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师父留下的一篇文字!修道竟是这等过程,真是想得周全。”
李想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直疲于奔命,直到此刻才有机会接触到此等知识。
此时端坐莲花之上,仔细体悟着那文字中蕴含着的意境,只觉得行文之间处处酣墨淋漓,枯笔涩墨生飞白流韵之美。似乎那人生百年,宇宙真理、喜怒哀乐、花好月圆、情趣法理、异宗同犁、屋漏雨痕、锥过流沙、飞鸿踏雪……都在这尺素之间!
真是“浅出时,不过黑字白纸一张;深入处,却可领略百态万象”。
越看越觉得这里面的意境之高远,泼墨之间,写意人生,激扬文字,随意天然,不拘小节,时而跌宕百丈,时而流逝千里。守得住,发乎情,合乎理,意、理、法、情,翕张有序,又似乎踏节而舞,游丸有余,怡然自乐……
李想本就性格敏感,更具独特的审美之眼,前在遗忘丛林之时便以审美之眼获得烈士认同,更精剖空间之美,得以在无秤那般人物手下逃得性命。
这便是天资纵横,不世之才。
此时见皇甫清泉的大泼墨写意之境,似乎自己的神魂也受其影响,和光同尘,登时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出窍、夜游、日游、寻道、寄道、凝道、得道。这七大境界,我曾经出窍过,进入别人脑海简直是轻车熟路,夜游,日游,我在白日时出窍也没有什么不适,看来我竟是一下便突破到了日游之境。”
李想又重新看了一遍这篇文字,微一观想之下,神魂之眼四处观望,一切是那么陌生,一切又是那般熟悉。
这种矛盾究竟来源于何处?
李想却是想不明白。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余下的一便是一线生机,此话说得真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同时大道也是公平的,那一线生机便是自己的道啊!看来我下一步便是寻道之境了,那与我有缘的大道又是什么?大道万千,何者与我有缘?”
想到此处,李想不由得心驰神往nAd1(
卑微如人,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那等境界岂非伟大至极!
李想的神魂不由自主的向高空飘去,在外面广阔的天地里感觉到爽快至极。
越飘越高,只几个瞬间便扶摇直上数千米,天风越狂,李想反而觉得越是畅快。
风云漫卷,顾盼自雄,似乎天地皆在手中,拿捏日月,气吞乾坤。
眼界大了,自然胸怀也跟着水涨船高。
随着越来越畅快,李想的神魂也是越飞越高,便连自己的肉身也看不到了,甚至底下的飞卢街都变为一个小黑
再过片刻,整个小世界也渐渐勾勒出了轮廓,并不是圆形,亦非椭圆,而是如同一个巨大的纺棰,悬浮在空中。
而此小世界不过是苍穹大海中的一粟。
沧水一粟。
那世界看上去如此之小,甚至只要自己一伸手,便可将它擒在手中。
手可摘星辰!
神魂似乎感觉到了在那遥远到了极点的地方,有一种倦鸟归巢的感觉!
那正是我要去的地方!
“我的道,我的道……”
李想开始奔跑起来,用灵魂奔跑,在渺不知踪的时空风暴之中飞奔起来nAd2(
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危险,但是李想却不能停步,只因奔跑之时,他感觉到了这一生一世的归宿,那就是自由,无所拘束的自由!餐霞饮露,天地之间任我驰骋,笑傲苍穹的自由。
这种境界勉强名之可称为大自在!
一个人如同一个星空,一片星域那般壮丽璀璨,自内而外都达到一种“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