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山月(上) > 第4章

第4章

“窝棚早被孟乡长烧了,还回什么窝棚啊!”胡麻子告诉尹老二说,

“龚校长说了,你伤好了就在猪场住,帮他家打点杂,跑点腿。三哥已给你买了两匹蓝布,交街上刘裁缝赶做新衣和新铺盖哩!做好了我就给你抱过来。”

司仲在家排行第三,后来他上头的哥哥、姐姐和下头的弟妹都死了,她母亲仍叫这根独苗为老三。长此以往,左邻右舍的也都只叫他老三,好些人甚至连他的姓名都忘了。来到职校,他交了不少年轻的朋友,大都是慕名而来学武术的。他真正知心的只有胡麻子和尹老二。一来因为他们三人同龄,司一月生,胡四月生,尹六月生,拜把子时胡、尹要司为大哥。司仲却说:“我排行第三,永远只能当三哥。你们就这样叫吧,免了江湖上那些俗气,我们兄弟更亲密。”他们三个,司仲一米八的个子,比同高的胡、尹冒一个头,司仲居中,胡、尹左右,并排走着时,就像一个正楷的山字。司仲痩高而结实,白净的圆脸上那两颗炯炯有申的黑目艮珠,时时闪­射­着智慧之光。他总是穿着一身学生服,整个看去,充满着永不疲倦的活力。胡麻子红润的痩脸上,镶嵌着两个清亮的大眼睛,四肢粗壮,总有使不完的劲。尹老二面­色­粉白,不时转动着的小眼睛,给人一个深沉、善思的印象,没有一点小乡场人的俗气。在众多的徒弟中,只有胡麻子悟­性­最高,尹老二次之,司仲打心眼里喜欢他俩。又因胡、尹二人都是孤儿长大的,司仲对他俩更多一份同情心,不但教他俩习武,还在晚上教识字。现在,胡麻子不但可以记账,就是拿起一张报纸也能读个大半。尹老二也能写一些简单的字和记简单的账目。司仲早计划着放暑假时带胡、尹去万县、重庆见见世面,长些见识,没想到尹老二遭到这样的不幸,气得他昨晚召集起几十个弟子,要去血洗乡公所,为尹报仇。幸好,被龚志平发现制止了。要不,谁知会闹出什么大的事来?

尹老二和胡麻子的父母死得早,都是在场上吃百家饭长大的,十六七岁时两人进轿行当脚力,由于气力莽、走得块、滑竿抬得稳,不久就成了有名的好把式。从义和场到县城,百十来里路,打早出发,太阳才偏西就到了。加之他俩从小受苦长大,人老实耿直,只要先说断了价钱,从不在半路为难顾客,要加钱加米的……就冲着这些,租轿的人,个个都愿点他俩的滑竿,这本已成了义和场上习以为常的事。孟乡长要尹老二去抬轿子,也无可非议,但人家发高烧,自身难保了,硬逼着去,这不是要把人往死里整?

尹老二听了胡麻子说三哥给他做了新衣、被,半天才抽抽噎噎地说出话来:“二哥,我今后怎么活呀?”

“怕什么!”司仲从外面走进来说,“通南巴不是有替穷人撑腰的红军吗?活不出来的时候,就去投他们!”

葛爱林看了大家一眼说:“没想到司先生跟我们穷人还是一条心哪?”他转眼对尹老二说,“这条路,我看走得。”

“听说红军是共产共妻呀?”胡麻子小声问。

“你有产共吗?”司仲笑道,“那是有钱人家才担心的事!”

“可,我怕共妻!”

“你有妻吗?”司仲反问,“光棍一条,有什么可怕的?”

“那不一,”胡麻子认真地说,“我家四代单传,爹咽气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叫我长大了一定要娶个媳­妇­,多生几个儿子,把胡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他将我取名麻子,就是希望我的儿子像麻子脸上的窝窝一样多!”

“哈哈!”大家乐了。

“是呀,二哥是怕共妻断了胡家的香火。”尹老二也忧心忡忡地补充说。

“红军也是人嘛,”葛爱林认真把式地说,“我相信他们不会做那断子绝初、的事。”

“可也是一”尹老二点着头说。

又过了十来天,尹老二的伤好了,龚志平破例叫尹老二给他家当了跑腿。

司仲发觉尹老二虽然在龚校长家当了帮工,吃、住都有了保证,但他的情绪不但没有好起来,反而越来越古怪了。成天不和人说一句话倒没什么,一个人常常暗地里抱头痛哭却不是好事。为这,司仲叫胡麻子多盯着点儿。胡麻子对司仲说:“老二老想杀孟乡长,经常念叨:一命换一命!

为了避免尹老二闯祸,司仲去找龚志平请昆,说要送尹老二去通南巴找红军。龚志平对司仲说:“暂时不能去,要等事情平息一下再说。这几天清共风声又紧了,大路、小路都在设卡盘查,撞到枪口上划不来。”

他不知道,龚志平就是共产党!

还是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在上海做事的龚志平,就在那里参加了共产党。两年后,受上级派遣回到家乡建立党组织,现今已在义和乡发展了五个党员,建立了蔡家湾支部,由梁五可任书记。

龚志平根据司仲的人党要求,昨晚向支部提出吸收司仲人党的建议,支部全数通过了。正好司仲来找他,他就留司仲在家吃晚饭。夜深了,龚志平才将支部批准他人党的事告诉司仲。然后在自己的卧室里,由他监誓,刚满二十岁的司仲,在纸印的镰刀斧头红旗下,举起手宣誓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龚志平对司仲说尹老二的事就交五可同志去管,你另有任务。”

过了一天,传来县城里发生了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示威游行的消息。孟乡长一大早就跑到职校来对龚志平说:“义和场上昨晚也有人贴出了抗日的标语,你们职业学校有成百上千的人,一定要稳住局势,不能添乱啊!”

龚志平为难地说学生要求抗日是爱国行为,我怎么好讲一”“什么不好讲,”孟乡长说,“我孟林还是那句老话,蒋委员长怎么说的我就怎么说,就怎么做!”

“那一你是不是给学生讲讲?”龚志平试探着说,“你是乡长,说话有分量。”

“那不行,那不行!”孟林双手打拱说,“岂敢班门弄斧啊,再说,我讲也是委员长说的攘夕卜必先安内,戡乱救国为纟0那几句话,谁讲者卩一样嘛!”孟林起身将龚志平拉到一边,附耳说:“今天我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感谢你帮我平息了尹老二那场事。黄县长已对我讲了,要不是你出面帮忙,事情闹大了,给共产党一利用,我就下不了台啦!”

“不足挂齿,不足挂齿。”龚志平淡然一笑说,“老兄莫不是危言耸听吧,这个小小的乡场,还会翻得起大浪?”

孟林看了一下左右无人,才又小声对龚志平说:“你还不信,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哩。有人在黄县长那里告了你家志扬的黑状!”

“我听说过,”龚志平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祁山?他把祖宗三代的旧事拿起来扯一我根本不予理睬!”

孟林故作紧张地说这回可不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他告志扬是少共头子!”

“什么少共老共的,”龚志平假装糊涂地说,“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潜心研究速效肥猪饲料,养大肥猪发财,招惹了哪个?”

“大哥我一,”孟林豪爽地说,“在这种场合还能不出马相救吗?黄县长一说完,我就拿身家­性­命作保。可黄县长拿出白纸黑字的状纸,往我面前一摆说:你这个乡长是怎么当的?共产党都闹到你屋檐下了,你难道还让他进屋躲雨不成?”

孟林继续说:“我拿过状纸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也认出那是丰山那老东西写的,立马对黄县长说:那还是清朝的事,他们两家老祖宗为争中和场上一个妓汝,祁家败了官司,从此结怨,扯了三代人啦!黄县长半信半疑,我情急生智,拿出你嫂子要我在城里给她买首饰的五百大洋的银票,递给黄县长说:这是志平老弟特地托我带来交给你的,帮他老么周旋周旋,这个面子你可要给哟一”

“他怎么说?”龚志平掩饰着内心的紧张问。

“他说哇一,”孟林故弄玄虚,“无风不起浪。既是龚校长求情嘛,

那我们大家都给他一个面子吧。不过要转告他,下不为例哟!说完,他收了银票,当面将状纸烧了。”

“­射­老兄,”龚志平苦笑着说,“改日登门致酬,决不能让老兄费神又失财。”

第二天,龚志平给孟林家送去五百二十个大洋。孟林回家后,老婆问及钱的来历,他哈哈大笑说这叫见狗不整三分罪,他龚氏兄弟是这里的首富,平时对我一毛不拔。这回我轻轻地揪了他一下,启动启动他的脑筋。”于是将黄县长问及龚志扬是共党,他如何搪塞过去,根本没花一个子儿的事,告诉了老婆。老婆得意洋洋地拍了他一巴掌:“你真有一套,得了好处又卖了乖。”忽地,她又十分担心,“志扬是红是黑我们也把不准,万一是红的咋办?没听说吗,现在闹共产的人,大学生居多哩!”

孟林听了,心里一震,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龚志平从孟林家回至u学校,感到志扬的事就这样处理还不能了结,最难办的是志扬的政治面貌自己也不清楚,没有组织关系,又不能违反纪律去找他接头。以兄弟关系去问,不但问不出结果,还怕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蔡家湾支部的工作汇报寄出去很久了,一直没有回音,下一步怎么办,龚志平心里没有底。他决定马上出发去上海,当面向组织汇报。

这时,省委巡视员黎可能来到了义和场。他听取了葛爱林的工作汇报后,同意葛爱林发展司仲人党的计划。葛爱林正要出去找司仲谈话时,

黎可能说不要忙,这事征求一下龚志平同志的意见后,再说。”

“龚志平一同志?”

..。××xt×小×说××天×堂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