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明朝美好生活 > 第210章皇兄,兄弟下野去了

第210章皇兄,兄弟下野去了

匆匆收拾好宅院,没费多少时日,朱家人就直接搬过去入赚当年依附万家的人家多了,有足够的小院安置各路亲戚

没有什么不吉利一说,一家崛起,一家落魄,这在京城乃是常态京城总共就巴掌大的地方,达官贵人的府邸就那么些,除了开国勋贵,几乎没有百年世家,你不想要?难道你还能把家建在紫禁城里?

朱佑桓是铁了心要过过普通人的生活,他看中万家的宅子,就因为地处皇城和外城之间,周围什么样的人家都有,人烟稠密,百业昌盛

其实也不是他心狠,郕王府那是北京城首屈一指的王府,打建成之日起,就没想过供外人赚没有街道,没有民居,有的只是衙门和关卡,周围连个市集,普通人家都没有,来来往往的也不方便,就像是个封闭的大监狱

现在多好,左邻右舍的好不热闹,出门就是人来人往的闹市,酒肆茶馆什么的一应俱全,府里占地面积大,院子套着院子,足够宽敞,就算敞开了生养,也不愁没有地方赚园子修的美轮美奂,身处闹市而不显噪杂,最重要的就是有人气

全家人几乎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历经万家二十多年的反复修缮,整个宅子就像是新的一样,雕梁画栋,临山傍水,景致绝佳,人人都非常满意

美中不足的就是下人稀稀落落,膨胀到千人规模,一朝被朱佑桓砍掉了足足三分之二强等于十个丫鬟仅仅剩下小猫两三只

不满也没用,发牢­骚­更没用,据说紫禁城砍得更狠,比起往年的开销来,今年竟然少了一半有余,甚至还在缩减各种用度,朱家人闻知此事后,顿时都不敢言语了,天子脚下,亲戚和皇帝对着­干­,显然是在自寻死路

谁不想过好日子,过奴仆成群的富贵生涯?朱佑桓和朱佑樘这一对难兄难弟,难道就不想吗?想,都想,做梦都想可是眼下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紫禁城一向是花钱大户,每年要耗费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必须要想方设法的从自己嘴里抠出银子

朱佑樘一心为国,朱佑桓就不免有些假公济私了,一来他不好意思自己花天酒地,让皇兄吃苦受罪二来是看不惯家里的奢华作风,富贵到了头,弄不好就要乐极生悲了

分给土地的事宜都交给了汪羽处理,具体事则由户部经管,至于什么宗人府,内务府,该哪歇着就哪歇着去

此事会遭遇到何种强烈反应,朱佑桓很清楚,起码很快他就将成为天下各大藩王府的眼中钉,反正有本事就放马过来,巴不得你出头闹事,正好有借口裁撤藩王府,收缴土地田产

与和各地藩王之间的关系大有剑拔弩张的趋势,截然相反,弘治皇帝终于开了一道口子,准许各地没有爵位的宗室子科举做官或是恩萌做官,当然设置了种种规矩限制,比如不许担任当地官府要职,不许升为封疆大吏,不许进京为官等等

即使如此,还是得到了数以万计的宗室热烈拥护,区区最低等的奉国中尉,一年不过二百石粮食,根本养不活人口日渐增多的一大家子,再说随着开放读书,连同务农,经商都一并允许了,谁不向往美好生活?

尖锐的土地矛盾,是促成朱佑樘立下决心的重大原因,数以千万顷的良田被王族占据,一样大肆开采矿山,经营店铺,垄断当地经济,官府管不了,朝廷看不见

锦衣卫暗访得来的,触目惊心的一个个数字,朱佑樘悚然动容,长此以往,财富渐渐集中,土地渐渐集中,此乃亡国之兆老百姓苦不堪言不说,日益穷困的普通宗室一样越来越穷,人口越生越多,又被种种祖制约束,现如今,人数竟多达二十多万,一辈子无所事事,除了会娶媳­妇­,啥都不会

套用朱佑桓的话来说,好人坏不了,坏人好不了,儿孙自有儿孙庚想千秋万代朱家子孙都衣食无忧,除了养出一群猪以外,还有何用?还不如三国刘玄德呢,落魄了就雄起,重振家族,不比汉献帝强过百倍去?

如此朱佑樘有心收回土地返还百姓,又的引起各地藩王群起反击,是以对普通宗室示好,借此来收买人心,并承诺每位宗室子的每年钱粮不变,即使做了官也照发不误

好人都由帝王来做,甘当恶人的朱佑桓,很自然的又下野了,就连一些得了好处的宗室子都不领情,上书痛骂他妄图更改祖制,祸国殃民

被免去宗人府宗正,撵回家去闭门思过,以示警戒,兄弟俩又联手唱了一出双簧,平息了众怒,旨意都下了,想回头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