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将摄像头角度一转,果然旁边高高低低放着两部台式机,三部笔记本电脑,她在另一部电脑上看到了祁家钰,她身边是祁家骏的儿子祁博彦,正兴奋地跟他爸爸打着招呼。祁博彦已经四岁多,十分活泼可爱,在祁家钰的提醒下叫了一声“苒苒阿姨”,便眨巴着眼睛转向一个劲逗他的肖钢,看起来已经不大记得了在他婴儿时期最亲近的任苒。
“这是谁想出的主意?太有创意了。”
“家骏想出来的点子啊。”
只看了一会儿,任苒就被逗得直笑。那边有人在热热闹闹地烘蛋糕、做菜、包饺子,有肖钢在国内的亲友唱歌献艺。各种声音不停通过网络加入进来:指点某个菜做得不对,某个人再来一首歌,某个笑话讲得太冷。
祁家钰跟他们打了招呼,说要送祁博彦回他妈妈那里,肖钢的生日聚会尽欢而散。大家走后,任苒和祁家骏继续聊天。
她谈起她正在准备的考试,、银行新出台的员工激励计划;他谈起他的工作、有些反常的天气、悉尼歌剧院将有国内一位歌手的演出,他和肖钢计划买票去看……却根本没提起他会去墨尔本。
当然,他是怕她担心。
那竟然就是他们之间最后的对话。
四月,是另一个半球的初秋,而北京已经进入春季。他们永别了,在同一个时间,在不同的季节。
任苒的手掌用力,小小的玩偶在她掌中应声折断,她浑然不觉。陈华不得不掰开她的手,才将带血的碎片取了出来。
医生给她处理伤口,整个过程,她都一声不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努力去回忆祁家骏对她说的每一句话,却只觉得所有的声音都飘忽不定,旁边医生在询问情况,父亲在与她说着话,然而,她思维渐渐涣散,根本无法把他们的语句组织成任何明确的意思,当然更没有力气作出回答。
任苒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
最初,无处不在的疼痛,让她可以不必专一面对心底的伤痛。不过再复杂的伤势,只要不致命,总会有痊愈的一天。
她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却拒绝下床做医生建议的基本运动,成天麻木地躺在床上。
她基本上不跟任何人交谈,包括她父亲在内。
当她伤势稳定后,任世晏提出带她转院回Z市,方便就近照顾她。
陈华反对这个提议,他的理由十分充足:任苒的外伤性血胸经胸腔穿刺抽出积血后,已经基本没有大碍,但两个部位的骨折都需要静养复位,不适合移动。这个医院的医疗条件很好,更有利于她的康复。他特意请来了一位香港的复健师,已经针对她的情况制订了全套复健方案;那位心理医生也答应再次过来为她做心理咨询……
他们在病床边交谈,她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将要决定的事情完全与她无关。
任世晏叫她的名字,良久,她茫然应了一声。
“小苒,跟我回Z市好吗?”他直接征求她的意见。
她摇摇头,“不,爸爸,您回去上班吧,我就留在北京,帮我请一个护工就行。请陈总不要过来了,我不想再看到他。”
这差不多是她入院以后讲的最长的一句话,也是唯一一次提到差不多天天过来的陈华。她的回答得十分有条理,然而站着的两个男人交换一个眼神,心中充满了不安。
出来以后,陈华直截了当地说:“任教授,我知道你工作很忙,任苒也不可能接受你妻子的照顾。带她回Z市,一样要请人看护她。请把她留在北京,我会请最好的医生给她治疗,直到她康复。”
任世晏长叹一声:“陈总,你也看到了,她甚至不愿意再见到你,恐怕她不会接受这种安排。”
“我来安排好,不会让她情绪受影响。”
陈华介绍他请来的医生给任世晏认识,交谈之后,任世晏认可了他的安排。
接下来,陈华接手照顾任苒,但他并没有再出现在医院,而是让助理阿邦出面安排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为阿骏的死给我打负分,我倒是能理解。我也喜欢这孩子,我对有弱点的人的喜欢超出了你们的想象,所以我写的人物都是不完美的,男主尤其如此,真不能在我的书里找完美男主。。。
为什么会认为我是要给家骢腾道,于是把家骏给写死了呢?明摆着,以任苒的个性,一个逝者占据的位置会更重要一些
生活中的生离死别并不罕见,生命其实非常脆弱。望各位珍惜过好每一天。。。
周末大家很给力,谢谢所有长评短评,只是周末我去徒步自虐了,到星期天晚上才看到,所以抱歉没有加更,不过按编辑的要求,我大概要加更就得早停更,现在我跟大家一样盼书出来。。。
1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