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发生的革命
60至70年代,是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美国、日本、西欧以及亚洲的“四小龙”等,正是依靠了高科技的力量,先后实现了经济的重振或腾飞;而一向富于科学思维和创造精神的中华民族,却陷入了10年动乱之中,丧失了一次极为宝贵的发展机会。
历史跨进80年代后,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跃入了一个狂飚突进的时代。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进而抢占世界竞争的制高点,成为众多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在这次高科技大战中,美国雄心勃勃----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不甘示弱----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咄咄逼人----制定了“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于是,高科技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占有高科技的优势,谁就等于掌握了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不具备高科技的优势,谁就意味着失败、落后、贫穷、受气!
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中国的邓小平早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刚刚来临之际,便以一个卓越的政治家的头脑和伟大的战略家的眼光,智慧而大胆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下个世纪将是高科技的世纪。接着,中央和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又于1983年提出了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对策,并确定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方针和战略框架。当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台后,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又及时批准了中国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从而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规念大的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序幕!
于是,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大革命悄悄发生了。
A.里根发表电视演说
要说中国的“863”,得先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说起。
无论做皇帝还是当总统,一生中肯定有许多既让自己激动又使别人兴奋的非同寻常的夜晚nAd1(据美国情报局提供的可靠资料表明,14年前,即1983年3月日这个夜晚,对美国总统里根来说,就是一个绝对非同寻常的夜晚。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没有战争的夜晚。这天夜晚的华盛顿很美,也很静,似乎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和平安祥的气氛。里根总统草草用过晚餐,并对自己的着装稍作整理后,便神情庄严而又风度翩翩地跨进了那间被无数前任总统坐过的椭圆形办公室。
里根是在三年前出任总统的。刚上任时他心里就很清楚,白宫的这把总统椅当轮到他的ρi股放在上面时,美国的局势并不十分理想,不少残局都在等着他上台后慢慢收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趁机大发战争横财,因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急速增加,其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曾分别达到占世界的一半和2/3的水平,从而使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但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美国政府由于到处伸手,推行扩张政策,如40年代后期支持中国的蒋介石打内仗,50年代发动朝鲜战争,60年代开始的对越战争,70年代支持以色列进行第四次中东战争等等,其结果均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四处受挫,经济发展大受影响。故从70年代开始以后,美国的经济危机持续不断,在同苏联的军备竞赛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守势地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期间由于苏联趁美国到处Сhā足世界事务之机,悄悄大力加紧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到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战略核武器力量便基本达到了与美国势均力敌的水平。到了70年代末期,苏联的洲际导弹的弹头数量便优于美国,且质量还在不断提高。如,苏联的第四代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和美国先进的洲际导弹已相差无几。而且,这一阶段苏联的常规武器装备比美国发展还快。于是美苏军事力量的对比便发生了有利于苏联而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在美苏全球争夺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形势。这样一来,美国国内公众对其政府在对苏联政策方面的软弱退让便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
里根就是在这样一种被动局面下步入白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