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谦觉得下面人太乐观了,于是一脸慎重的提醒道:“陈郡虽小,可却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到底取哪个县,还是等元绍打探消息回来后决定,想来元绍也要回来了。”
曹谦虽然不知道陈郡的底细,可他却对两晋时的顶级豪门世族谢氏有些了解,这时的陈郡谢氏应该还是寒门,还要到曹魏开始发迹,他自然不会担心。
但他记得,在陈郡跟谢氏有些关系的还有两个大世族,陈郡袁氏和陈郡何氏,这两家在后世是没有谢氏有名,可现在绝对是陈郡的望族,有这种士族在城中,怎么好轻易的去攻打。
转念想到世族,九品制,曹谦头又是一阵巨疼,士族与世族,后世看来两者音同意近,可在现在,两者的表现却微有不同,上品无寒士之时,士族才真正等同世族,究其原因就是曹丕时的九品中正制,而九品制则是将来曹魏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五胡乱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人哪知曹谦走神在忧患数十年、数百年后的事了,除去周仓,其他人对曹谦的谨慎很不解,陈郡很小,不过数县之地,兵力也很少,兵丁大多被胡轸带去征战孙坚了,现在军粮既足,以曹谦的武力,还要担心什么,定是可以轻松取下的,于是,皆疑惑道:“将军,陈郡有何不简单的,需将军如此对?”
曹谦一被打断思路,也不去想那要好久才发生的事了,感叹道:“陈郡是只有六县,可大族却是不少,其中我听得有陈郡有何、袁两大士族,却不知他们乡居何地,这才派元绍去陈郡治所打探情报,这两家所在之县,我们暂时还是不去相惹为好。”
众人一听都是沉默,大士族,不光代表着城中至少还要多数千的家兵,更有那令人恐怖的名望,他们不是董贼的军队,也不是黄巾贼,而是汉军,城中的大士族配合还好,可以兵不血刃就取城,若不配合,以他们的身份,怎么能去攻城,找死吗?
在现场一片沉静中,裴元绍暗带欢喜的声音突然响起:“主公,我回来了。”
“陈县情况如何?”曹谦对匆匆而进的裴元绍急问道。
裴元绍喘了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正色道:“主公,我前日出发后,第二日才得到陈县,我进城后观察了一番,发现陈县的士兵虽有些惫懒,可数量却不少,至少不下于两千众,然后我就在城中去问袁、何两家的情况,这两家在陈郡很有名,在陈县几乎人人都知,袁家在扶乐,何家在阳夏,好像还都跟汝南的袁氏有关系。”
故意停顿的裴元绍见下首的其他人都无惊色,顿感无趣,这才一脸喜色的对曹谦道:“主公,我见这三县都没的机会,回途时,就特意进长平县查看了一圈,那可真是好地方啊,城墙低矮破落,百姓穷困,防备松弛,士兵更是少的可怜···”
这段话说的周仓是一脸羞愧,其他人一脸的鄙视:这厮的黄巾贼性发作了,这样的地方的确是黄巾待的好地方啊!
在众人满脸的异色中,曹谦细细听完裴元绍的絮絮叨叨,对依旧眼冒绿光的裴元绍,大笑着赞同道:“哈哈,元绍,此地确乃宝地!”
众人绝倒···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