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睡吧
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开始时有些麻烦,后来会越来越轻松。
在我们国家,孩子长到10来岁仍和父母同居一室,甚至挤在一张大床上不足为奇,4~5岁的孩子与父母同住是很常见的事情。父母会替孩子找到很多的理由:他一个人害怕;我们怕他夜里踢开被子着凉或掉到地下;夜里起来到另一个房间关照他很麻烦。当然也有居住条件不足,孩子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房间。于是,父母就这样凑合下去,有的甚至上了高中仍和父母睡在一个房间。而有些国家,孩子一生下来就独居一室,若10来岁还和父母同住,父母和孩子都会被认为有问题。
孩子长期和父母同住有很多问题,首先是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挤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休息,孩子不容易吸到充足的氧气,身体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其次是导致孩子过多的依赖性,因为父母在身边可以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自己不必亲自管理自己的事情,被子踢开自然有妈妈盖好,卧具全部由妈妈收拾,自己不必为房间的整洁负责;第三,不利于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隐秘的空间和时间被孩子干扰,白天已把相当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夜晚还要面对着孩子,难得放松,有些夫妻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很可能与此有关。
明知道这些危害,父母却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他就是赖着不走!”其实,只要你们下了决心,办法总是有的。
最明智的办法是一出生就让孩子适应单独睡觉的方式,这样孩子认定了那张床或那个房间是自己的,不得到容许,就不会随意占据父母的房间。
若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居住条件的限制或为了照顾方便,不得不同居一室,一定要为他单独准备一张小床,一旦条件改善,就要让孩子尽早有自己的房间。习惯了与父母同住的孩子,开始时都不情愿单独睡,这时父母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首先要让孩子喜欢他自己的房间,你们可以把他的房间很好地布置一番:墙上贴上美丽的图画,床边摆上绒布娃娃,在墙角,安一个颜色漂亮的长明灯等等。第二步要让孩子多一些时间在自己的房间单独玩耍,让他熟悉起来。第三步开始逐步适应新的睡觉方式,先是妈妈或爸爸陪睡一两天;然后是妈妈、爸爸轮流陪伴上床,讲故事,等孩子入睡后再离开房间;孩子独立睡的第一宿,早晨要来到他的床边,迎接他的苏醒,别忘了奖励你的孩子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独立睡觉,可以说:“你真勇敢。”也可以奖励他一件玩具。
现在采取措施把孩子同你们分开还不晚,但一定要有耐心。
谁帮我穿衣服呀
常常代劳的妈妈看起来勤快,其实懒惰,因为她不愿意面对另一种问题。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干,为自己负责,也是最基本的为人道理,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我听到爸爸妈妈们抱怨:每天早晨,他都是闭着眼睛等着我们给他穿衣服;自己明明会系鞋带,偏要站着等着我们给他系;脏袜子乱扔;玩完玩具自己从来不收拾。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