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顾不得一切牵着他的手进了家门。
若是母亲问起,她决定实话实说,他是她这辈子最爱的人最想嫁的人,不管以后的路有多苦多艰难,都会随着他走下去。
母亲早已回房备课了,听到开门的声音,问了一句,是晚茹吗?她应了一声,把他推进了自己的小屋,径直去药房拿了盒子。
玻璃的碎片在白炽灯下格外亮眼,刺得她眼睛隐隐疼痛,泪水霎时间积满了眼眶,拼命吞咽却只能任由着它滴落下来,混合着手上的血渍,像凝聚了颜色的洪水,冲碎了心底的最后一丝坚强,她忙拿了棉布沾了麻药去拭擦。
他像是终于有了知觉,伸手去抚她的脸,重重地冰寒冻结了她的心。她紧咬着嘴唇,一点点儿捻出了碎渣,放进了身旁的盘子。不敢问他痛不痛?不敢问他怎么伤成这样?她只是静静地上药,静静地包上纱布。起身时,他拉住了她的衣角,不愿放开,她眨了眨眼睛,哽咽地说,去换些水过来。他这才松了手。
一晚上,他都沉默着,目光一直跟随她,看她忧心的样子,看她忙碌的神情,看她默默地流着眼泪,最后他走到她身边,把她紧拥在怀里,乞求般地口气,似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晚茹,跟我走,好不好?”
本就担心着,见他终于开口说了话,不论是什么要求,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即使要了她的性命,她都会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站在母亲的门口,暗自责备了许久,终还是说了出来,“妈,我明儿大早要离开。”
母亲“噢?”了一声,有些吃惊,转瞬又平静下来,说,“我知道了。”
话多了会露出破绽,她小声说了句,妈妈,对不起。
她是个不孝的女儿,眼里只有爱没有情,明明想好了要留下来,可是始终放不下对他的那份挂虑。
妈,等过些时日,等我结了婚,等一切安定了,我会回来接你。
最后回望了一眼家门,门前的灯笼在寒风中摇摇晃晃,似在催促着她又似在留恋着她,院子里香雪兰的清香越来越淡,昏黄的灯光渐渐融进了夜色,融进了黑暗。
出了巷子,罗顺依旧等候在路口,知道少爷去接少奶奶,不敢离开半步。见两人发现了自己,忙开了车门。少爷的手上缠了纱布,脸色也温和了许多。常妈曾说,恐怕少爷这辈子最怕的人就是少奶奶。怕一个人不是远远的躲着见了面便吓得发抖吗?他以为是说笑,现在由不得他不信,少爷是真的怕少奶奶,怕丢了她。
车回了饭店,他直接让罗顺退了房,准备连夜赶往昌平。
“博文,休息一两个时辰再上路吧!”瞧他一脸的倦怠,她忍不住发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