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明朝美好生活 > 第263章 汉武

第263章 汉武

以九虞之礼亲送弘治皇帝的棺椁于皇陵暂时安放,下旨礼部和工部督造陵墓,待修好后择吉日下葬祭拜一番后,朱!右桓洒泪而别

关于年号,朱祜桓并不满意群臣商议的,什么兴宁,元昌,正建,宣泰,永安之类,大多寓意吉祥,取国泰民的的意思唯有首辅刘吉揣摩上意,提出天命,天眷,顺天等,不问可知,是为了彰显继承帝位的合法­性­

朱祜桓并不同意,他有他的见解,先是亲自提出年号为永武,不料遭到群臣激烈发对,没人理解皇帝的深意,以不吉利为由拒绝

朱沽桓­干­脆说道:“要不是永明,要不是汉武,你们自己选一个”

几十位重臣彼此面面相觑,都震惊于陛下的锐气,永明和汉武何等霸气?看来龙椅上的那位,是立下中兴大明的远大志向了

既然陛下有重现秦皇汉武,太祖太宗时期的雄心壮志,群臣自然不好反对,明字和国号冲突,最后定下汉武的年号,即刻起诏告天下,来年正月初一,改国号为汉武元年,其实依然没有人能体会出朱祜桓的深意,永明不过是美好愿望,而武字绝非单纯的想为了开疆扩土,重现汉家昔日辉煌而是有感于文人处身于一个转折点,正德之后文人的膝盖越来越软,武字自是意味深长了

再说一味的崇文抑武,崇尚儒家之道,在这强敌环伺的时代,何其愚昧?

文华殿内,朱祜桓背手而立,缓缓说道:“改每日早朝为七日一次,经筵取消三更天起床过于早了些,木桩子似地站半天,于国有何益处?闹得帝王和百官常年疲惫不堪,办事效率缓慢没了早朝,这今后定下规矩,在京七品以上官员,皆可至文华殿求见阁臣,有重大国事,自可请求见联,中间不许任何人阻碍,违者重罚!有事咱们就面对面的详谈往后立下规矩,面圣时说什么都可,无罪!”

经筵取消,一千饱读诗书的大臣不太乐意,不过想到帝王的学问,不学无术还是担得起的,既然不是什么儒家子弟,自然不待见经筵,根本就听不懂嘛!

早朝不早朝的,臣子们没太在意,和经筵一样,此种事当慢慢劝导,陛下的脾气不好,这可不是先帝爷那种好好先生

就像是哄顺毛驴似地,一千大臣含笑点头,反而闹得朱祜桓暗叫古怪,本来一肚子的旨意,想了想决定留在日后再说委实这场面着实怪异,说什么都点头,嗯,肯定有诈,不得不防!

猜不出臣子们脑袋瓜里都琢磨什么缺德主意,朱祜桓悻悻的道:“联不是很有耐心的人,做不来凡事事必躬亲,更不是贪权之人

即日起翰林院和工部,兵部,都督府,择资历足够的年轻官员十二位,讲武学堂挑选成绩优异的学员六位,设立文书阁,一体赐封为正六品的议事郎,辅佐联处理国事,这些新进之臣三年一换对了

联不消奏疏中写满了不知所谓的八股文,云里雾罩,阿伙奉承那一套都省省吧,有事说事,务要简单明了,花团锦簇的锦绣文章,联不稀罕!”

众臣有些摸不清头脑,议事郎不过是六品官,辅助陛下打理奏疏,相当于又成立一个内阁不过三年一换,说明替代不了阁臣,大抵是用来制衡阁臣和六部尚书之用,这新君继位怕地位不稳,可以理解

刘吉说道:“陛下,往日都是由阁臣票拟,然后经内侍送至乾清富,交由您亲笔朱批这有了文书阁,不知这规矩是不是要改动?”

朱字右桓油然道:“不错,话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纵使某一代帝王­精­力充沛,不觉辛苦,但其他皇帝呢?有多少奏疏是由亲近太监代笔的?你们称这些太监为内相吧?”

群臣皆点头,神­色­间有些难堪,王恕冷哼道:“昔日王振,即自称内相,首开此不良风气之先河”

朱字右桓神­色­凝重,说道:“联并非厌恶宦官,宦官也是人,有好人好恶人,但我朝对于宦官太纵容,皇族家奴岂能任意­干­涉朝政?内相内相,宦官岂能做宰相?岂能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到各地去搜刮民脂民膏?动辄在内廷蒙蔽帝王,在外凌驾于朝臣之上,此种事实在是骇人听闻!宦官之祸和党争之祸一样,皆是亡国之源即日起,联立下铁律,彻底废除宦官”

大臣们立刻惊呆了,不可置信的纷纷抬头望着皇帝,就连王恕等最是厌恶太监的大臣,都觉得匪夷所思,没了宦官,用什么人来伺候皇族?难道要用正常男人?那威何体统?

朱祜桓却笑道:“诸位爱卿的家里,都养着公公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