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仝世举担心起提拔王学西的事来了。为了王学西的提拔,他算是费尽了心机。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贾士贞。平心而论,自从贾士贞借到省委组织部那天起,他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的等闲之辈,居然在报到途中就能制造出那样惊天动地的新闻来!贾士贞不仅聪明过人,还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质。这样的人在省委组织部,天时、地利、人和一旦具备,将来还了得!偏偏在王学西的考察材料上贾士贞竟敢多嘴多舌,不仅一下子惹怒了仝世举,更让仝世举担心的是害怕哪天贾士贞这小子把王学西的事捅到领导那里去,领导真的认起真来了,一查便知真假,那样对他可就十分不利了。即使这事贾士贞不说出去,只要贾士贞还留在省委组织部,他必有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的那一天,那也就是自己倒霉的日子开始了。所以仝世举思来想去,趁几位副部长不在的时候,他绕了半天的弯子,终于得到了郭部长的默许,他便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把贾士贞给打发掉了。
除掉了贾士贞,仝世举的心里总不是那么踏实,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在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处处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这么多年,论资历,论职务,还是论年龄,贾士贞与他相比悬殊太大了,他们之间根本就毫无竞争而言,可他怎么就容纳不了一个年纪轻轻的贾士贞呢?贾士贞被退回乌城地委党校之后,他还特地给乌城地委组织部机关干部科打了电话,没有指出贾士贞的任何缺点错误,说是因为省里要搞机构改革,各部门都要精简人员,所以,部领导研究决定,省级机关干部考察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贾士贞可以回到乌城地委党校原来的工作岗位了。当时接电话的干部科长心里在想,按说,过去类似这样的情况,省委组织部至少会建议地委组织部调用此人,或者安排到地委机关其他合适的单位。而仝处长不但没有提出这些要求,却提出让贾士贞回到地委党校原来的岗位上。既然是这样,接电话的刘科长也就如实向领导汇报了,几位部长听了之后都未加任何意见,这事也就自然地过去了。
贾士贞回来了,虽然仝处长也给乌城地委组织部打过电话了,但是乌城地委组织部并没有人给乌城地委党校打电话,领导没交代,谁又去干这种事呢?这又不是什么讨当事人好的事。贾士贞当初是地委组织部通知借调到省委组织部的,不仅工资在原单位照发,而且一切福利待遇不变。贾士贞回来后已经多日,虽然机关里也有人传说他被省委组织部退回来了,可乌城地委党校没有接到通知,领导们更不相信。自然也没有人过问贾士贞是否要回到地委党校上班的事。
贾士贞经过一场悲痛伤心的折磨之后,却过上了无人管无人问津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可这种生活不仅无滋无味,更是一种无聊的煎熬。虽然工资一分钱不少,但是每每想到在省委组织部那段时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心里还是十分留恋和向往的。尽管遇到了仝处长这样的领导,可他对组织部这样崇高的部门却是充满渴望的。他甚至觉得自己非常适合组织部那种工作,那种工作在他看来简直是如鱼得水。虽然他还没有完全了解省委组织部的全部工作内容,在那里他只是一个任人使唤的临时工作人员,但他深知省委组织部这块金字招牌的分量,他深知一旦在省委组织部镀了几年金之后,未来该是什么样子,是很难想象的。仝处长当年不过是莫由机械厂的一名翻砂工人,据说仝世举当年调省委组织部时已经三十五六岁了。可是若干年之后,居然由一个翻砂工人变成了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处处长了,而且即将戴上副厅长这顶万人之上的高级领导干部的红帽了。否则,说不定仝世举现在早已成为到处求人找工作的下岗工人了呢!
是啊!生活就像天上变幻着的云彩,永远不可能是一个样。人,也不会永远是一种情态。经过这次坎坷打击之后,贾士贞觉得自己似乎成熟了许多。他渐渐地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他不遇到仝世举这样的领导,不碰到王学西那样的考察对象,他现在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