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封等人哪晓得曹谦那么说,不过是为了安他们的心罢了,他实际上根本不能确定,也根本没去考虑。
吴子有言,为将者有五慎,而备就为其二,备者,出门如遇敌也,同理,曹谦怎能空言断定袁术来还是不来,要想保住长平城,最重要的还是曹军的自身实力。
于是,当两日后周仓领着三千黄巾部众抵达长平城,次日清晨,曹谦便下令让所有士兵列阵在城内军营,决定开始练兵。
练兵易,练精兵难,这是曹谦领军数月来的最大感受,就如为将一般,做个庸将很简单,做个良将很难很难。
普通的兵只要选择身体康健的精壮,教会他们简单的杀伐之术,基本的阵列,明军队的进退之道,令行禁止时就可成,可精兵呢?
以曹谦以往的认知来看,士兵有了经验足,武艺高强、身体强壮,有斗志,耐力好等等实际条件,就可以称为精兵。
可西凉军和曹军的那场大战告诉了他,那些实际条件只是基础,有了那些并不一定就是精兵,只能作为强兵。
在冷兵器时代,精锐实际上是个整体,兵与将不可分,练是练不出来的,只有靠战争不断的磨砺,因为其关键之处在于信任,士气,意志等等这些虚的东西。
这些虚的东西必定跟为将者息息相关,若是良将,数战之后,手下得以存活的兵就是精兵,若是庸将,就算他的士兵有着虎豹骑的素质,依旧还是普通兵。
既如此,那这些兵又该怎么练呢,曹谦看着面前两支泾渭分明的部队,特别是散乱的黄巾精壮,一阵头疼。
“将军,共有将士两千三十三人。”清点完士兵人数的许封回禀道。
对于许封把黄巾精壮归纳为兵,曹谦很无语,那些黄巾哪能称之为兵,于是相问道:“黄巾有多少人?”
许封皱眉心算,显然没特意数,一边熟知手下情况的周仓连忙答道:“共有一千五百六十八人,各个都是身强体壮之辈。”
周仓的心思曹谦知道,也正为这个头疼,他现在虽只算是勇将,但他有信心成为良将,四百余曹军也已经有了精兵的潜质。
两者合为一军,数量是加了,但战力曹谦真没把握,黄巾的人数是曹军的三倍多,定会大受影响,他是可以使出鼓舞技能,但那效果想来也有限,毕竟他们没一起经历过战阵,另外,以后的训练内容也不好安排。
不合在一起的话,到可以保证曹军的战力,还可以各自训练各自的,但曹军人数又太少,两者完全分开还会造成黄巾离心。
前后考虑一番,曹谦决定把合与不合综合起来,便对身边两人道:“两者实力相差太大,相合实在无益,不合则对军心有害,所以我决定挑人重组两军,一军为主,人数为六百,剩下之人则为辅军,你们看如何?”
四百四十五个曹兵的战力,许封和周仓二人清楚,明白曹谦所谓的重组,就是想在黄巾中挑出一百五十五人,与曹兵并成一军。
不过这的确是眼下最好的方法,不光对战力无害,还可以让所有士兵起竞争之心,当下两人都没意见,关心如何挑选黄巾的周仓就问道:“主公,选人当以何为准?”