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汉王离京城越近,对当今太子乃至皇太孙越不利,是吗?”
还是若雪聪明,她从郑松的叹息里听出了担忧。
“恩,那是自然。历来惯例,皇子在成|人后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也必须留在自己的封地。如果不得皇上的宣召而私自进入京城,会被认为是有违祖制而受到处罚的。只是这次汉王也是没有得到宣召就进京,却未见皇上对他有什么惩罚。我们皇太孙对此很是担忧。只是,他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再加上他要出塞,所以,也就没做什么举动。”
“你的意思是皇上依然在偏袒着汉王?”
若雪反应极快。
“恩,如果我们没猜错的话,现在的形势对太子和皇太孙很不利!”
影风沉默了。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果事情果然如此,那瞻基应该怎么办?
其他的人也沉默了。他们的想法和影风是一致的。只是,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前,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正在他们沉默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他们停留的茶寮旁,那声音也停下了。
“皇上有旨。郑松,海兴接旨。”
一个声音在茶寮外响起。
“是我叔叔,他怎么来这里了?”
海兴很是诧异,三步并两步地走了出去。郑松对影风他们点了点头,也赶了出去。
“奉天呈运,皇帝诏曰:速宣郑松,海兴两人火速回京,朕另有要任点派。钦此。”
坐在茶寮的影风和若雪大吃一惊。同时吃惊的还有外面的郑松和海兴。
“叔叔,这是怎么回事?”
海兴凑近那宣旨的人,低声问道。
“唉,没什么事的。你也知道,那汉王杀徐野驴将军的事,本来皇上都要杀了他,可念着骨肉,更念着自己曾给汉王天下的承诺,所以也就网开一面了。而且皇上目前还不想皇太孙因为徐将军的事而乱了心绪。所以,才让你们暂时不要去漠北了。”
那宣旨之人,正是海兴的叔叔,大内总管海涛。
只是他的话听起来是那么的勉强。好象有什么更多的秘密不好说出。
海兴还待再问,看着叔叔摇了摇头,只好作罢。
“叔叔,现在就得跟你回去吗?”
“是。皇上怕你们不听宣召,才特地让我亲自前来。还好,总算赶上你们了。现在就跟我回去吧。”
“这。。”
海兴很是犹豫,凭他对皇上的了解,他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让他不让自己和郑松去给皇太孙报信呢?
“海兴,你可别让我为难啊,傻小子。”
“叔叔,我。。。唉,里面有我两位朋友,我去和他们道个别。”
海兴知道皇上让自己的叔叔宣他们回去,抗旨是不可能了,只得作罢。
“恩,快去快回,皇上还等着我们呢。”
海涛也不是很清楚皇上为什么会如此,他的心里也是一样的为瞻基担忧。听到侄儿说还有朋友在里面,他就明白了侄儿心意倒是正中他的下怀。
“叶公子,看来我们是不得不回去了。这件事就有劳你们了,如果有机会见到皇太孙,请把这些情况告诉他,让他也好有所防备。”
低声地对影风说着,海兴和郑松的眼睛里是充满希望的。
“好的。如果有机会,我们会告诉他的。”
影风点了点头。反正他在救出柳乘风后也是要到大漠去的。到时候告诉瞻基也不迟。
“那我们走了。多谢叶公子和这位姑娘。”
两人感激地看了看他们,拱了拱手,走了出去。茶寮外响起的杂乱的马蹄声越来越远。
“别想那么多了,应该没什么事情的。我们也走吧,要不天黑前回不了城。”
看着影风若有所思的样子,若雪牵住了他的手。
“唉,希望不会有什么事情,也希望瞻基能早日回来。不过我还是觉得事情不大妙。”
影风摇了摇头,神色严肃。但感觉着若雪的手在温暖着自己,他的脸上又泛起了幸福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我相信瞻基都能很好的处理这些事情的。因为他是瞻基,是将来的一国之君。是大家的希望。”
“呵呵,瞧你这样子,一会沉闷,一会开心的,象个孩子。不过说实话,就处理事情来说,你们都是非常聪明和坚决的。只是,你们的所图不一样,他图的是如何治理天下,而你则只想着如何当牧人,所以嘛。。。”
“所以什么?”
听着若雪欲言又止,影风微笑地看着她。
“所以,所以你看起来比他要笨些啊。”
若雪调皮的声音让影风不觉宛尔。
“呵呵,我当牧人,那你就是牧人的妻子,跟着一个笨人,你不觉得委屈么?”
“你?哼,不理你了,一说正事你就想其他的。和我外公一样没正经。”
脸上带着笑,嘴里如此说着,若雪一个轻盈,跃上了马背。
“若雪,等等我。”
看着若雪离开,影风赶紧也跃上马背,追着若雪就去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