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山野少年们从未听到过如此激|情澎湃的演讲,顿时觉得血脉奋张,齐声叫好。
唐承欢见过唐九爷的另一面,心下只觉不安,转头去看张顺,见他嘴角留有冷笑,和后面那群大声叫好的穷少年颇为不同,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唐九爷恢复了惯常的可亲笑容,道:“大家先回去吧,等着看本座给你们化解委屈。”
穷少年们欢声雷动。唐九爷挥手示意,瞪了唐承欢一眼,道:“随我来。”
唐承欢心下忐忑,与张顺相视而别,跟着唐九爷走了出去。走了一阵,忽听唐九爷哈哈大笑,回头对他说道:“不错,不错,上次本座跟你说的话,看来你都懂得意思了。眼下这帮野小子群情浮动,要想个法子暂时安抚一番才是,你可有好点子?”
唐承欢见他不来责备自己与他的儿女打架,心下微奇,但听他说的关乎张顺等人,也顾不上奇怪,在心里略一思量,想要趁此机会暗中帮张顺等人争取一些利益,当下道:“他们被唐门多收取半成的茶叶,本来望着来唐门学习武术,谁知不仅武术学不到,还成天被人呼来喝去当做牛马使唤,也难怪会有这么大的怨气。小欢觉得,应严惩‘力部’的头儿,给张顺他们一伙人生活上再好些,教人传授他们武功,想来应能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气。九爷请恕小欢考虑不周,胡言乱语!”
唐九爷哈哈一笑,眼射历光,道:“你说得不错,唐权这小子蛮横有余,怀柔不足,将他调去成都药铺做掌柜好啦,对那群野小子就宣称已将他降为一般弟子了,然后给他们每人发一套粗布衣衫,叫几名闲散弟子传他们几手粗浅把式,想来已足令他们感恩戴德了。”
唐承欢心里不是滋味,不过总算能让张顺等人稍稍好过一点,却也微觉欣喜。
唐九爷又道:“你能博取张顺等人的友情,这一点我很欣赏,但你不能只会笼络穷人,更要紧的,要学会将有权有势的人收为己用。你看看唐门自唐末以来,历经几番朝代变迁,却从未被人打倒过,就是因为我们在青城一带有极深厚的势力,即便是从前的后蜀王朝,或现在的赵宋官府,都必须倚仗象唐门这样的本地豪强治理政务,所谓天下*,民不聊生,说的是那些贱民只知被人宰割,而地方上的豪强却往往能在大乱中坐收渔利。我要你做的,便是学会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眼下你年纪还小,但应有这方面的意识才好,就从阿娇、成器开始,想法子和他俩交朋友,接着再想法子让他俩听你的话,慢慢你就懂得其中三味了。”
唐承欢又惊又奇,心想:“他对我说话总是离不开如何控制别人、如何骗取旁人的信任,究竟有何意图?阿娇和成器不是他的亲生儿女吗?”
唐九爷见他眉目跳动,知他暗在心头琢磨,又道:“十一爷既然收你为徒,让你成为唐门年轻一辈弟子中的大师兄,就是对你抱有深切的期望。这十几年来天下*不止,各地都有贱民聚集闹事,而且赵匡胤死时,正好征伐北汉又一次失败而归,这赵宋的天下并不稳固啊。但赵宋官府只知一味压榨,蜀人颇思旧朝,迟早会有民变。将来你要报父仇也好,还是想要继承父业也好,并非没有机会,你可懂得我的意思?”
唐承欢大吃一惊,情知这话相当于“造反”的意思,心想:“原来我身世的祸害就是来源于此!可如今世事变迁已久,蜀中百姓虽然过得苦些,但总算是国土一统,没有战祸,何况官府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想法子让它改正呀,怎能想到造反上面去?”他在东京城中听三国故事,印象中每说到战事,总离不开“饿殍载道、妻离子散”等字眼,赵宋历来宣称“天下一统”的观念,早已深入他的内心了。
想看书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