理,热衷于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不必总在孩子面前掩饰矛盾。
夫妻关系是家庭气氛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夫妻关系激化时,一味回避或克制,就像夏天阴云闷热的天气,持续久了,令人郁闷压抑,甚至窒息,倒不如来一场及时的风雨雷电,风雨过后的神清气爽,会使家庭关系得到改善。
我所说的“及时风雨”就是指夫妻间必要的、有一定规则的争吵,孩子可以在其中做裁判和调解员。如果预感到争吵会过于激烈,可以避开孩子。但无论怎么暴露矛盾,彼此都要有这样的信心:矛盾总会过去的,彼此间的感情会因此加深。也要让孩子知道:矛盾、冲突只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我们彼此始终是相爱的。
男孩儿和女孩儿为什么不一样
性别的确认至关重要,性问题的提出会让大人难为情。
我们已经讨论过,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会提出各种各样有关性的问题。每个孩子都迟早会在“性”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注,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孩子上了幼儿园,有更多的机会跟不同性别的小朋友玩耍,会发现更多的性别间的差异。他们之间还会交流关于性问题的看法,有时还会做有关性别的游戏。比如,他们会谈论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差别,甚至在洗手间观察各自的小便姿势;交流他们从父母那儿获得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的信息,并显出神秘的样子;有时还模仿新郎和新娘举行婚礼的样子:他们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男孩子扮演父亲,女孩子扮演母亲,小个子孩子扮演他们的孩子,他们借此机会模仿和演练不同性别所扮演的家庭角色。
孩子会把同伴间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带到家里。在家里,孩子还会表现出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的更多亲密。比如男孩子会更喜欢妈妈,甚至会真诚地表示长大后要和妈妈结婚;女孩子则更喜欢依偎在爸爸的身边,甚至会产生嫁给爸爸的念头。这些都不足为怪,是孩子性别确认、性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我们要关注,要引导,切不可大惊小怪,神神秘秘,更不要因为大人不能自然地看待性的问题,以自己对于性的羞耻感、罪恶感来否定、压抑、禁锢孩子天然的欲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