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百年风流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邓世耀跟唐皆能轮流陪着黄天明到衡州、衡山两地的风景名胜地走走。不过黄天明最感兴趣的是风月之地。黄天明对两位直言相告:自己家小是在星洲,所以在外面女人是不能少的,而且孙文先生也曾说过,同盟会不是反对吃喝嫖赌的道德维持会,而是以革命为宗旨的。这天当黄天明到唐皆能的药铺参观,冷不丁地看着倒茶水的小香问:这丫头是从哪来的?唐皆能就把如何跟小香碰上,花钱赎回来的事,实言相告。黄天明听完,不住地点头说,唐公子真是菩萨心肠。临走时,黄天明还待地让小香到他面前,让她转个身,仔细地看她的模样,弄得小香真是羞得头都抬不起来。从同善堂出来,黄天明似是自言自语地说:唉,我就是缺这样一个贴身的丫环。唐皆能马上从中回过味来,立刻说,只要黄老兄喜欢,那小弟就作主送给你了。黄天明笑着说:那我岂可夺人所爱?唐皆能连忙答上说,这可不能开玩笑,我是见小香年纪轻轻,心生怜爱才把她给赎回来的,黄兄这么看得起我唐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黄天明也不再推辞,就说:那我可就承让唐公子这么关照了。

唐皆能当天就安排小香去照顾黄天明,作他的随身丫环。黄天明本来春节出行,加上衡山冬天雨水多,水土不服,心情并不是很开朗,但经此喜事,心情一以常态地高兴起来。到了初六,衡山一带开始耍狮子、龙灯了,邓世耀赶忙把自己的乌合之众给集结起来,亮给黄天明看。当天晚上,雨不再下了,邓世耀让弓敬领着三百来人的队伍,在县城的关帝庙前用火把照亮的空地上,站成队列,举行舞狮、耍龙灯比武。自己就跟黄天明坐在前面的乡下人本来就腰宽体阔,天生一副舞狮、耍龙灯的身材,加上从小耳濡目染,经过弓敬等人的调教,都练得虎虎生气。班人舞起狮子,在一张八仙桌上跳起蹦去,一钻一起,一举一动都是跟全套真班人马一样,黄天明、邓世耀看到这,不由地叫好。

接下来耍龙灯,共分成五队,同时进行表演。五队舞的狮子都是那么浑然一体,摆头摇尾一板一眼,这下就看谁的体力好了。大家谁也不服输,整整用了一个时辰,才把最后的“龙头”给找出来。按道理,这只队伍也就是洪福堂参加今年县里龙灯比武的正选了。黄天明很少看到有这么­精­彩的龙灯表演,直夸奖邓世耀、唐皆能带队伍有一套本事。唐皆能在旁边哪敢受此殊荣,连忙说是邓香长跟弓敬的功劳。

衡山的正事办完,黄天明不想去湘乡、双峰,去看刘、古两人的队伍了,带着小香就要走。唐皆能看到小香的情绪并不是很高,心想肯定是第一次离家之故,就叫自己的堂客梅子陪她睡了一晚,跟她说了一夜的悄悄话。临走时,小香还拜唐皆能夫­妇­为­干­爸、­干­妈,作为回礼,梅子送给小香一套女人用的什物和衣裳,唐皆能送她钱,就跟乡下人嫁女一样,把小香感激得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跪下来向两人叩了几个响头。

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唐皆能和自己的堂兄弟,既闹闹别扭又一起作点生意赚钱;邓世耀在管好帮里的事情的同时,仍不忘去香草园跟桂花风流一番;唐皆能的堂客梅子在这年的秋天又怀上了孩子,把想个孙子的陈氏给急得团团转,整天到庙里去烧香,还自己开了个素锅,吃起素来。唐候渊本来不信这些歪门邪道,但在堂客的一再游说下,也顶不住想孙子的念头,烧起香来,但是对于陈氏要他吃素,死也不­干­,说这是自找罪受。

唐皆能此时正是一心扑在生意上,洪福堂现在不仅卖洋货,更作起了山货、­干­货倒卖生意。所以唐皆能的生意跟自己的女人的肚子一样,是一天比一天要大。对于自己的女人是要生男还是生女,唐皆能的关心程度还不如县城里的街坊邻居呢,可以说是近乎麻木了。陈氏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所谓,好象听天由命似的,完全不象是刚成亲那时的虎虎生气。也许是他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吧,陈氏不忽然之间又觉得,这可能是儿子命运多桀的婚事令他这么苦恼所致吧。

黄天明返回广州后不久,即告诉洪福堂帮主邓世荣,黄兴先生已同意给洪福堂二十支长枪、五支短枪及弹药一批,货可于近日到达广州,届时需洪福堂派人手去取。这可把邓世荣给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表示洪福堂即使是不存一兵一卒也要与同盟会存亡。

不过邓世荣盼星星盼月亮,这批军火并不有象黄天明所说的如期到达。邓世荣等不及,亲自去问,黄天明却说因为军火运到香港时被英国人查到,给扣留了,现正四处活动,想把它给弄出来呢。邓世荣不免有些失望,以为黄天明也是吊人胃口,牛皮连天,军火这事也就不再去想它。事情又过了大半年,到了深秋,邓世荣根本就把这事忘到九宵云外去了,黄天明却从香港捎信给邓世荣,说这批军火已经运到租界里放着,让邓世荣派人去取。听到这意外消息,邓世荣可真是喜出望外。高兴之余,他又不免为如何运出这批军火而发愁。要把军火从租界里弄出来,要经过一大堆的洋巡警和清兵、捕头,现在,广州都督府、巡抚衙门对广东的革命党可谓是严加防范,到处是官府的耳目,万一弄不好被官府给知道了,那洪福堂可就是满门抄斩了。邓世荣这才知道为何黄天明把军火给弄到家门口来了,自己都不出面,而是让洪福堂去顶这个风险,既是避风头,又是对洪福堂的考验。如果这点事情都办不了,那洪福堂岂不是贻笑大方?

邓世荣想了半天,决定派武馆的李汉如去租界把军火运出来。李汉如也是一头雾水,­干­这活可是头一遭。邓汉如整天都没什么头绪,早餐过后,就在武馆的院子里走来走去。李汉如不能下决心的是,自己是否要亲自上阵。本来运一件东西出租界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在目前草木皆兵的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慎,都有可能引致杀身之祸。李汉如也知道黄天明、邓帮主不便出面的理由,但是真的要自己把命都给丢掉,他还没有那个达到程度的自觉。正在揣摸的时候,邓世荣坐着轿子过来找他来了。李汉如本来昏昏沉沉的脑筋忽然活络了起来,他连忙招呼抬轿的轿夫,让他们明天一早备三顶轿子给他用。邓世荣来也这儿也没什么事,只是军火没从租界运出来,心里不踏实,到武馆来散散心,顺便也看李汉如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李汉如跟邓世荣说,明天他打算租三顶轿子,坐三个人去到租界,中午在那里吃饭休息,把轿夫等人给支开,在轿子底下放上枪支,然后借故把轿夫等人都错开抬轿,这样他们就不知道轿重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抬回来。邓世荣听了也没作表态,笑了笑就算了。接着邓世荣告诉李汉如,这件事一定要办得神不知鬼不觉,他将会派人在租界和经过的路上策应,但只能在需要帮忙时才出面。接着邓世荣把他带人在路上的四个点位告诉了李汉如,让他出事时,直奔这些地方去,到时他们自会作妥善安排。

第二天,李汉如起了个大早,打开院门,象往常一样练了练拳脚,却怎么样也提不起­精­神,他索­性­搬了张椅子坐在院中,闭上眼睛仔细地想着今天行事的每个细节。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李汉如的大徒弟司徒华也起来了。看见师父起得这么早,司徒华就知道,今天一定有大事。李汉如见大徒弟来了,就示意他跟自己来到书房。李汉如告诉司徒华,今天要去一趟租界,让他带三个小徒弟先去一趟租界,准备一些斧头、锯子等木工工具。司徒华听了李汉如的吩咐,马上就去了。接着邓世荣派人来告诉李汉如说,他已经按事先的约定在老地方等李汉如等人。正好轿夫也到了,李汉如就带着二徒弟跟三徒弟坐上轿子,心里一上一下地朝租界出发了。

进租界,必须经过租界桥。李汉如过桥的时候,一看见四个洋巡捕,心里就更慌,头上都冒了冷汗。真是俗话说的,“说时容易做时难”,李汉如平时教徒弟们面对危险要镇定,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要是徒弟们现在看到自己师父这副模样,恐怕只有大跌眼睛的了。巡捕看见有三顶轿子来,并且没有一个是洋人,就示意停下来。李汉如在三人只得下轿,跟巡捕交涉。租界的巡捕跟清政府的巡捕不同,他们根本就不把中国人当回事,而且还是软的不吃、硬的不来。巡捕挑起轿子看,当然是不会有什么异样,只是巡捕们对中国人的例行公事。巡捕示意李汉如可以走了,李汉如却是满头大汗地站在那里,并没动。见怪不怪的巡捕们看到这里都笑了:这个猪猡肯定是吓得尿裤子了。

李汉如一行于中午时分到达租界的武馆分会。租界的武馆分会因为最近没有招到弟子,所以一些空置的房间都蒙上了一层灰尘。要汉如到的时候,大徒弟正带着三个小徒弟忙着搞扫除,为李汉如能安顿下来。李汉如招呼轿夫,由一个徒弟带着钱领着,都去喝茶,工钱照付。轿夫们都觉得很奇怪,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东家竟然会请自己这些苦力去喝茶。

轿夫走了后,李汉如就立即让司徒华动手把轿子给加一个夹层。要汉如还怕徒弟们­干­活不保险,特地在旁边监督。那些轿子别说还真是真材实料做的,经司徒华这帮业余木工一折腾,还都没有怎么散架。底层一做好,李汉如马上派人把军火给取来,把长枪放进去,还不多不少正好够装。司徒华又在用铁钉把轿子的夹层给钉实,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什么异样来。完事后,李汉如真是累透了,坐在那里,直喘虚气。至于短枪,李汉如则只能暂放在武馆里,等以后有机会再来拿。

过了正午约四个时辰,李汉如等人已经把东西收拾妥当,就要上路往回走。这回是让司徒华两个徒弟坐轿的,李汉如三人上了轿,轿夫正要抬轿,李汉如却挥挥手说:换换手,三个人互相换换,活儿均匀点­干­。轿夫们­干­了这么久的活,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主顾,都一样地­干­活儿罢,什么均匀不均匀的。轿夫们换了个,一抬还真的是吃亏了,比刚才的可重了二十来斤。几个年轻的徒弟也就跟在后面,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迎着落日回家。

说也奇怪,这回巡捕们一看见李汉如,就高抬贵手,挥了挥手放他们过去了。半路上,邓世荣也在酒楼里看见一行人,立刻也跟着回去了。其实,在酒楼时,邓世荣一直在想,如果这班弟兄没有把军火给弄好,跑到这来,自己可要狠下心来,把他们­干­掉,不留一个活口。至于李汉如是不是也知道大哥的如意算盘,所以才吓得一身冷汗,谁也不知道,只能是一个谜。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