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九月某日夜。北京紫禁城。皇宫。
年轻的康熙帝皱着眉头在御塌前走来走去。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赶来朗声道:“皇上,李大人候旨。”康熙闻言眉头一展,忙高声道:“快宣!”
………………
次日天将大亮时。康熙帝手拉着谈了一夜的李大人,神情凝重道:“三百年之约,苦了爱卿了!”李大人躬身后退:“陛下保重,微臣去了!”转身大踏步走向宫门外。康熙看着李大人消失在门口的背景,眼眶湿润了……
一个时辰后,李大人随领几十随从,自午门出城一路急驰,向南而去……
十月初。陕西李秦村,李氏祠堂外。
两个下人窃窃私语。
甲:“哥,那十个大石柜怎么不见了?昨天中午我还看的真真的……”
乙:“嘘!当然是收藏了财宝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让我们这些当下人的知道呢?”
甲:“你怎么知道一定是财宝?老爷又不是贪官。他……”
乙打断了他:“你知道个屁!这清官就没钱啦?你没见去年秦家那二牛,送老爷去了一趟西安府,回来拉了半车箱的银元宝……”
………………
1969年某日被改造成知青宿舍的李氏祠堂外。人潮汹涌,群情激愤。
有人高喊:“打倒封建迷信代言人李广信!”
祠堂内,生产队长秦有财对瘫坐在地上的李广信道:“广信啊,现在这里就你我兄弟二人了,你把这石柜的秘密告诉我,我保你没事,马上就让人治你的腿,怎么样?”
李广信冷哼一声,扭头没搭理他。秦有财尴尬的站起来狠狠甩了甩手,走出门去……
……………………
1986年冬。寒假第五天。已经是李家宅子的李家祠堂内。
八岁的李超比较郁闷,放寒假都好几天了,可是他还是不能玩。从小就被老爸教了一肚子文言文,人家小孩子还穿开裆裤的时候,李超就要背《千字文》《百家姓》了,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和老爸在家里练对子了。他现在还是贪玩的年龄,老是管不住自己,老爸教了他好多口诀啊啥的,还要每天检查他做自己布置的家庭作业,弄的他不胜其烦。
今天本来说去同学家看《射雕英雄传》的,结果又被老爸安排去抄书了,这玩意实在太烦了,再说也没啥用啊,也不知道学来干嘛。
不过好在李超记忆力超群,凡书过目成诵,从三岁学话开始,都不知道学会多少这类东西了。奇怪的是,学这东西的时候,他老爸连他妈背着。
好不容易,抄完这一本了,李超甩了甩手腕,拿起作业来走到门**给老爸:“爸,抄完了。”说着,往老爸手上一递。
却见老爸好像走了神一般,一动不动,又叫了一声,李广信这才回过神来。
看到儿子交作业,李广信微微一笑,接过本子来,粗略一翻,对李超说:“嗯,行,挺好,都记住了吧?”李超点点头:“爸,我想去看电视。”
李广信愣了一下,摇了摇头,拉儿子坐到自己身边,叹了口气说道:“超儿啊,爸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这些也不应该让你来承担,可这就是我们李家人的责任啊,今天,爸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你别出去了,听爸给你讲一件事。”
“爸,啥事?”李超看老爸这么严肃,觉得挺诧异的。
“今天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记住,如果出了事,别管爸咋样,你带着这块玉,去南山脚下找红松林。”说着,李广信把一块玉,轻轻的系到了儿子脖子上。
“爸,你别吓我,这不是还有我妈呢嘛,有啥事咱家一家人还解决不了啊,再说我现在也是个男子汉了,能有啥事啊”李超初生牛犊不怕虎。
“呵呵,但愿是爸爸算错了”李广信对爱怜的抚着儿子的头:“孩子,记着,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知道吗?”
“嗯”李超似懂非懂:“爸,我练功很刻苦的,而且也没让别人知道,连妈妈也没告诉过呢”
“好孩子”李广信把手里的作业本扬起来轻轻晃了晃,就见火光一闪,那本子竟自己燃烧了起来。李超看见,好奇心起,摇着爸爸的胳膊道:“爸,教我,教我……”
“别跟你爸胡闹了,去,把这个鞋样子给北头你二姨送去”李超的妈妈王玉娥走了出来,拿着几张纸剪的鞋样子递给儿子。“跑快些,送了别停,赶紧回来吃饭。”
“哦”李超拿起妈妈递过来的东西,站起身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回过头来对李广信用口型说道:“教我,教我……”
李文信微笑着对儿子挥了挥手,目送儿子离开拐过街口之后,这才拄着拐杖走了回去,竟是没有瞧妻子一眼。
王玉娥似乎也习惯了这种事情,一声不哼就拧身拐进了厨房。
李超拿着妈妈给的鞋样子,一路小跑到了秦有财家门前抬手拍门:“二姨,我妈让我来送鞋样子给你。”原来李超的妈妈和秦有财的媳妇是姐妹。
“哦,超儿呀,进来吧”里面传出二姨的声音。
李超推门走了进去,看到堂屋停放着两辆摩托车不由的问道:“二姨,你家有客人啊……”
话音未落,就觉得脸上一热,一股甜甜的味道从鼻孔直冲脑门,眼前一黑,顿时人事不省……
李广信正坐在屋里发呆,就听到王玉娥说道:“这孩子,咋送个鞋样子都玩这么久不回来,这要吃饭了,唉,算了,我去瞧瞧吧。”说着从屋子里迈步走了出来,也没瞧李广信一眼,这话却是说给他听的。
李广信看着妻子迈步出门,脸上浮出了淡淡的笑意,眼里竟是一股嘲笑的味道,也不知道是冲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