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军己然陆续地登上了大船,一时间河面上旌旗招展,船只起伏,蔚为壮观。亏得渭水也是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不然还真装不下这么多艘船只。
楚濂握着映雪的手两人来到早己为他们俩准备好的大船上。这是主帅的船,各船的将士都已整装待发,就等主帅一声令下开拔。
楚濂一声令下,全军船只迅速开拔,直往京城方向挺进。
约莫过了三个时辰,船只陆续抵达对岸。大军开始下船集结,稍稍整装之后,开始朝着京城方向进发。
楚濂和映雪一人一骑马,和几位将领一起随着大军轻装前进。
整个行军路上无人说话,只听得到大军前行的脚步声和马蹄声。过了渭水是一大片荒地,野草丛生,荒无人烟。
大军默默地前行,在傍晚时分来到一座距离京郊很近的小镇,楚濂没有让大军进入小镇,只在镇外驻扎下了军队。
在小镇休息了一晚,第二日启程继续前行。
很快就到了京郊,由此地进入京城就不远了。楚濂整理好装束,来到大军前,对二十万将士神情严肃的说道:“将士们,当今皇帝不仁,诛杀手足同胞,本王亦在其列,不反抗则死,反抗到有一线生机,你们都是跟随本王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京城就在眼前,众位将士随本王杀入京城!”
二十万大军异口同声的道:“杀!杀!杀!”
楚濂一马当先,大军紧随其后,迅速的向着京城方向冲去nAd3(而映雪则留在了京郊没有跟随大军行进。这也是楚濂的意思,当前将有一场恶战一触即发,映雪跟着会多有不便。
当成王大军到了京城城楼之下,守城的将领一看是成王攻来,都吓破了胆,没想到成王会这么快就攻到了京城。守城的一众将士勉力支持了一会,就弃城投降了。朝廷没有派出兵将支援,就是再坚持也是无力阻挡成王的大军进攻的速度。
大军随即进了京城,并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朝着皇宫的方向迅速的行去。很快就到了皇宫,随即大军开始进攻皇宫。
一路虽有御林军的抵挡,但哪里能抵得住成王的精锐大军,御林军很快便溃不成军,死的死,伤的伤。
纷乱中楚濂拽过一个伤兵问道:“皇帝呢?定安帝哪里去了?”那个兵士只是茫然的摇头,连问了多人,谁也没看到皇帝在哪里。
此时的皇宫乱得很,太监,宫女,嫔妃纷纷逃离,人影纷乱,脚步匆匆,就是没有看到定安帝的身影。楚濂不觉心中有些急躁,没抓到皇帝毕竟是一件大事,遂下了命令,命人挨个宫殿搜索,务必要把皇帝找到。
正在楚濂派人到处搜寻皇帝的身影,忽然有人指着远处的一座宫殿喊道:“大王,看,那座宫殿起火了。”楚濂抬眼望去,远远的看到一座宫殿冒出了青烟,楚濂眉头紧皱随即快步走到那座宫殿的门口。
只见殿上的匾额写着“沉香殿”三个大字,这个宫殿楚濂是知道的,是一座祭祀用的宫殿,不住人的。这时的火势已经开始有延到殿外的势头,楚濂往里望去,隐约看到一个明黄色身影端坐其中,那人正是定安帝。定安帝知道阻止不了成王的攻击势头,大势所去之下,皇帝选择了火焚。宁死也不想落入成王之手。
定安帝此时坐在殿中的椅上,手中握着一个玉盏,正神色悠闲的品着美酒,仿佛殿外的战乱纷争与他无关,淡淡的看着越烧越大的火势凄然的一笑:“五弟啊五弟,到底哥哥是输给了你,我们争斗了这么多年,朕还是输了。哈哈哈……”随着凄厉的笑声传出殿外,定安帝消失在了火海中。
随着定安帝的火焚,宫中的战争也渐渐的进入尾声。成王的大军将定安帝身边的一些宫妃,太监,宫女都关押起来,成王在手下将士的簇拥下来到皇帝议事的乾元殿,神色肃穆的坐在了殿中的龙椅上。
定安帝手下的一帮老臣战战兢兢的被成王的大军押着上到殿中,进入殿中看到所有的宫中守军都换成了成王的手下将领。还有不少人投降于成王,这也难怪他们,自古成王败寇,唯有胜利的一方才可以称霸天下。
这帮老臣看到此情此景也知大势已去,都跪下叩头道:“恭请成王殿下登基为帝。”于是所有人都跪下山呼:“恭请成王殿下登基为帝!”
楚濂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怕这帮老臣不服,就让手下的将士们直接带人入殿,对于这帮老臣的臣服楚濂很是满意,同时也下了旨意给他们加官进爵,以安抚这帮老臣。
定元三年九月,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成王楚濂终于战败了定安帝,登基为帝,是为成武帝,改国号为楚,翌年一月改年号为成化元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